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夜靜更闌的北京街頭,不臨街的偏僻角落裡,一些小店依然燈火通明。

掩藏在燈光背後的,是近年來悄然興起的新型便利店。這些便利店不僅24小時提供休閒零食、酒水飲料,甚至還可以找到望遠鏡、儲奶器等生活用品,滿足了人們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年輕人要求快、需求急、即需即買成為流行的消費趨勢,催生了透過線上下單、線下極速履約的即時零售模式,而這些的新型便利店,讓“現在就要”成為現實,受到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新型便利店的快速發展,是中國實體零售演變進化的產物,也是便利店行業效率不斷提升的表現。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第一次接觸到即時零售,就讓琪琪直呼“愛了”。

她週末和朋友在家中聚餐,飯菜準備完畢,正要開瓶紅酒小酌兩杯時,卻發現平時就在手邊的開瓶器怎麼也找不到了。經朋友提醒,琪琪拿起手機在便利店下了單,20多分鐘後騎手送上家門,一群朋友開始酣暢盡歡……

“晚上看球賽,用外賣點一包瓜子配冰啤酒,再來一盒果切,這才是球迷的神仙日子!”足球迷小凱習慣了夜晚在便利店的外賣訂單裡“找生活”。

商務部《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95後年輕人是夜間經濟的主力人群。此外,埃森哲釋出的《聚焦中國95後消費群體》報告顯示,95後人群更加註重配送速度,超過50%的95後消費者希望在購物當天甚至半天就能收貨,7%的消費者希望能在下單後2小時收到商品。

像琪琪、小凱一樣的95後,早已成為外賣餐飲的主力軍,隨著即時零售的逐漸普及,他們又將外賣訂單上的商品變得更豐富。而夜間的消費習慣,不僅反映出年輕人日益多元且個性化的愛好,更是他們對生活的追求。

95後的小慧曾經在一次旅途中突然發現忘帶卸妝油,透過外賣在便利店下單,騎手十幾分鍾就把卸妝油送上了門。此後,她再也不用擔心卸妝液、潔面巾、化妝棉等臨時告罄,生活用品隨用隨買不再囤貨。

如今,即時零售的商品種類進一步擴張,對年輕人來說,“30 分鐘萬物到家”的即時零售變得更香了,“外賣點一切”成為消費新趨勢。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敏銳嗅覺商家發現新商機

在年輕人口中,這種“現在就要”的選擇,是“消費體驗的升級”。新需求的驅動下,有著敏銳嗅覺的商家,早已開始了填補市場空白的自主嘗試。

新型便利店品牌海豚購,成為最早的市場探索者。海豚購成立於2019年,僅用3年時間就將業務擴充套件至成都、北京、杭州等城市。

“海豚購最初的定位,就是要滿足年輕人日常的即時需求。”海豚購創始人程成介紹,年輕人計劃性消費越來越弱,即時性消費不斷增強,海豚購的核心客群就是這些年輕人,核心的消費場景是晚上8點到凌晨2點。而這樣的消費需求,是傳統便利店和超市無法滿足的。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佳美樂購實體門店的店員們,忙碌著為外賣訂單備貨打包

在創立海豚購之前,程成調研了多種模式的便利店,但他發現線上線下的需求場景、人群差異明顯。他發現,線下社群便利店主要服務於周圍500米的居民,但對於下班晚的年輕人來說,晚上加班後回家想買一些生活用品或者週末出去野餐的用品,“社群便利店從時間和空間上,無法完全滿足線上場景的需求,這些新場景催生出了一些新業態。”

專做新型便利店的,還有一些“零售二代”們。佳美樂購創始人王東的父母2005年到北京開線下社群便利店,高峰時曾帶動家中親戚開出10家線下門店。

隨著線下競爭加劇,2017年王東嘗試把自家門店上線外賣業務。花了兩年多時間,自家便利店也實現了月銷破萬。

正是在那時候,王東決定創業做以外賣訂單為主的便利店,也就是他後來創立的佳美樂購,這種24小時營業的新型便利店,開業第一個月銷量就實現了破萬單。如今,家美樂購已經在北京開出了20多家門店。

熊本便利店創始人李傑也有相似的經歷,帶著傳統便利店的經營經驗,探索轉型開設專注於外賣的新型便利店。

“便利店最核心的優勢,就在於‘便利’二字。”李傑說,“顧客想買的,我們店裡都有”“什麼時候想買,都能找到我們下單”,就是最大的便利。

相較於傳統的便利店,新型便利店具有坪效高、週轉快、按需選品、營業時間長的特點。例如,在同樣的面積下,24小時線上的熊本便利店,能夠陳列的商品品類更加豐富,草莓水果、口紅散粉、電熱毯、泳衣……不管顧客需要什麼,店裡都能夠滿足。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便利店業態不斷迭代,織就供給新網路

“便利店做外賣,是對線下客流的補充。”海豚購創始人程成認為,隨著即時消費需求的日益精細化,平臺上更豐富商品和服務供給,一定會有新形態和新商品去匹配新需求。

消費者需要更快、更好體驗的趨勢是不可逆的。而這些順應市場需求而生的實體新業態,成為本地零售供給的重要補充,豐富了使用者選擇、提升了生活便利體驗,也激活了城市沉睡的商業設施。

當前,新型便利店的參與者眾多,既有網際網路企業順應行業趨勢、助力實體零售數字化運營的創新形態,比如京東便利店、美團閃電倉等,也有早早抓住商機的本土獨立創業品牌。

這類新型便利店的特徵,都是透過24小時營業、專注於服務外賣訂單使用者,成為線下零售實體的補充,以更細緻地滿足消費者的各類消費需求。

新型便利店悄然興起,24小時服務“現在就要”的年輕人

外賣騎手到新型便利店取單,這類門店滿足了消費者的各類需求

以加入美團閃電倉的便利店為例,這類新型便利店即主要服務外賣使用者,24小時營業。由於依託外賣的即時配送,便利店的覆蓋半徑可從原本的附近1公里拓展到5公里,同時,這類門店選址一般不臨街,因此租金和裝修成本只佔傳統門店的一半,但經營效率卻更高。

美團閃購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閃電倉模式的新型便利店透過上線外賣,能夠滿足使用者的全時段到家需求,因此,美團希望透過更多數字化和科技能力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經營效率,更快更好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新型便利店是中國實體零售演變進化的產物,也是中國消費新業態的標誌之一,將進一步豐富城市零售業態,帶動消費復甦增長。”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從京東的“百萬便利店計劃”,再到美團“閃電倉”,零售業態不斷迭代的背後,都是為了解決舊零售供給與新需求的錯配問題,也是即時配送網路、智慧排程系統等不斷完善,以及新型消費的不斷髮展、行業效率持續提升的結果。

上述人士表示,新型便利店是對傳統零售的有益補充,而非替代關係。未來,像新型便利店這樣的業態,將和其他線上線下融合經營的本地終端一起,織就一張“隱形”的城市供給新網路。

開啟App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