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提到艾葉,估計是家喻戶曉了,除了端午很多人都會在門上插艾蒿之外,艾灸這種養生方法也是被很多人倡導使用,再者還有人用艾葉水泡腳養生。所以,對於一提到艾葉,很多人可謂是如數家珍了。而且,在民間還盛傳“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即便是尋常家庭,也可能在家裡能夠找到收藏的艾葉。

《孟子》曾說,“七年之病,當求三年之艾”,《扁鵲心書》記載,“保命之法,艾灼第一”;所以艾葉的用途極其廣泛,那麼,在黃元御眼裡,艾葉究竟有什麼作用?黃元御在《長沙藥解》中這樣記載道:艾葉“味苦、辛,氣溫,入足厥陰肝經。燥溼除寒,溫經止血。”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那麼,艾葉在張仲景的經方運用中,有用到艾葉嗎?當然有用到,比如治療吐血不止的柏葉湯(柏葉,乾薑各三兩,艾葉三把);又比如治療胞阻漏血的膠艾湯(芎藭二兩、阿膠二兩、甘草二兩、艾葉三兩、當歸三兩、芍藥四兩、乾地黃六兩),所以,仲景用艾葉的作用主要集中在“溫經止血”上面。

對於艾葉的最早藥物學記載,當屬於《神農本草經》(味甘平。主五臟邪氣,風寒溫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久服輕身,耳目聰明,不老),不過在《本經》中,艾葉不叫艾蒿,而是叫“白蒿”,這一點黃元御也認同這個觀點。當然,自《唐本草》記載:“白蒿,此蒿葉粗於青蒿,從初生至枯,白於眾蒿,欲似細艾者。所在有之也。”自此之後,都認為白蒿只是長得像艾蒿,卻並不是艾蒿。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從植物學的角度來說,大籽蒿、茵陳和艾蒿,都有白色毛,都可以叫白蒿。但不同的是,白蒿是菊科植物大籽蒿Arteimia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的全草,為一二年生草本,主根單一,狹紡錘形,莖下部稍木質化,縱稜明顯,多分枝,莖、枝被類白色微柔毛;而茵陳是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幼苗,為多年生草本,下部葉二至三回羽狀深裂,裂片條形或細條形,兩面密被白色柔毛;而艾葉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乾燥葉,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三者的確都有白毛,但《神農本草經》記載的卻只有茵陳和白蒿,茵陳可以毋庸置疑了,但《本經》記載的白蒿應該是艾蒿,而不是現在的白蒿(大籽蒿)。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當然,光有植物學的分析依然是不具有充分的說服力的,還得從功效來看,艾葉的主要作用的溫經止血,那麼首先要搞清楚血液系統的流轉,黃元御認為“血生於肝,斂於肺,升於脾,降於胃,行於經絡,而統於中氣”,如果中氣旺盛的話,肝脾的左升能力就不會有問題,肺胃的右降能力也不會有故障,於是血液不會下洩,也不會上溢,自然就不會出血。但如果中氣虛弱衰敗,肺胃之氣不能沉降反而逆升,就會出現流鼻血、吐血的現象;肝脾之氣不能升騰反而下陷,就會出現便血、尿血的現象。從陰陽的角度來說,血液是“陰質而含陽氣”,性情溫暖而孕育君火,如果血液溫暖才能流行而暢通無阻,如果血液寒冷就會凝滯瘀阻而梗塞不通;如果瘀血不能執行或排出,最終就會形成“癥瘕”,如果瘀血沒有凝結成塊,還能流動,這樣經脈是沒辦法容納的,只能外脫而出現出血現象。肺胃的陽氣虛弱,就會導致血液逆流而不下降;肝脾的陽氣虛弱,就會導致血液陷洩而不能升騰;肺胃的上逆,未必沒有上熱之症;肝脾的下陷,未必沒有下熱之症,但究其根源,還是在於中下溼寒。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而明白了這一點,就能明白黃元御所說的艾葉的妙用了。黃元御指出,艾葉“和煦通暢,逐溼除寒,暖補血海,而調經絡”,功能主治是“止吐衄便尿、胎產崩帶、淋瀝痔漏、刀箭跌損諸血,治發背、癰疽、疔毒、疳瘡、臁瘡、風癩、疥癬諸瘡,除咽喉、牙齒、眼目、心腹諸痛,滅皯黯,落贅疣,調胎孕,掃蟲?”,是不是好厲害?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在一代宗師黃元御眼裡,有什麼用?

而白蒿(大籽蒿)自《唐本草》《開寶本草》《本草圖經》記載以後,後世基本上對白蒿處於淹沒狀態,而且《開寶本草》認為白蒿是蓬蒿,而蓬蒿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所以這完全就沒把白蒿當回事。而現代的《中藥大辭典》和《中華本草》認為,白蒿具有“清熱利溼,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於“腫熱咳嗽,咽喉腫痛,溼熱黃疸,熱痢,淋病,風溼痺痛,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疥瘌惡瘡”等症,雖然與艾蒿有一些相似的作用,但對照著《神農本草經》來看,你還會認為《本經》的白蒿不是艾蒿,而是現在的大籽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