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文 | 夕姐

過去十年,是中國綜藝節目市場發展更迭最為迅速頻繁的十年,各路節目樣態輪番上演,各種現象興衰起伏交替,構成了視聽內容領域中一道獨特的景觀。誕生於2008年的《天天向上》如今已經走過了十三個年頭,在如此風起雲湧的行業發展背景之下,反而在其一如既往的核心初心、以及外在形式的不斷革新之中,走上一檔常態節目的長青之路,時至今日,依舊是中國電視週末檔無法被撼動的一檔王牌綜藝。

娛樂脫口秀的形態搭載人文題材與核心的表達,這是《天天向上》從一開始就確定的核心脈絡,並在十三年裡一直堅守了下來,儘管節目的表達方式其實也在跟隨時代而一直在發生著維新和變化。

因此如果將《天天向上》定義為一檔用娛樂形態去做表達的文化類節目,也足夠貼切。

十三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文風物都曾登上過《天天向上》的舞臺,我們在節目裡見識過天南海北的美食盛宴,也領略過不同的民俗風物,同時也強烈地感受到過最質樸和本真的人情與民風。

接地氣和人情味,是《天天向上》最本質也是最吸引人的特質所在。

進入到2021年暑假,全新策劃的“美食研學季”上線播出,將已經行進了五年的“美食季”進行升級再造,打破演播室節目的時空表達侷限,以美食為線索,去往所在地去實地探索更多人文地理元素,讓今年暑期的這次特別策劃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和情感核心體驗。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如果說,“傳播中國華夏文明”是電視媒體在當下所面臨的一個義不容辭的責任,

那麼《天天向上》的這次“美食研學季”的開發,不失為又一次娛樂形態探索中國文化表達的典型實驗。

形態再升級

“走出去”實地丈量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作為一檔常態化的演播室節目,《天天向上》的敘事表達空間的創新探索一向都是在室內進行著騰挪轉移,但偶爾將這種侷限進行打破,轉移到室外實景當中,也構成了節目創新敘事表達的一種重要路徑。

今年暑期開啟的“美食研學季”,便是這種空間拓展探索之下的又一次嘗試。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美食季”就構成了每年《天天向上》引人關注的一個保留節目,分別在2016、2017、2019、2020進行了四年的美食季特別策劃,將全國各地代表性美食介紹給觀眾。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美食,不僅是關乎色、香、味的多元視聽符號,同時,美食背後所承載的人文地理元素,也附著著巨大的吸引力,美食,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往往能夠成為各地文化的代名詞,而這也是美食季能夠延續多年的重要動力。

今年的“美食季”在表達形態上進行了再升級,透過“天天兄弟”以及“天天小兄弟”們到美食所在地的實際考察和遊歷,來達到對美食和所在地文化的更豐富鮮活和更深度地開掘,用雙腳去實際丈量出一張美食承載之下的中國文旅版圖。

樂山、自貢、台州、舟山,在此次“美食研學季”當中,《天天向上》轉為戶外節目的形式,在這兩省四市的實地場景之中,完成一場以美食為串聯的文化體驗和挖掘之旅。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首先是體驗

,天天兄弟和天天小兄弟,以體驗人的身份帶領觀眾一起展開一場地方特色的文化體驗之旅,在鹽都自貢體驗古代製鹽的全過程,在海鮮之都舟山體驗漁民出海打魚的經歷……以實際的體驗代替單純言語上的描述,給觀眾帶來的是更真實、更具沉浸感的代入。

其次是挖掘

,以美食為串聯,節目在精心設計的“尋寶”環節中,將所在地文化元素置入場景之中,天天兄弟和天天小兄弟們在趣味性和遊戲性兼具的尋寶比拼中,不斷挖掘出所在地豐富的文化要素和內涵,進而將文化核心進行傳遞和表達,這是今年走出去的美食季,讓人更具嵌入感的重要因素。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以研學深挖核心

