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生活在農村或者是郊區地區的小夥伴可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自己家附近的剛挖的水池,時隔兩三年就會

“長”出魚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水坑中跳躍的魚兒

這究竟是怎樣的原理?科學家告訴你,可能與

生命的起源

有著直接的聯絡。

千年草籽萬年魚籽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千年的草籽,萬年的魚籽”,意思是說,草籽在地下可以潛伏千年之久,而魚籽更是能夠存在萬年。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會不會是早就潛伏在地下的

魚籽

,遇到雨水天氣萌發了出來呢?

這句話不免太過誇張了,理論上來講,草籽在地下能夠儲存的年限一般就在4年左右,部分生命力頑強、儲存環境條件好的草籽,能夠存在的時間可能會長一點。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草籽的發芽過程

相同的,魚籽儲存的期限可能就更短了,只有2到3年的時間,要是當年的夏天干旱尤為嚴重,可能就連一年都挺不過。

在此前提下,水坑中的魚幾乎不可能與地下的魚籽有關,其中魚的由來,與以下因素有關。

從天而降

天上掉魚這種事情經常在電視上出現,因此,不少人懷疑說法的真實性,認為這是虛構的。

但其實,天上掉魚是真實存在的,它經常出現在北美洲。

每年夏季的時候,由於海面上的高地氣流差,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

水龍捲

水龍捲不僅會將部分海水捲入空中,還會

將其中的海洋生物帶出海水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水龍捲原理

在移動的過程當中,水龍捲逐漸深入到內陸地區,並且隨著高地氣壓差的減弱,水龍捲便消失。

被捲入空中的魚自然就從天上掉下來,成為“天上掉的餡餅”,當地的人將這種自然現象親切地稱為

魚雨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人們在下魚雨後動手撿魚

位於南美洲的

宏都拉斯

每年都會為這種自然現象舉辦一個魚雨節,用於感謝上天的饋贈。

2006年,宏都拉斯一連出現了兩次魚雨,成千上萬的魚類從天空落下,其中包括銀槍魚、黑魚等等,無奇不有。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宏都拉斯位置

在下魚期間,人們紛紛逃回自家的房屋躲避,直到“魚”過天晴,他們才敢出來拾取,當地人每年都能大飽口福。

在這些被席捲而來的魚類當中,還有著不少

待產的雌魚

,它們掉落到水坑後,

魚籽便播撒到了其中

,發育長大,成為人們見到的“水坑魚”。

當然,這種情況在我國是很難見到的,我國水坑莫名出現的魚,又是怎樣來的呢?

傳播介質

這就要說到作為傳播的媒介的動物們。

一般來講,

雌魚產下的魚卵會附著在池塘的水生植物上面

,除了少部分“負責任”的魚類以外,多數魚類在產下後代後,往往會一走了之。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魚籽結構

當有兩棲動物經過的時候,難免會在身體上

剮蹭到黏稠的魚籽

,並將它們攜帶到陸地。

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池塘當中的甲魚、鱔魚、蝦蟹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傳播的中介。

此外,

鳥類

也是傳播魚籽的重要中介動物。

很多鳥類都有食用魚籽的習慣,它們會在水塘徘徊,尋找可以進食的魚籽。

期間,難免會在身上沾染魚籽,飛到某個地方之後,會自然而然地脫落,如果足夠幸運,這些魚籽就會進入到小水坑當中,發育為成魚。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魚籽的發育

更重要的是,鳥類的

消化道

都可以助力魚籽的傳播。

眾所周知,鳥類是出了名的“直腸”,吃下去的食物不一會兒便能拉出來。

或與生命起源有直接關係

鳥的直腸子

而魚籽有一層特殊的黏膜保護,鳥類很難將其全部消化,部分倖存的魚類便伴隨著鳥的糞便,進入到地面。

並且,鳥的糞便還能為魚的生長提供營養物質,從而促進幼魚的發育。

有的魚類則是

主動遷徙

,尋找可以生存的新場所。

比如過山鯽,這是亞洲常見的淡水魚類。

它的腮上器官非常發達,能夠

從空氣當中直接攫取氧氣

,從而能夠在地面逗留相當長的時間。

魚鰓結構

如果生存的水域不適合產卵,雌魚會選擇遷徙到

更遠的水域

當中。

印度的魚類專家B。K Das在學術報告當中指出,印度水域中的過山鯽每年都會遷徙到新的水域。

在此過程當中,很容易被鳥類捕食,久而久之,在當地形成了一條獨特的生態鏈。

英國的生物學家朗西斯·戴為了驗證過山鯽遷徙的真實性,將其放入到一個沒有水的竹筐當中。

30分鐘後,朗西斯·戴驚訝地發現,這條過山鯽竟然已經

進入到一旁的水池中

從竹筐到水池的路程大約為100米,過山鯽只花了不到30分鐘便完成了,在魚類當中的成績可謂是相當優秀。

攀鱸衝刺

除了過山鯽以外,很多生命力頑強的魚類也會被迫遷徙。

清道夫就是其中的一種,人們在釣起之後,隨手將其丟在路邊,此後經過雨水的沖刷,就會進入到其他水域。

清道夫的

生命力

有多頑強自然不言而喻,它可以在太陽的暴曬下存活一天,在合適的條件下,它們可以存在更久。

生命的起源

水坑當中出現魚的過程,也給予了科學研究啟發。

當初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海洋當中,它們來到陸地的方式,也正是依靠著頑強的生命力和幸運的自然條件。

地面的小水坑是海洋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的

關鍵節點

它們依靠地面的小水坑為中介點,逐漸適應了陸生生活,也進化出了獨特的呼吸器官。

水陸兩棲魚的呼吸方式

隨著海洋災難的爆發,越來越多的生物願意“殊死一搏”,來到地面生存。

長此以往,便促進了地面生物的繁榮。

地球的生命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期,大約在40億到30億年前,海洋當中出現了

最初的單細胞生物

而當初的海洋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大小,它們依靠著聚集在海底的營養物質為生,直到海洋的環境適合更高階生物的生活,它們才衍生出了多種多樣的生命。

單細胞生物是地球生物的老祖宗

就像是我們見到的無生命水坑一般,或許早就在其中潛藏著未被發現的生命,它們正在以獨特的方式孕育。

長時間的蟄伏當中,單細胞生物分化為了多種形式的生命體。

大約在5億年前,經歷了兩次神秘的生物大爆發,終於進化為了高階生物。

後來海洋生物逐漸走向陸地,大約在3億年前,

甲殼類生物

最先繁榮,由於當時的植被密集,氧氣濃度是今天的兩倍,那時的昆蟲碩大無比。

巨蟲時代僅僅存在了1億年的時間,很快就被新的物種替代,它就是

水龍獸

,是所有哺乳類動物的祖先。

水龍獸

又過了1億年的時間,水龍獸也沒落,

恐龍

逐漸成了地球的霸主。

6500萬年前的一顆小行星,恐龍跌落神壇,靈長類動物在其中悄然崛起,經歷千萬年的發展,人類作為高階靈長動物,順理成章地坐上了地球霸主的位置。

釋出於: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