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資深記者  李宏  聞道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2021年12月26日,《“以音助炁音•樂療法”解決糖尿病和視力缺陷研討會》在北京昌平區回龍觀街道建材城西路百匯商城南門東側《開悟空間》舉行,中西醫診治專家、患者及媒體記者參會研討,知名老師孟魯平“以音助炁音•樂療法”逆轉糖尿病和近視缺陷的成果與經驗,受到了與會來賓的高度肯定與好評。

上溯至我國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藥,而是用音樂。音樂亦具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等中草藥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也需炮製。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藥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也。”均出自兩千多年前中醫寶典《黃帝內經》。《黃帝內經》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理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將五音與天、地、身、心相聯絡,將角、徵、宮、商、羽分屬木、火、土、金、水。五音與五臟相通,五臟和五音,五音調五臟。從而有了“五臟相音”學說,即角聲人肝,徵聲入心,宮聲入脾,商音入肺,羽聲入腎。《左傳》中更是說,音樂像藥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

中醫心理學表明,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髒氣共鳴互動,達到激盪、通暢炁血經脈,舒神靜性、頤養身心的作用。生理學表明,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呼吸、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互動。此乃“五音療疾”之理論基礎。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理事、國家高階音樂治療師孟魯平先生,秉承中醫五行生剋制化定律及中藥君臣佐使原理,以帶有物理量能的音訊、聲波及量子糾纏理論為理論依據,在“五音療疾”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以音助炁音•樂療法”。即受助者(以下稱為“樂友”)透過極具深層穿透力的愈缽之音加之五行之樂,進行點對點對症調理,靶向干預的一種理療方法。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 傳承創新文化成果 以音助炁音•樂療法獲新進展

該方法以五行音樂為“藥引”,將極具穿透力的“藥”愈缽之音訊、聲波傳送給“樂友”,針對病灶點對點對症施治,使病患受損細胞與“音”“樂”互動、共鳴、共振。以音助炁,炁帥血行,血隨炁走,疏經通絡,靶向治療,從而喚醒、啟用受體強大的自愈本能,幫助“樂友”達到康復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