開掘中國地方美食裡的人文與情感

“人”是文化傳承和開掘的樞紐,對一檔節目來說,對“人”的關注和表達,同樣是其獲得關注和情感共振的重要基礎。

“美食研學季”特別策劃的重要基礎,就在於對“人”的表達和聚焦上。

節目以天天小兄弟研學之旅為線索而展開,同樣源自於今年節目的特別企劃,“天天小兄弟”二班已經在節目中集結,六位全新的顏值、才華兼具且形象性格各異的天天小兄弟們,在此次的美食季中化身美食文化之旅的學習者和體驗人的身份,在實際的對所在地文化的學習和體驗中,完成對文化核心的深度開掘。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四期節目,每期基本都以兩個部分來建構,首先第一部分是對當地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元素進行深度體驗

,例如樂山的四大串串實地比拼、自貢的古代製鹽技藝、台州的仙居露宿、舟山的出海捕魚……天天小兄弟們在這一過程中充當起了研究和學習者的角色,透過對當地文化的實際瞭解和掌握,以普通人的視角來向觀眾傳遞出更多相關文化的知識、要素與核心。

而在第二部分中,當地的文化元素化身為尋寶的地標,在天天兄弟和天天小兄弟分組進行寶藏尋找的過程中,被一一加以揭示,讓所在地豐富的文化要素得以傳遞出來

,如在千年鹽都自貢,非物質文化遺產彩燈文化具有何種特特色,又是如何與當地人的生活相融共生,都在尋寶過程中得到了解答,而台州亂彈、舟山貝雕、舟山號子等與所在地人文地理息息相關的文化要素,都構成了豐富的文化符號被嵌入進了這一過程中。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天天小兄弟在研學之旅中得到了歷練和打磨,而他們與所在地普通老百姓的每一次勾連,也構成了節目最多彩也是最溫暖的地方,實際上,

在實地的研學之旅中,帶出的更多的是與文化相關的每個普通人的面貌和故事

,比如樂山享譽已久的四大串串背後創業的嬢嬢們,自貢千年古鹽製作背後一代代的傳承者們,始於明朝的台州亂彈的表演者們,他們都是文化在歷經千百年傳承過程中的親身參與者,更是塑造者和推廣者,他們是生活在當代社會的普通人,是不同人文地理之下孕育生長起來的老百姓。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他們身上最細膩的情感和故事是當代社會文化生活的最佳載體

,例如舟山老漁民希望兒子能夠好好讀書,兒子成才後則將現代電商的方式引入到傳統漁業的銷售中,反哺這一古老的行當,

這種看似平凡卻動人的故事,正是新時代社會人文的代表,對其進行的聚焦和表達,讓節目帶上了更厚實的人文情感屬性,也更具吸引力。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持續開闢美食文化表達新模式

夯實十三年IP品牌創新基底

美食背後承載的是人與文化,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美食博大精深的背後廣袤的地理人文在數千年的傳承發展中所不斷造就的,且能夠與每一箇中國人產生無盡勾連,這或許也正是《天天向上》選擇以美食為切入,在五年時間裡持續開掘美食季特別節目的重要動力。

而這種開掘又不是一成不變和默守陳規的,今年節目在形式上的大力度開拓和創新,是節目不斷進行革新的又一次有力探索,打破演播室空間的侷限,深入文化所在地去進行體驗和開掘,在製作規模和能量上進行加倍升級,《天天向上》的這種創新魄力在如今的媒體環境下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美食研學季暑期再升級,《天天向上》走出演播室持續繪製中國美食文旅版圖

“形式變”、“初心不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節目從一開始就擺脫了對單純的娛樂化審美趣味的單一追求,而是透過娛樂的形式,將文化元素和核心作為創新性的表達。

十三年來,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初心並未曾發生改變,對中國豐富多元文化的觀照,對地理人文背後人的觀照,使得十三年的《天天向上》更具煙火氣也更有親和力,這正是其在十三年裡持續收穫觀眾的奧秘所在,也是其能夠在如今變動不居的媒介環境下獲得前進動力的基礎。也在品牌IP的持續開發上,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思考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