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東漢末年,孫權的兄長孫策,滿懷雄心壯志率領手下將士欲橫渡長江,攻打劉繇,想要在這亂世謀一處立足之地。攻破劉繇後,孫策便命陳寶前往阜陵,將家人和親愛的弟弟接到曲阿。孫權來到這裡後便和胡綜、朱然一起在吳郡學習知識,研討用兵之道。同時天生與眾不同的碧眼孫權招募門客,廣納賢才,愛戴百姓。不久,孫權便參與到哥哥的軍機商討,在行兵作戰中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軍中將士深深佩服這位少年時便騎射猛虎的孫仲謀。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孫權

建安元年,孫策率領軍隊攻打丹陽、會稽、吳郡三處,攻破城池後,孫策以長遠的目光考慮,決定任命孫權為陽羨縣長,為未來做準備。孫權沒有辜負哥哥的期望,展現出出色的管理才能,得到了百姓的認可。於是,孫策決定任孫權為代理奉義校尉,鍛鍊他的領軍能力。隨後,孫權同兄長孫策一起討伐昏庸的劉勳和黃祖,獻出奇策拿下了廬江、豫章二地。兄弟二人聯手打下了一片疆土。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孫策還未展開心中的宏圖偉業,被許貢門刺客暗殺。臨終前,孫策將自己的雄心壯志和吳地百姓交給了年僅十九歲的孫權,給孫權留下了“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最後一句話,在眾人的悲緬中離開了這戰火紛飛的世界。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孫策離世不久,奸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想要攻打孫權的領土來擴大自己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孫權急忙召集軍部大臣商議,但當時東吳內部分為一方以黃蓋為主的主戰派,一方是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雖然張昭善於辯論且努力勸說,但孫權心裡卻有了自己的主意,他要和曹阿瞞爭一爭。或許天顧英才,魯肅把諸葛亮從蜀國帶來,講清聯合的利弊,想要聯吳抗曹的決心。這個時候,決定外事的周瑜回來了,告訴了孫權說明曹操的為人以及他的狼子野心。思考再三,孫權決定以周瑜為東吳統帥,率領軍隊同蜀國一起和曹操打一仗。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赤壁之戰便打響了,這一戰周瑜以三萬士兵戰敗曹操八十萬大軍。赤壁之戰吳蜀聯軍大勝,孫權為了拉攏劉備,便將自己的妹妹孫尚香許配給劉備。後又聽從魯肅的建議,將荊州暫時借給了劉備。但是沒想到的是,劉備奪取蜀地成功後,孫權命令劉備歸還借走的荊州土地,卻沒料到劉備耍詐不還。孫權大怒,命令魯肅率軍攻打無恥的劉備,但孫權沒想到魯肅敗在了諸葛亮的計謀之下。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與此同時, 孫權和魏國大將張遼一戰卻輸了。不久,魏吳在濡須口大戰了兩天,雙方均不能拿下對方。濡須口之戰後,孫權看清了劉備的嘴臉,便與曹操和睦,簽定了魏吳秘密同盟,共伐關羽。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然後,在關羽攻打樊城時,孫權下令讓呂蒙奪取荊州。呂子明用白衣渡江之計奪取荊州,又在麥城生擒了大意的關羽。關羽被帶到建業後,孫權便殺了關羽報復劉備,並將頭顱獻給曹操。曹操死後,曹丕繼承父業,取代漢室稱王。孫權也終於整頓好了吳地,便自立為吳王。劉備也跟隨趨勢稱了帝,隨即起兵攻打東吳,美名其曰要為弟弟關羽報仇,但真實目的是為了奪取荊州。英明的孫權果斷任命年輕的陸遜為大都督,大戰劉備。陸遜在夷陵以猛火大破劉備。

禮賢下士,韜光養晦,成鼎峙之業

劉備兵敗後逃回蜀地,不久劉備因病逝世,為了保住基業,任諸葛亮為國父,讓劉禪任諸葛亮為乾爹,諸葛亮感激不已,便派鄧芝過江與東吳講和,想要討伐北方的曹丕。吳國與蜀國再一次達成一致,共同討伐曹魏。曹丕大怒,令鬼謀司馬懿率大軍討伐東吳。孫權便命令大將徐盛火攻大破曹丕。226年,曹丕重傷而病逝。自此,魏蜀吳三分天下,孫仲謀立於神州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