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提起盜墓有人會想,不就是對著墓穴打洞,進入墓室之中盜取寶物嗎,有多少拿多少就是了。事實確實和大家想的差不多。但在盜墓這行裡,無數盜墓者,都會遵守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那就是不去碰墓主人,陪葬的玉器。這並非是說玉器有什麼象徵意義,也不是說玉器具有一些迷信的懲惡揚善色彩。而是玉器在古代具有一定身份的設定性。因為利用玉器進行陪葬的大多是王公貴族。用於陪葬的玉器,都會匹配墓主人的身份,平民百姓是不能用玉器進行陪葬的。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所以玉器即使從墓中盜出來,也是沒有什麼價值存在的。大多數盜取的玉器轉賣不但行不通,而且一旦發現玉器是來自墳墓之中,還會暴露這些盜墓賊的身份。很多朝代存在著森嚴的歷法,這些曆法可是不會對盜墓賊客氣的。當權者更是判定盜墓者,是死罪重罪。所以結合價值和人身安全上的不利因素,盜墓賊為了自身的利益對玉器都會是敬而遠之的。他們自然不會輕易盜取墓穴中的玉器。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這也就有了後來考古學家,發現金縷玉衣的事情。當年考古學家開啟地宮門時,幾乎確認了該墓,已經被盜墓賊搬空。但考古學家卻意外地發現,最貴重的玉衣卻沒有被盜墓賊盜走。但盜墓者卻是將,串聯玉片的金絲給盜走了。所以考古學家才會發現大量玉片,隨意散落在墓室之中。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可以說能擁有金縷衣的墓主人,絕對是屬於達官貴人的顯赫階層。他的墓地也應該有很好的保護措施,但卻仍舊被人找到,取走了墓中珍貴的器物。可見盜墓者也是很厲害的角色。即使如此這些盜墓者依然會遵守規矩,不去盜取墓主人陪葬的玉器。可見在這一行裡,盜取玉器是十分犯忌諱的一種行為。正是因為這樣的忌諱存在,才讓稀世珍寶金縷玉衣,沒有毀在盜墓者的手中。

盜墓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墓中這樣東西,再好也不能拿

考古學家將這些玉片整理後,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物力,利用金絲線串聯玉片,才恢復了金縷玉衣的舊貌。這樣古代的金縷玉衣,才又重新呈現在了世人面前。歷史歷代的盜墓者,都會遵循入墓不盜取玉器的規矩,但民國那段特殊時期盜墓者可就沒有這麼多的顧忌了。

圖片來自網路與文章內容無關,侵權刪除

撰稿者:月光下的懷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