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如何評價人類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先說結論:納斯卡線條是由納斯卡人繪製的,只要有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數學常識,繪製納斯卡線條並不是難事。

謠言從何而起

納斯卡沙漠在秘魯南部的納斯卡鎮和帕爾帕市之間,高度乾燥,延伸的距離超過80公里,面積約為450平方公里,如果你沿著這個區域步行一圈的話,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

1939年,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乘飛機沿著納斯卡沙漠飛行時,偶然發現了地面上分佈著很多巨大的圖形,只有在高空俯瞰時,才能看到,於是這些圖形就被稱為納斯卡線條。

經過勘查,人們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圖形,它們的特點是都是由非常簡單的線條組成,但這些線條經過複雜的排列構成了魚類、藻類、兀鷲、蜘蛛、花朵、鷺鳥、手、樹木、蜂鳥、猴子、蜥蜴等等生物形狀,有些影象描繪的是大自然裡的事物,有些則是人們想象出來的物體,也有單純的螺旋形狀。這張圖片是一幅非常有名的納斯卡線條圖。可以看得出這應該是一隻蜂鳥的形象。

如何評價人類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關於納斯卡線條的傳言有很多

比如

德國學者瑪利亞·萊茵認為,這些直線與螺旋線條代表著星球的運動,而繪製出的動物則代表著星座。她還指出,古納斯卡人畫下這些線條是為了讓天上的神看到,祈求神明指引人們的耕種。

考古學家喬斯依·蘭琪奧則覺得納斯卡線條是地圖,標出的是一些進入重要場所的通道。他認為古人沒有紙張來記錄資訊,只好透過地面來做記錄。

這些說法大多都只是推測,也不能算是離經叛道。但有一位仁兄的觀點就顯得非常的大膽和驚世駭俗。在金字塔的那章裡我也提到過他和他的這本書。他就是馮·丹尼肯。

馮·丹尼肯上世紀70年代出版了一本叫作《眾神之車》的書,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所謂證據來證明外星人來過地球,上帝就是外星人。其中的一大證據,就是古埃及人根本沒有能力建造大金字塔,而另一大證據就是納斯卡線條了。

馮·丹尼肯是這麼說的:

納斯卡線條之所以能夠被描繪出來,是因為外星人直接從太空飛船裡下達了命令,教授了方法。

他還表示:

考古學者們也承認在12、13世紀印加文明崛起之前存在的民族並不會擁有完美的測繪工藝,所以這些工藝是外星人教的啊,他還諷刺考古學家們是榆木腦袋,缺乏想象力。

馮·丹尼肯在他的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人們的頭頂盤旋著飛碟,上面的外星人指揮,下面的土著人幹活,更誇張的是,外星人傳達指令用的是納斯卡人的土著語。馮·丹尼肯認為巨大的圖形是外星人對人類發出的訊號,而比較長比較寬的線條則是外星人的飛船登陸過的證據,他稱為“著陸帶”。

總是大大低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的馮·丹尼

下面我要介紹的又是我們的老朋友,《無神論者期刊》的高階調查員兼“調查檔案”的專欄作家尼克爾博士,早在1983年的期刊上,他就對馮·丹尼的一系列說法進行了嚴厲的批駁[2]。

尼克爾博士認為:

從馮·丹尼肯的《眾神之車》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位老兄總是大大低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將他們出色的作品和成果統統歸結為“外星人的傑作”。

但是,為什麼外星人要描繪人類的圖案呢,比如猴子和蜘蛛,難道他們的文明裡也有猴子和蜘蛛嗎?

