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視點丨“高層次人才候車區”,一次失敗的地方公關

近日,網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一車站現“高層次人才候車區”,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車站工作人員迴應媒體稱,“高層次人才候車區”是單獨設定,並不影響其他旅客候車。“高層次人才”不是車站自行定義,而是由政府相關部門認定,如果符合政府對於相關“高層次人才”的認定並具有相關的證件,那麼就可以在“高層次人才候車區”進行候車或者休息等待。

從車站的迴應來看,這更像是地方政府的一次公關,宣傳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按照當地標準,只有126名符合標準的“人才”能使用這個“高層次人才候車區”。可是,這126人一年出差的時間能有多少天?如果不坐飛機等其他交通工具,一定從這個車站出發的機率有多大?可以想見,這個有著20個座椅的候車室,使用效率並不會有多高。

我們能夠理解當地希望透過這個舉措表現對人才的細緻關懷,但實際效果恐怕只是一廂情願——人才未必能從中獲益,那個常年空掛的牌子反而刺激了更多的旅客。

當然也有人說,這不就和機場的貴賓休息室一樣,不影響普通旅客的權益就好?可是對比所謂“高層次人才候車區”和機場貴賓休息室,就更不難發現這一設定十分欠妥。

機場貴賓休息室看的不是人的身份,而是機票。不管什麼人,只要買了頭等艙,就可以享受相應的服務。相比於地方政府“認定的”人才才能去專門的候車室,機場的做法更公平、更有效率。只要你願意花錢,就能享受服務,這是公平。而總是不乏願意花錢的人,也就能保證貴賓室的利用效率。

反觀所謂“高層次人才候車室”,20個座椅,專門只對地方政府認定的126個人開放,這是一種資源浪費。而對地方的貢獻,又該以什麼標準衡量?是納稅最多,還是製造的就業崗位最多,還是給地方招商最多?不同的認定標準,選出來的人才名單肯定不一樣,並未在名單上的突出貢獻者是否就應該被一杆子擋在休息室外呢?

尊重人才沒有錯,但無形之中將人群劃出了“三六九等”,在尊重極少數人的同時,卻可能冒犯了絕大多數人,這實在算不上明智之舉。

近些年,很多城市都加入了人才爭奪大戰,為了搶到地方政府心目中的人才,給房子、給補貼、給各種優惠政策,這個“高層次人才候車區”是這股風潮的又一生動證明。而其引起的爭議則是一種提醒:人才的定義本就是多元的,地方政府應該有寬闊的視野,在招攬人才的同時,不要用力過猛傷害其他人的心。

沒有哪一座城市只善待126個“人才”,就能擁有光明的前途。相反,一個不尊重普通人的感受、權益的地方,只會給人功利短視的印象。這樣的地方,真正的人才可能也未必敢去。

(來源:成都商報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