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引言:

至正十一年(1351年),當元王朝的統治之下苛政橫行,民怨四起,又恰逢黃河決堤,一場預謀已久的起義拉開了元亡的序幕。在修築黃河決口之時獨眼石人出世,正所謂“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韓山童、劉福通隨即揭竿而起,一時間郭子興、徐增壽等人紛紛響應,起義軍也成燎原之勢。

但是起義的早並不代表就會成為最後的成功者,在經過了十多年的攻伐、反元之後,真正能夠撼動時局的便只有三支力量:一方便是佔據江南富庶之地、鹽販子起身的張士誠;另一方便是佔據湖北、湖南等地,魚販子起身的陳友諒;以及乞丐出身夾在張士誠、陳友諒之間的朱元璋。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朱元璋劇照

而這三方之中,張士誠最富,陳友諒最強,朱元璋則最為弱小。可就是最為弱小的一方,朱元璋卻以20萬大軍,最終在鄱陽湖一戰戰勝了號為60萬的陳友諒,這也為朱元璋最終肅清強敵,建立大明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為何實力明顯佔優的陳友諒,最後會落得一個身死名滅的結局呢?

至正二十三年的情況

此時的元朝內部爭權奪利,實力銳減,自然也無暇南顧。而張士誠、朱元璋、陳友諒三方誰會成為打破這種平衡,來實現破立之局面的首人呢?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張士誠率先令大將呂珍攻伐駐守在安豐一帶的劉福通部。劉福通部勢力大為銳減,只得祈求朱元璋救援。儘管謀臣劉伯溫提出反對救援劉福通部,但是朱元璋還是決意親自統帥,以徐達、常遇春為輔前往安豐。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陳友諒劇照

而事實也正如劉伯溫所言,所謂兵者,詭道也。就在他兵發安豐之時,陳友諒隨即率領大軍兵指朱元璋所佔據的江西等地。此時的朱元璋也便陷入了兩難的窘境,首尾不得顧,後方空虛。可是好在陳友諒卻“鬼神神差”的認定了洪都(今南昌)。儘管手下大將張定邊等人,都曾勸諫他分兵兩路,一路繼續圍困洪都,一路則直逼朱元璋的大本營應天。可惜的是陳友諒拒不納諫,這裡面或許有陳友諒在殺害徐增壽後對將領的不信任,亦或者因為此時的洪都城內有詐降自己,致使自己龍灣慘敗的康茂才之故,但是結局終究是先輸一步。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鄱陽湖之戰

而幾十萬大軍圍困僅有萬人防守的洪都,卻成就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以及鄧愈,儘管慘烈,但洪都之戰朱文正到底是守住了,也為朱元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就在朱元璋解了張士誠的攻勢,常遇春取得了“以兵橫擊其陣,三戰三勝”“珍兵大敗,俘獲士馬無算” “珍與君弼皆敗走”的戰果之後,朱元璋終於有了兵力與陳友諒決一死戰。

開戰

六月戊戌(二七)朱元璋命令徐達、常遇春放棄圍攻廬州,會師應天府(南京)。七月癸酉(六)朱元璋自應天發兵,自將二十萬攻打陳友諒在南昌的軍隊。逆江西上。丙戌(二十)陳友諒解南昌圍,順贛江入鄱陽湖。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朱元璋滅陳友諒路線

而當時陳友諒的漢軍號六十萬,水軍規模之大,史書稱“望之如山”。至於朱元璋部則多為小船,但恰恰就是這樣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卻讓朱元璋獲得了勝利。而就在陳友諒選擇與朱元璋在鄱陽湖決戰的開始,朱元璋便已經下令部將駐守鄱陽湖與長焦的交接處湖口、南湖嘴。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鄱陽湖之戰

而在雙方交戰之中,陳友諒其實是佔據了絕對優勢的。更有名將張定邊單船直抵朱元璋,意欲生擒之舉,也幸賴常遇春有百步穿楊之箭法,才讓張定邊的預謀難以得逞。而就在雙方交戰的同時,陳友諒則犯下了彌天大錯,一如曹操在赤壁之戰之中一般將戰船鐵索相連,而節東風的橋段,也一樣的發生在了鄱陽湖大戰之中。而藉助東南風,陳友諒大軍損失慘重,雙方開始戰略對峙,而此時的朱元璋既把持了北方的陳友諒後撤路口,又在南部鄱陽湖有大量水軍,更在陸路打下興國、蘄州。合圍之勢已成,陳友諒也就此成為甕中之鱉。

60萬大軍卻不敵朱元璋20萬,陳友諒為何會落得身死名滅的結局

滅陳友諒之後的局勢圖

可以說,鄱陽湖之戰的慘敗陳友諒有驕兵必敗的原因,更有缺少對鄱陽湖地理地形特徵所做出的的隨機應變,而自己縱橫十數載,最終也只落得一個“戰至涇江口中流矢卒。漢兵遂潰”的結局。

小結

鄱陽湖一戰,不僅僅是我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水戰,更是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水戰。而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對決之中,20萬與60萬也成了寫在歷史中的數字,指揮官朱元璋、陳友諒也就在這樣一種對時勢的洞察中高下立見。至於張士誠,此戰完結之後,宿命也早已定矣。一句“天日照爾不照我”,更像是笑話一般成為了大明王朝建立的註腳。

參考資料:《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十一》,清,張廷玉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