選單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大家好,我們的小思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明朝中期以來,日本以及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一來中國特產獨一無二,二來就是兩地的購買力過於懸殊,以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為例,一塊鷹洋在美洲就是倆兒玉米,到了中國能換半畝地。

這使得民間白銀的使用大大超過以前任何朝代,可中國的政府卻始終未能實現白銀貨幣化,一直到袁世凱廢兩改元,這期間始終以稱量來計算價值,也就是說沒有匯率,中國政府始終未徹底掌握貨幣這一利器(銅錢自然是官府鑄造,可民間卻更認可白銀,於是官方貨幣在一定程度被驅逐)。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這就太嚇人了,白銀大量充斥中國市場,造成國內物價不合理飛漲,經濟可以說是被衝擊得很厲害,政府的國庫在一直貶值,這也間接造成明清時期限制對外貿易。美洲的白銀有一半運往亞洲,因為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都是熱銷產品,採購中國商品再轉運回國利益更大,但等到了明末,歐洲各國開戰,美洲白銀更多得運回國作軍費,而且日本的銀礦枯竭,這些因素都造成明末貿易下滑,明朝的財政更加雪上加霜。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明朝不缺錢,萬曆年間當時全球80%以上的白銀流入大明,到明亡不足50年時間這些白銀卻不知所蹤,導致明末朝廷無餉可用。大多白銀流入宗室和官商腰包,朝廷用稅收養百萬之眾的宗室人口就已經不堪重負,又哪有錢整治邊患呢。

海瑞的那句話:“皇室宗親宮中宦官各級官吏所兼之田莊,佔天下之半皆不納賦,小民百姓能耕之田不及天下之半,卻要納天下之稅”。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明朝的財政體制有問題,明太祖定的是收農業稅為主。這一條導致後世君臣收商稅名不正,言不順。這些商人慢慢和藩王,官員勾結成利益團體。明中葉以後,財政矛盾更加嚴重,經濟明明發達卻收不了稅。國家經濟中最賺錢的是工業商業,收稅卻只搞農業稅,不窮才怪!所以明中葉後有張居正改革,有萬曆收礦稅,有魏忠賢強收南方商稅。

明末是階級矛盾尖銳,加上北方農業受天災,併發導致大規模農民起義,同期南方還是太平盛世。明末真正崩潰的,是財政。而且,從張居正改革中興到明亡,只短短70年,可以說是閃崩。這主要是人禍,然後是天災加成。明末財政崩潰,也不是沒錢可收,而是稅的收法有問題。

經濟上明顯南方已從農業經濟轉向商品經濟,但稅收突破不了祖制還以農業稅為主,這能收上來才怪。張居正改革後,其實非常合理。但萬曆搞清算,直接否定。萬曆要花錢,所以用礦監代替張居正的方法,還收得上來。天啟則是類似萬曆,用的是魏忠賢收商稅。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到崇禎,則是搞笑了,把張居正,萬曆,天啟的方法全不用,恢復成收農稅,財政大崩潰。其它昏招迭出那就不說了,沒錢了還維持大明那就是扯淡了。也就是說,即使明朝誕生了資本主義,但是明朝沒有相應的經濟學理論同步誕生,經濟越發達,經濟危機就會越猛烈,明帝國就會猝死得更徹底。

滿清之所以沒有這樣的問題,其實是戰爭摧毀了舊的官僚權貴階級,把權貴給奴才化了,自然就沒有了初期爭搶社會財富的對手,滿清也可以苟延殘喘到鴉片戰爭。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明亡於黨爭,張居正死後越來越劇烈的黨爭,宗親和九邊越來越大的開銷。和軍隊素質關係不大,嘉靖後期朝野已經認識到屯軍軍戶的無能,已經逐漸以募兵代替軍戶了,戚家軍,俞家軍,關寧鐵騎,白杆軍,孫傳庭的秦軍都不是弱旅。

但是積重難返,大面積的自然災害給農民起義提供土壤,宗親和九邊又拖垮了大明的財政。南方還在搞劃江而治,要放棄北方拖後腿。朝堂的黨爭和文人防備武人傳統思想作祟,他們不停地在募兵裡摻沙子。

全球80%的白銀流入明朝,崇禎卻拿不出軍費,錢都被誰弄走了?

導致戰力嚴重下降的募兵,在一場場對建奴和農民起義軍的戰鬥力消耗殆盡。而九邊又是什麼人呢?那是一群七成大明收入養活的地方軍閥,建奴扣關的時候越靠近他們老巢他們才會拼命作戰。洪承疇要放棄寧錦線,死守山海關,還能給大明緩口氣。

祖大壽為什麼就不放棄錦州,因為錦州是他老巢。吳三桂為什麼開關,因為他知道沒有大明七成賦稅,他只能憑藉山海關他老巢人馬自己抗,別人不會管他死活的,所以大明滅亡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