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李時珍是怎麼成為醫聖的?只因他"讀書十年,不出門庭"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山人。出生在湖北蘄州的一個醫藥世家。祖父是個名醫,終日走街串巷為窮人治病,行善鄉里。父親李言聞,號月池,也是知名的醫生。因他醫精德高,曾任太醫院吏目,並著有《醫學八脈考》、《四診發明》等醫作。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由於家庭環境的薰陶,李時珍從小就熱愛醫學,特別喜愛藥物學。十幾歲他就知道了許多藥物的名稱,並能說出自己所種幾十種花草的藥用功能。少時李時珍體弱多病,曾因感冒咳嗽吐痰,臥床不起。幸得父親精心治療,才恢復健康。這次患病,使李時珍親身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和艱難,他暗暗下定決心隨父學醫,濟世救人。

李時珍是怎麼成為醫聖的?只因他"讀書十年,不出門庭"

當時民間醫生社會地位低下,父親李月池行醫多年,深知醫道之難,他從內心裡不願讓兒子再走這條擔風險又受凌辱的謀生之路。他一心想讓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舉成名,光宗耀祖。開始時,李時珍不敢違抗父命,認真習儒,14歲就考中秀才。可後來,越學越沒興趣。在父親的嚴厲督促下,曾三次去武昌應試舉人,但都名落孫山。李月池認為是兒子為弄花、草、蟲、鳥,影響了學習。一氣之下,把李時珍種的花草都拔了。為此,父子鬧了一場風波。

後來,李月池發現兒子透過種花草、養蟲鳥,對藥物很有研究,有時還將他一軍。無奈,只好違心答應了讓兒子學醫,並親自幫助李時珍種花、植草、喂蟲、養鳥,收集各種藥物標本。

李時珍實現了自己學醫的願望,真是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他學起醫來,興趣濃,勁頭足,經常廢寢忘食。他“讀書十年,不出門庭”,30多歲便成了當地名醫。

李時珍是怎麼成為醫聖的?只因他"讀書十年,不出門庭"

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李時珍被皇家召到太醫院任“太醫院判”。由於他不甘心忍受官場卑躬屈膝的恥辱。待了一年便辭職回家。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李時珍決心修編本草。他涉獵群書,蒐羅百氏,採訪四方,親嘗百草,歲歷30載。書考八百家,對歷代本草復者芟之,缺者補之。他細細揣摩,纂述諸家,編成不朽名著《本草綱目》。此書收藥1892種,附方11096首,插圖1127幅,計190多萬字,是一部集本草之大成的劃時代的傑作,是一部造福炎黃子孫千秋萬代的珍貴文獻。郭沫若在李時珍的墓碑上題詞:“醫中之聖,集中國藥學之大成,《本草綱目》乃1892種藥物說明,廣羅博採,曾費三十年之精力,造福民生,使多少人延年活命,偉哉夫子,將隨民族生命永生。”

李時珍對醫學事業孜孜不倦地追求,堅定不移地努力進取,終於實現了自己濟世救人的理想,為人類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稱為一代“藥聖”!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