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人買房有哪些考慮?他們會跟現代人一樣,有很多難處嗎?

現在的80後、90後,很多被房子問題所困擾,大家在選擇房子的時候,不止是品質和價格,還有很多方面的考慮,比如學區、地段、周邊配套設施、交通、工作因素等等。我們現在住在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中,古人那時候沒有這麼多因素,他們選擇房子會追求什麼呢?

中國人“安土重遷”,對故鄉也有特別的感情,而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子就十分重要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還是平民百姓,都對房子有著一定的追求。秦始皇興建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十分的大氣磅礴又巧奪天工。貴為始皇帝都對房子有著謎一般的追求,那普通人更是如此。

古代人買房有哪些考慮?他們會跟現代人一樣,有很多難處嗎?

一線城市一樣買房難

當今社會,房子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資產,而“買房難”也是一個十分大家關注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動輒每平方七八萬的單價讓人望而生畏。所以,在大城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簡直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和奮鬥目標,同時也是很多人一輩子都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那麼在古代這樣一個

生產力

不發達的時候,對於那些生活在一線城市的老百姓來說,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居所同樣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

唐代的白居易就曾經發出了“長安百物皆貴”的感慨。而在這一時期,都城長安幾乎是百姓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就連一些番邦小國的王子甚至都願意放棄自己母國的榮華富貴而“蝸居”在長安城裡,感受著大都市的繁華和熱鬧。

古代人買房有哪些考慮?他們會跟現代人一樣,有很多難處嗎?

唐朝已經開始實行了科舉制度,普通人可以透過讀書科考尋得一條階級躍遷之路,雖然

白居易是天縱之才,即使是他高中進士,成為了帝都的公務員,可是以他的俸祿來說,連京城的一間茅廁都難以買到。

從這裡我們能側面看出當時的長安房價也是很高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房主想要賣房還必須經過左鄰右舍和親戚的同意。只有這些都不需要買太多房子,房主才能正常地出售房屋,否則,自己的親戚和鄰居可以告官,進而能以成本價獲得他的房子。

唐朝如此,那麼另一個盛世宋朝又如何呢?

北宋年間,都城開封的房子也成了許多人的心酸。無數的京官做夢都想在開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宅院。

但現實是

“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

,首善之地,寸土寸金,這是北宋文人的親筆記載。就

連蘇軾、歐陽修等名人重臣都難以在開封擁有一套自己的宅邸

,可見開封的房價誇張到了什麼程度。

古代人買房有哪些考慮?他們會跟現代人一樣,有很多難處嗎?

古人想要買房,一樣要看城市的級別,越是中心的大城,房價越高,越是偏遠地區,房價越低。這樣的自然規律,千百年來,從來沒有變過。宋人認為大興土木是一件十分浪費的事情,不論是帝王興建陵墓或是宮殿,還是老百姓想要建造一個可以居住的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宋的淮南轉運時,張根就為宋徽宗隨意賞賜給大臣的一座宅邸而感慨不已,這套房子起碼可以值幾萬貫的銅錢,要是再稍稍裝修的華麗一點,即使是值百萬之資也不為過。但是這樣的一套房子,什麼人能買得起呢?

張根繼續說道,他所管轄的那些地方,一年的稅收而已不過就是三十萬貫,可是這區區三十萬連京城的一套房都買不起。這一幕與如今的社會何其相似也,許多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連在北京、上海等地一套房都買不起,恍惚間,歷史照進了現實。

然而,雖然京城開封的房價高到了天上,但遠在天邊的廣州府,卻又是另一番天地。蘇軾的弟弟蘇轍,同樣也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才子,曾經在廣州買下了十間老房子,所花費的不過只有五十貫而已。要是同樣的房子放在開封,沒有幾百萬貫是拿不下來的。

古代人買房有哪些考慮?他們會跟現代人一樣,有很多難處嗎?

明清主動抑制房價

到了明清的時候,管理者意識到了高房價帶給百姓的負擔,因此思考抑制房價亂漲的方法。因此,到了明清時期,這個高官也難以買得起房的不良現象就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明清時期推出了

“找房款”制度

,也就是說作為賣家,房主有資格在房子漲價之後向買家追要補償款,這個政策幾乎杜絕了炒房客,畢竟誰都不願意自己辛辛苦苦賣房賺的錢,被前房主追要一筆補償款。

這招確實挺狠,不知道對現在有沒有借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