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皇帝為何不能看自己的記錄?

本文由:樓上老範原創創作

古代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呢?按照制度,史官記錄的內容是不能被皇帝看到的。

在我國曆史的傳說中,創造文字的人名叫倉頡,而倉頡的實際身份,正是遠古“三皇五帝”中黃帝的“史官”。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中國文字的產生從源頭上就與記錄歷史聯絡在一起。

大致來說,史官分為兩種,一是單純記錄,二是編撰。《禮記》中便有專門負責記錄的史官,稱為左史和右史。正所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也就是說,帝王的每一句言論由左史記錄,帝王的每一個行動則由右史記錄。

我們不能小看這種隨時隨地跟在帝王身邊,記錄其一言一行的人,他們無形的監督也會給天子們很大的壓力。

雖然這種壓力不一定來自皇帝同時代,但是,來自後代的壓力,對於活著的皇帝們依然是一種無言的約束力量。

從漢代起,記錄類史官開始有所分工,有一類專門負責天文星象等。我國傳統認為,天文星象也與皇帝的所作所為有關。還有一類專門負責皇帝的言論舉止,其記錄的內容稱為“起居注”。此後,歷朝歷代都有皇帝的起居注。

當然,不同朝代的皇帝對於起居注的態度也不盡相同。起居注的內容也有劃分,例如,唐代后妃為皇帝侍寢也有詳細的記錄,包括侍寢的人、侍寢的次數,甚至鋪床疊被都有記錄。

從事這方面記錄工作的,有的朝代叫女史或女官,有的朝代則用宦官。因此,“君舉必書”是我國古代史官的分內之事,皇帝的一切行為都必須記錄在案,從而使皇帝成為全天下最沒有隱私的人。

按照制度,史官記錄的內容皇帝是不能看的。從歷史記載看,大多數皇帝遵守了這一規定,但也有少數皇帝破壞了這個制度。

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皇帝為何不能看自己的記錄?

據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就破壞了這個制度。他之所以想要檢視史官的記錄,顯然與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後,自己登上皇位有關。

當時負責記錄的官員名叫褚遂良,李世民向褚遂良索要史官的記載。褚遂良說:”我從未聽說皇帝要看歷史記錄的事情。”並以此為由拒絕了李世民。

唐太宗說:“我所有的事情,你都要記下嗎?”

褚遂良說:“這是我的責任。”

另一個官員在旁邊接話說:“皇帝的過失如同日食和月食,人們都能看見。即便史官不記,天下人也會記著。”

但是,李世民並沒有放棄想看史官記錄的念頭,到房玄齡任史官時,李世民又向房玄齡索要歷史記錄。房玄齡開始不同意,但後來答應了。

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皇帝為何不能看自己的記錄?

李世民特意看了關於“玄武門事變”的記載後,反而要史官“削去浮詞,直書其事”,並沒有讓他們刪除歷史記錄。

李世民之後約200年,他的後人唐文宗也想看史官的記錄,自然又被負責記錄的史官拒絕了。

唐文宗問:“以前就有皇帝看過,為什麼你現在不給我看?“

這位官員回答說:“那是以前的史官失職。如果皇帝親自檢視史官的記錄,史官在做記錄的時候就會有所避諱,這樣記錄下的內容,後人怎麼能相信史書記載呢?”唐文宗只得就此作罷。

這兩件事情在《資治通鑑》中都有記載。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最初的目的就是給皇帝看的歷史教科書。從《資治通鑑》的書名看,它的意思就是“鑑於往事,資於治道”,即借鑑過去的歷史,為當今的社會治理服務,也就是“以史為鑑”。

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皇帝為何不能看自己的記錄?

那麼,司馬光為何要在《資治通鑑》中專門講到唐太宗和唐文宗檢視史官記錄的事情?

原來,宋朝也有一個類似唐太宗李世民“兄終弟及”的事件,這就是宋太宗趙光義繼承了哥哥趙匡胤的皇位。歷史上對這件事情的真相有不少說法,但都沒有實實在在的記載。

人們探究這個原因時發現,宋太宗繼位後做了一個規定:史官的歷史記錄要給皇帝看過,然後再進入史館存檔。從這個細節上看,宋代歷史記錄中關於趙匡胤之死沒有清晰的記錄,有可能是宋太宗審閱史官記錄後刪改的結果。

然而,司馬光寫《資治通鑑》是在宋太宗之後,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特意寫進唐太宗的事情,就是以委婉的方式,對宋太宗趙光義提出批評,並告誡宋朝以後的皇帝。

皇帝與史官的關係是怎樣的?皇帝為何不能看自己的記錄?

宋哲宗元祐時期,當時有一位史官名叫呂陶,主管皇帝的日常言行記錄。有一次,一位大臣上殿與皇帝議事,要求皇帝屏退左右和史官,一副要與皇帝說悄悄話的架勢。

呂陶當即說:“要皇帝左右離開已經不妥,怎麼能再讓史官也離開呢?大臣與皇帝商量事情要對史官保密,可見內容不是光明正大。”

《宋史》記載,宋哲宗隨後釋出詔令,規定以後議事,史官必須在場。由此也可見,只有心虛、心中有鬼的人,才會擔心史官寫的是什麼。如果坦坦蕩蕩,以天下為公,根本無須擔心史官的一支筆。

也正是因為從遠古就有史官這一從業人員,我們才有了歷史滄桑變化的記載,才可以“以史為鑑”,才有了五千年的華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