對於馮·丹尼肯提出的“著陸帶”的想法,一位有幽默感的數學家出來迴應了。德國出生的數學家瑪利亞·瑞切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保護納斯卡線條的遺蹟,她半開玩笑地說:

飛碟登陸要跑道嗎,跑道上可以有石頭嗎,地面是需要硬的還是軟的,恐怕外星人會被困住吧。

或許在馮·丹尼肯的想象裡,飛碟就是垂直起落的,至於飛碟有多大要怎麼飛行,這些具體問題他都沒有描述過。

馮·丹尼肯的各種描述如果是科幻小說那還可以接受,但作為認真的考古發現和理論那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科學界也並沒有人把他的話當真。不過他所謂的“外星人到訪地球教會了人們製作納斯卡線條”的猜想,其實並不是他自己最早提出的,最早把納斯卡線條和外星人聯絡起來的正是發現它們的保羅·柯索,我們之前提到過他了。

不過他的原話是開玩笑時說的。柯索是這麼說的:

第一次從空中看到納斯卡線條,我覺得它們很像是外星人史前在地球登陸的場所,它們的細線就像當年發現的火星運河那樣。

納斯卡線條到底是誰畫的呢

既然這些誇張的說法都不可信,那麼納斯卡線條到底是誰畫的呢。

這些人是多久之前的古人呢?

有些線條錯綜複雜,是不是製作工藝特別難呢?

不會飛行的古人是怎麼把它們畫出來的呢?

如何評價人類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為《科學美國人》撰稿的科學作者歐文·傑魯斯經過考據後認為[1]:

絕大多數的納斯卡線條是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600年期間製作出來的,當時這片區域里居住的正是納斯卡人。最早的線條是用堆石頭的方式建造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

根據未完成的遺址,有考古學家推測出比較成熟的技藝是這樣的:

首先,用大石頭來標示圖形,並移除掉深色石塊的表層來界定邊界

接著,移除掉圖形內部的石頭

最後,颳去地表的褐色岩層,露出下面的淺色土壤,納斯卡線條的地質印痕就是這樣產生的。

至於螺旋形的圖案,大致是這樣的:

首先,在圓心的木杆上,纏繞一根繩子,繩子另一端綁上一根棍子,用這個方式來設計圓形的圖案

接著,繩子逐漸向外伸展,設計出越來越大的螺旋形圖案

最後,清除每一圈螺旋邊緣的石塊,露出顏色較淺的地面,使螺旋圖案更加明顯

有一張納斯卡線條猴子的影象,你可以看一下。不過這只是最常見的一種說法。具體的製作工藝,我們在後面還會詳細討論。

如何評價人類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其他猜想

除了外星人的猜想,還有其他一些很具有想象力的猜想,讓我們看看來自國際探索者協會的吉姆·伍德曼1977年提出的另一種說法。他和他的同事認為:

古代的納斯卡人建造了用來進行儀式化飛行的熱氣球,登上熱氣球他們就可以欣賞納斯卡平原上非凡的地面上的影象。

他採用了納斯卡人當時掌握的製作工藝,用布料、繩子和蘆葦,在英國氣球專家諾特的指導下,真的造出了一個熱氣球。這沒啥了不起的。誇張的是,接著他和諾特就冒著生命危險,登上了這個熱氣球,在將近100米的空中飛行穿越過納斯卡平原。可別小看100米啊,這差不多是30層樓的高度啊。如果摔下來,必死無疑的。

果然,他們的氣球迅速下降,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丟擲了氣球裡的很多東西,希望減少重量,氣球能繼續飛,最後在30米的地方他們離開了氣球,因為有工作人員協助,沒有出人命。這兩個人一離開,氣球蹭蹭蹭就飛到了空中,肉眼都看不到了,不過最後還是落到了地面上。這倆的膽子可真夠大的。

以上,我們介紹了納斯卡線條的大致情況和圍繞它的有關外星人的傳說。

說實話,製作這些線條並不是非常複雜的技藝,如果沒有人刻意過度解讀,也沒有廣大神秘主義愛好者的熱心傳播,這個傳說並不會流傳的這麼廣。希望大家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遇到聳人聽聞的新聞,我們不要急著轉發,而是再看看事情的進展,多聽聽真正的專家是怎麼說的,不要讓自己成為了謠言傳播者。

我們的生活中有兩類人,

一類人無比崇拜古人的智慧,凡是從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典籍都會奉為至寶,總是喜歡把“古人的智慧現代人不懂”這句話放在嘴邊。在他們的眼中,越古老的書籍越神奇。

