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安全穩定是

底線

,經濟性是目標,分工、標準化、持續改進是手段。

◎ 文/ 蟈蟈創新隨筆 郭朝暉

我最近經常想兩個問題:

問題思考

01

推進數字化轉型時,要遵從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但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02

當批評一個人“不懂工業”的時候,到底是在批評他什麼?

我想到了三句話:

安全穩定是底線

經濟性是目標

分工、標準化、持續改進是手段

1

安全穩定是底線

很多人不明白:

企業為什麼不採用某些先進技術、效果更好的演算法、更高的自動化程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穩定是底線”。

20年前我在編寫一個線上實時控制軟體的時候,明明知道隱式差分方法的精度更高,我卻拒絕採用。拒絕採用的原因,是這個方法需要線性方程求解。我的擔憂就是:萬一由於某種意外,方程求不出來怎麼辦?我當時總結出一個原則:除非可以證明一個方法是可靠的,我就認為它是不可靠的。

在實時控

制軟體中,用於防止錯誤所寫的程式碼,可能是“用於完成功能”程式碼的若干倍。

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2

經濟性是目標

企業是經濟實體,

採用新技術時一定要考慮經濟性。

在一個工廠裡,單純地提高產量、質量、自動化水平、控制精度、響應速度等,都不一定能夠提高經濟性。比如,提高非瓶頸環節的產量,只會增加庫存而不會增加全廠的產量;效能指標超出需求時,質量更高並不為企業和使用者帶來更多價值;勞動力成本低的時候

,過高的自動化水平會降低企業的盈利、並導致職工失業。缺乏“系統性考慮問題”的習慣時,往往就是因為缺乏工業常識。

對於多數企業來說,經濟性往往比技術性能更重要。

這就像窮人知道吃肉更有營養,但還是很少會吃肉。

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3

分工、標準化、持續改進

是手段

人們在推進智慧化時,總是強調系統最佳化、模型化。

但當我們到一家現代化企業落實時,系統最佳化往往是建立在特定分工的基礎上開展的。雖然數字化可以最佳化分工,卻不是想怎麼最佳化就怎麼最佳化,而是要服從現代企業的制度。模型化往往也是基於分工和標準化體系的,模型的自動功能不能無限擴大,往往需要有人在旁邊監督。原因很簡單:自動化功能的擴大可能會衝擊安全、穩定的底線。當我強調智慧化往往是“用人明白的道理,讓計算機去做”,包含一個潛臺詞:

“人明白的道理”往往就是可以標準化的知識。

現代工業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強調持續改進的前提,是接受不完美的結果,而不是強調理論計算出來的最優解。

現實中,理論計算出來的“最優”結果,可能會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甚至衝擊安全、穩定的底線。所謂持續改進,往往是在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如果要改進的話,也一點點地去改,從而化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