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明月最知桑海事,城頭兀自照秦淮。”屹立在南京城幾百年不倒的明城牆,是一代工匠嘔心瀝血的史詩鉅作。在一次又一次的敲擊下,在堆砌與塗抹之間,歷時四十年之久,辛苦勞作的工人們精心打造出明城牆。秦淮河流淌著勤勞人民的汗水,映照出人們心中清明的月。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儒林外史》中曾寫道:“南京乃是太祖皇帝建都的所在,裡城門十三,外城門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轉足有一百二十多里。”在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攻佔應天后,他手下的謀士朱升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高築牆即築城牆,加強攻防;廣積糧即多積糧食,緩稱王即暫時不像別的起義政權一樣稱王。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朱元璋建立起義軍時期較短,還未完全成型,因此需要低調行事,不能夠稱王,多發展兵力。至於高築牆,是為了之後的應戰做準備。在這一時期,與此遙相呼應的便是明南京城牆的建立。朱元璋建立城牆的初衷是為了在起義時期防守敵軍,因此其最大特點便是堅固、實用。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可以看出,南京城牆確實非常耐用,在歷代風雨的洗禮和戰火的摧殘下,依然能夠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南京城牆的建造工藝是非常獨特的,從它的材料、制式和建築過程上我們可以窺得緣由。不僅是其工藝,事實上城牆之堅固也源於朱元璋本人的強權政治。

《鳳凰臺記事》中寫道:“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上時出閱視。監掌者城磚之間的白色黏合劑以丈尺分治。上任意指一處擊視,皆純白色,或稍雜泥壤,即築築者於垣中,斯金湯之固也。”明朝的馬生龍曾詳細記錄了城牆的用料、製作和砌牆過程。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石灰與秫粥混合後,塗抹磚塊的外面用來固定。這秫粥是什麼?秫在古代有兩種含義,分別是高粱或糯米。應天盛產糯米,因此秫粥就是指糯米粥。用糯米粥和石灰混合之後抹牆,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固定效果。事實上,古代經常用有粘性的食物來粘合物品,比如漿糊,就是用麵粉、澱粉等等熬成的,秫粥和漿糊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製作工藝的來源,可能是《天工開物》。“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之後,入水永劫不壞。億萬舟楫,億萬垣牆,窒隙防淫,是必由之……用以砌牆、石,則篩去石塊,水調黏合。甃墁則仍用油、灰。用以堊牆壁,則澄過,入紙筋塗墁。用以襄墓及貯水池,則灰一分,入河砂、黃土三分,用糯米粳、楊桃藤汁和勻,輕築堅固,永不隳壞,名曰三和土。”《天工開物》中說道,用石灰、河沙和黃土,輔佐糯米和楊桃藤的汁水混合,稱為三和土,三和土有點像現在我們建築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當然,除了製作材料以外,為了保證製作質量,城牆“包工頭”也會經常檢視作業,在已經築好的城牆上敲擊,如果但凡出現一點兒顏色灰黃的地方,立刻將負責此處磚塊的工匠砌入城牆裡面,由此城牆變得堅不可摧。這城牆能夠如此堅固,是犧牲了民眾、百姓的生命而得來的,不僅是材料上的凝固,也是以人的血肉之軀的凝固。工匠們害怕被處以“砌牆”的刑罰,只得拼命勞作,換來的是太平盛世和百年安康嗎?恐怕並不是的。

朱元璋立砌牆之刑罰,雖然本意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但是仍舊體現了古代封建刑罰的殘酷無情。其實這是與朱元璋本身的立場相違背的,因為他本出自農家,體會過人民疾苦。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弟姊妹就是在元朝的強壓下而死,現在他卻反將這種壓力推向與他站在同一戰線的人民,因此他不能說是一個成功的統治者。尤其是他在建國後,採用“治亂世用重典”之原則,雖然收效頗高,但是卻給明朝籠罩上暴政的陰影。

朱元璋下令修建的明城牆,為何600多年過去了,還能屹立不倒?

從明城牆的建立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在朱元璋起義、建立功業的過程中,充斥著腥風血雨,他的鐵血手腕以及其雷厲風行的態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從朱元璋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千年前一位開啟了封建王朝君主的身影,那就是秦始皇嬴政。他們兩個其實有著共同之處,都以武力開國,以法治天下,只不過嬴政打破了經濟收支平衡,而朱元璋更懂得算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