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在我國曆史上,一般都是一個朝代一個皇帝去世了或者被廢了,才會有下一個皇帝來繼位,極個別的情況會出現太上皇。而太上皇也有講究,一般正常情況下的太上皇都是父親坐膩了皇位,然後傳給自己兒子,自己退居二線。也有一些是被自己兒子逼著給退到二線的。

但也有些個別情況,比如北宋和南宋交替時,宋徽宗和宋欽宗都被壓去金朝,而徽宗的第九子趙構逃了出去,在江南建立了南宋。這裡皇位的更迭就不那麼順遂,而在明朝也有過這樣的例子,其中涉及到的一位皇帝死後被自己兄長潑了髒水,不得安寧,這裡涉及到的兩位皇帝分別是明代宗和明英宗。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當時明朝面臨著外患,就是從蒙古分裂出來的瓦剌人的入侵。當時的皇帝還是英宗朱祁鎮,這位皇帝不到十歲就登上皇位,前期時候的朝政被太皇太后把持,再加上幾位大臣的輔佐,所以還算安穩,等到熬死了他祖母,然後再加上幾位大臣都退臺之後,朝政得以回到手裡,看這個前期的經歷和康熙倒是有幾分相似,但是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康熙一樣的謀略和胸懷,他一味寵信內臣,使得宦官當道。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面臨著外敵的入侵,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之下,他竟然起了要御駕親征的心思。當朝皇帝御駕親征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少不得周全準備,可是這位皇帝是臨時起意的,連打仗的隊伍也是臨時拼湊的。可能是受到自己父親的影響,他也想建立一番功業,可惜天公不作美,一天幾天的大雨不僅耽誤了路程,還一點一點的澆滅了本來就不旺盛的軍心。而且糧草的供應上也出現了問題,還沒到目的地,就已經快要吃不上飯了。

可是都已經這番興師動眾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回去未免也有些太丟臉,“細心體貼”的心腹這下就派上用場了,而且當時這件事本來就是他鼓動的,怎麼也得讓主子風風光光回去,所以王振再次發揮了豬隊友的作用,他和朱祁鎮提議要不要繞道蔚州,因為當時瓦剌人的大軍正好離那裡不遠,但是隨行的大臣們早就受夠了這對主僕,而且也擔心發生什麼意外,集體反對這項不靠譜的提議。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但是臣子總歸是擰不過皇帝的,更何況皇帝心裡還有一個建功立業的夢,朱祁鎮想著自己又不深入敵軍內部,就打打擦邊球,滅掉一些瓦剌人,不要空手而歸就行,所以群臣的反對無效,而王振這邊也是有私心的,因為蔚州是他老家,自己帶著天子回老家,怎麼想怎麼長臉,而且為了不讓大軍們把家鄉的莊稼地給踩壞,搞得自己臉上無光,他還專門給換了路線。這下豬隊友的精神發揮的是淋漓盡致,路線更改之後,行軍速度被嚴重拖慢,結果被瓦剌人給一鍋端了,皇帝被俘,王振也被殺死,隨行的大臣也折損了不少。

等這個訊息傳回去之後,朝廷裡立馬就亂成一片,畢竟皇帝被俘,群臣無主,總歸是個問題。當時朝內大臣分成了兩個隊伍,一邊認為得把皇帝救回來,一邊則想著還是避避風頭,在經過好幾番爭鬥之後,一些大臣們把王振留下的親信們都給滅了,然後把監國的朱祁鈺送上了皇位。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這位皇帝比他兄長要靠譜很多,他一上位就雷厲風行,一邊安撫民心,一邊努力和瓦剌人爭戰。而且他還肅清一些謠言,尤其叮囑邊關守將。這樣徹底滅了瓦剌人拿著英宗名義招搖撞騙的心思。

在征戰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效。當時瓦剌人招搖撞騙的心思被戳破之後,就開始惱羞成怒,開始攻打北京,而在朱祁鈺的一番部署之下,成功的守住了這裡,在這之後又多次打敗了瓦剌人,瓦剌人瞅著在他這裡佔不著便宜,而且再這樣苦戰下去可能會使死敵韃靼人趁虛而入。所以就想要把英宗送回去,然後和明朝議和。

但是當時剛剛登上皇位沒多久的朱祁鈺卻很不甘願接自己兄長回來,畢竟這個兄長捅下了那麼大個簍子,自己好不容易才收拾完,這皇帝的好處還沒享幾天,就要歸還回去,怎麼想怎麼不樂意。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而朝內也有那麼幾個不識眼色的非要他把英宗接回來,搞得他很是不滿,而當時輔佐他上位的于謙出來說話了,他說不管怎樣,這皇位會一直是您的,這下朱祁鈺就不情不願的把自己哥哥給迎了回來。

這位朱祁鈺也算厚道,並沒有給自己這位兄長下什麼死手,只是單純將其軟禁,然後找人監視起來,不讓朝內大臣隨便和英宗往來。但也許是他的皇帝命數所剩無幾,也許是人算不如天算,沒幾年,朱祁鈺就得了重病,然後朝內大臣趁這個空就把英宗給接了出來還給送上了皇位。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這英宗一上去就廢了朱祁鈺,接著將其軟禁。當時那位大臣勸朱祁鈺接英宗回來,也是想著一切都成了定數,朱祁鈺的位子沒什麼人能夠動搖,但是哪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英宗並不是什麼寬厚之人,這些以前親近朱祁鈺的大臣都一起被打包送到了牢裡,而且什麼都不管,一律殺了。一個月之後,朱祁鈺因為不明原因暴斃而亡。

這個皇帝臨危稱帝,保住國家,死後卻不準進皇陵,諡號為“戾”

這位臨危受命並且力挽狂瀾的帝王,死後卻被自己兄長給變成了一個不講忠孝仁義的惡人,而且還不讓他葬進帝陵,諡號也給了一個“戾”字,意味著他比歷史上的商紂之流還要惡劣,其兄長之險惡用心,真讓我們不寒而慄,對自己的手足竟然如此狠,這也只能讓後人感慨一句——在權力面前,親情什麼的都是浮雲,根本靠不住。

參考資料:

【《明實錄·英宗睿皇帝實錄》、《明通鑑·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