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沒想到"衣冠禽獸"還曾萬眾仰慕、光彩照人

衣冠禽獸這個成語,字面的意思是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禽獸,現在用來形容那些品德敗壞、行為如同禽獸的人。

殊不知,這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在誕生之初,卻是個萬眾仰慕、光彩照人的“體面”詞兒,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褒義詞,說的是明代官員的服飾,多麼令人羨慕。

查詢@頭條百科, 找到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禽和獸在古代分指兩種不同動物的名字)。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

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 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詞是讚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沒想到"衣冠禽獸"還曾萬眾仰慕、光彩照人

頭條百科

@頭條百科圖文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

“文死諫,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

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

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明·陳汝元《金蓮記·構釁》:“人人罵我做衣冠禽獸,個個識我是文物穿窬。”常用來指道德敗壞的人,說他們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同禽獸。於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清代以後,“衣冠禽獸”也是用作貶義,泛指外表衣帽整齊,行為卻如禽獸的人,比喻其道德敗壞。

沒想到"衣冠禽獸"還曾萬眾仰慕、光彩照人

頭條百科

@頭條百科圖文

也有的學者認為,衣冠禽獸一詞出自宋朝。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載:“ 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 舊時比喻不孝的人。不難看出,衣冠梟獍和衣冠禽獸意思相近。

時至今日,無論這個成語出自哪裡,我們都應該知道,不能做衣冠禽獸,否則都會被世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