而另一類人恰恰相反,就是特別不相信古人有什麼智慧,不相信他們能造出金字塔、能畫出納斯卡線條,甚至在現代人看來是最基本的一些工藝,他們也不信古人能掌握。

崇古和輕古這兩種想法其實都沒有科學精神,我們應該用一種平視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和古代的典籍。我始終相信,現代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一個腳印,堅實地朝前發展。

動手創造納斯卡線條

馮·丹尼肯除了善於鼓吹各種外星人的邪說,還是個不折不扣的陰謀論者。《無神論者期刊》的丹尼爾博士對他可以說是嗤之以鼻。

馮·丹尼肯承認在納斯卡人的陶器上也發現了納斯卡線條的圖案,但他迴應:

把幾何排列的線條完全歸為納斯卡文化,是把問題過於簡單化了。

丹尼爾博士稱他為胡攪蠻纏。納斯卡線條和納斯卡人的藝術品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這完全可以證明納斯卡線條是納斯卡人制作的。

除了圖形上的巧合,丹尼爾博士還給出了一些更為有力的證據:

根據對納斯卡線條地區碳-14的分析,木樁通常代表著一些較長直線的終止,這裡的物質經檢測可以追溯到公元525年,誤差在正負80年間。而納斯卡人和納斯卡文化在這一區域的興起時間是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后600年。納斯卡人的墳墓和定居點的廢墟就在納斯卡線條附近。

如果誰在什麼時候製作了納斯卡線條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答,那麼還剩下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那就是納斯卡人為什麼要製作納斯卡線條呢。

關於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蓋棺定論,存在著幾種假說。

一個說法是製作納斯卡線條是為了向印第安眾神祈福。

還有一個說法是這些線條形成了一個天文曆法,它們是一幅星圖。

威廉·伊思貝爾在《科學美國人》上撰文寫道:

就像瑞奇多年來指出的那樣,一些納斯卡線條標誌著太陽在夏至和冬至的位置,還有一些線條似乎也有著曆法上的含義。

霍金斯進行的對線條方向的計算機分析表明,

雖然還沒有辦法證實大多數線條具有天文學上的含義,但它們指向夏至和冬至太陽方向的機率是隨機機率的兩倍。

伊思貝爾認為:

線條的產生也可能是因為族群裡安排了一些人手來繪製公共的作品,就像我們今天的各種宣傳畫。

不過這只是一種猜測,沒有實證。

還有人有著不同的看法,藝術歷史學家艾倫·索耶認為:

大多數影象都是一根直線的連筆畫,這根線條不會自己與自己交叉,這有可能是宗教儀式的迷宮圖。

如果這個說法成立,當納斯卡人在這些線條上行走的時候,他們可能覺得自己獲得了這些線條代表著的宗教福祉。

索耶是對的,大多數線條裡的影象都是一根直線的連筆畫,但也有例外。不過連筆畫的技術可能與製作線條影象的方法有關。

英國電影製作人託尼·莫里森已經證實,透過使用一系列的測距杆,在幾十甚至幾百公里之內繪製直線都不是什麼難事。一根直線彎曲成圖形,只需要測距杆的定位就可以了。事實上,在一些線條的周圍,已經發現了測距杆曾經存在的證據,測距杆之間的間隔大約是1。6公里。

而對納斯卡人繪製納斯卡線條感興趣的人還不止索耶,在這方面下功夫最多的可能就是我們上節提到過的嘲諷外星人學說的德國出生的數學家瑪利亞·瑞切了。她認為:

納斯卡的工藝師們先是在比較小的2米見方的土地上試著畫一下,這些繪畫的痕跡仍然可以在很多大型的納斯卡線條的周圍發現。如果在方框裡繪畫成功了,工藝師們就會把它拆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後去更大的土地上作畫。

瑞切表示:

可以建立一個又一個的樁子。兩根樁子之間拉一根繩子,就可以形成一根直線了。在樁子上綁上繩子,以樁子為圓心移動,就可以形成圓形圖案了,這也不算難事。而在一些區域建樁子,然後把樁子上的繩子連線起來,就可以形成更復雜的曲線了。

