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引言

唐代進士宴會是極其盛大的宴會,歷時170 多年,久盛不衰。進士們的聚宴活動一直流傳到後代。唐代放榜的二月開始,新科進士們的各項宴會活動魚貫接踵。各種聚宴活動來答謝陪伴自己備考的人們。唐代的富庶與融合外來文化、自由開放的社會風氣,締造了唐代豐富多元的文化。科舉制度作為一種選拔官吏和人才的考試製度,是進士科一躍而成為製造上層官僚的重要而效能穩定的機器。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唐朝從開國以來,才學始終是選用大臣的一項重要標準。由於士族地主和唐初的功臣貴戚集團均已衰落,剛爬上來的新貴政治地位尚不穩定,門第失去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依託。才學成為選拔高階官吏的主要標準,把科舉考試作為選拔候補高階官吏的主要方式的條件成熟了。唐代君王不只是自己喜好宴飲活動,更直接透過朝廷政治的力量,公開提倡、鼓勵臣民宴飲享樂。新進士遊宴之日,皇帝往往隨帶后妃們觀賞,京城裡的公卿和進士的親友們要到來祝賀助興。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一、唐代進士宴會的發展背景

唐代在當時的經濟實力是十分雄厚的,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已經成為了全球的文明中心,萬國來朝。同時唐代的交通也在不斷地發展,便捷的交通不僅帶來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還方便了進士們的出行,給進士晚會的盛行提供了堅實豐厚的物質基礎和開放寬鬆的環境。比如說大運河的開通貫通了南北,使得南北交通十分便捷,很多的國外的食材和方法也傳入到了中國。同時商品經濟的繁榮使得人們開始奢靡於飲食文化上。飲食業逐漸開始發達,出現了專業化的趨勢,可以分類進行提供食材和宴席種類,各種規模的宴席場所也出現。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隨著唐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飲食服務業的能力有了提高,還出現了專門為進士辦理宴會服務的“進士團”,士團的成員在一百人以上,而且有明確的分工。這是一個分工又協作的經營團體,在為新進士及第後的各種活動提供極大方便的同時,也給一些剛剛脫去粗布衣裳的貧寒士子帶來很大經濟負擔。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二、唐代進士宴會

人情社會中飲食手段是增加人與人之間感情最好的方法,所以在唐代舉辦宴席是十分頻繁的,更不用說在這種高中進士後的慶功宴。唐代皇帝經常舉辦大型的宴會,並且還讓不少等級高的臣子前來陪宴,這是一種恩賜,並且這種宴席具有最高的規格,場面十分壯觀。唐代進士宴會中唐代帝王透過恩賜宴會來籠絡臣子之心,從而達到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進士宴會的參加者各有不同的目的,追求各自的利益。從官員的角度來說,宴飲能夠取悅皇帝來增加自己的地位,從新進進士來看這是能夠與為官者交流的一個平臺,能夠為自己的官場生涯鋪路。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唐代進士宴會所涉及的學科門類非常廣泛,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在飲食文化活動中,需求和心態也是不同的。唐代進士宴會的參加者屬於社會上層,參加宴會是為了實現社會交往需求,同時透過進士的宴會能夠看出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相容幷蓄而且還能能廣泛吸收外來文化。

《禮記》記載:“飲以悅帝以增其位,自新進進士觀此可與宦者通之一臺,能自為之途旅道。”

唐代進士宴:一個目的性十分明確的宴席

結語

科舉制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取官的方式,同時皇帝也是十分重視人才,所以才能夠將進士宴能夠舉辦下來。唐代進士宴會之所以能蓬勃發展是因為君主的提倡、進士的需求、物資的豐富等一系列因素。總的來說看似簡單的宴席其實包含了許多的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文化目的等等,進士的目的就是要拓展自己的社交從而讓自己的仕途更加平順。唐代進士宴會是文化活動展現了豐富多彩的食物品類,烹飪方法多樣、工具多樣、菜名多樣、流派多樣等等,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相容幷包。

參考文獻:

《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