作為證據,瑞切表示在納斯卡線條的某些點上找到過可能是豎樁子時留下的洞。

不過瑞切沒有說明怎樣豎立這些樁子的細節,而這才是關鍵。因為這些樁子,按她所說,既能劃出直線又能成為圓心。在她出版的一本名為《沙漠上的謎題》(Mystery on the Desert)的書中,她寫道“

古代秘魯人肯定有著一些被我們忽視掉的工具和裝置,只要運用了這些東西,加上一些古代的知識,就可以繪製出納斯卡線條了,這些知識之所以沒有被後人發現,是因為面對征服者,他們選擇了隱瞞,這是屬於他們的寶藏,所以他們不願意上交。

無論如何,比起外星人建造了納斯卡線條的胡說,至少瑞切的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

前面提到的為《科學美國人》撰文的伊思貝爾是這麼評價的:

瑞切在研究古代納斯卡人的建造工藝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儘管還有許多研究需要做,但我們對於史前的工程技術的瞭解又多了一分。

伊思貝爾自己則認為:

納斯卡人有著豐富的編織經驗,他們由此發展出了一種網格系統,也就是一大幅影象拆分成一幅幅小的,然後分工作業。

不過他自己也提不出能佐證自己想法的證據。這個想法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假說”吧。其他的假說還有橫向測量技術和三角測量繪製點技術,尼克爾博士認為這兩項技術都需要對角度的精準測量,而古代納斯卡人並不具備這樣的技藝。

你可能還記得在尼斯湖水怪的那集裡,尼克爾博士自己製作了一個水怪模型,他用硬板紙弄出了頭的形狀,裝在礦泉水瓶子上,弄成頭和脖子連線的樣子,這個簡易模型只要10分鐘就能完成。

這次,尼克爾博士又故技重施,他要繪製一幅130多米長的禿鷹。

參加這個專案的還有尼克爾博士的父親、三個表兄弟和一個侄子,一行共六人。他們選擇的方法並不難,建立一條中心線,透過繪製座標來定點陣圖紙上的點。也就是說,在小圖紙上,他們將沿著中心線,從一端到另一端,確立各個點上間隔的距離。然後把數值等比例放大,用來確定實際繪製時間隔的距離。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當然要複雜很多。為了在地面上進行測量,尼克爾博士一行人準備了繩子,關鍵部位的繩子會被塗上油漆並打結。實驗地點選擇在了肯塔基州的一個垃圾填埋區。這片區域是尼克爾博士一位朋友的物產,這位朋友還負責籌備完成後的航空攝影任務。要說明一點,有些遺憾的是,他們無法像納斯卡人那樣透過清理礫石來露出淺色的土壤,從而標記線條。他們最終確定的方案是用白色石灰做標記。

1982年8 月7日是實驗正式進行的日子。六人在現場聚集,開始劃出中心線。9個小時,期間吃了一頓飯,喝了大量的冰水,繪製了165個點,點和點之間用繩子連線起來。你以為這就完成了?哪有那麼簡單!

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還持續了好幾天,雖然已經完成的部分沒有受到影響,但大水坑還是把專案週期延長了一週。好在差不多十多天後,專案終於完成了。飛行員梅斯帶上尼克爾博士在上空觀賞自己的勞動成果,並拍下了這幅珍貴的照片。

如何評價人類未解之謎“納斯卡線條”?

尼克爾博士對自己的作品還是十分滿意的。事實上,這確實是一幅精彩的納斯卡線條。尼克爾博士表示,自己的方法行得通,他確信如果有更多實操的機會,可以製作出更加對稱的圖形。他也表示,這證明,只要有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數學常識,繪製納斯卡線條並不是難事。

以上,我們看到了尼克爾博士不但有理有據地反駁偽科學的觀點,更是自己親力親為設計實驗、完成實驗。雖然生活中我們不可能都有條件用做實驗的方式來鑑別真偽,但遇到一些值得懷疑的觀點,我們至少可以去了解這個觀點有沒有實驗的支撐,而這個實驗的設計是否科學。學會理性判別資訊的真偽,而不是被自己的直覺或情感牽著鼻子走,確實是大家都可以學會的。

納斯卡線條到底是不是外星人的傑作,我相信你應該有了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