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董一凡:歐洲,小心美式洗腦設下的陷阱

據美媒報道,美國和歐盟下月將在華盛頓舉行高層會議,號稱要應對中國的所謂“非市場政策”。美國以各種藉口阻斷和打壓中國的正常科技與經貿發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現在值得關注的倒是一直喊著支援全球化的歐洲,似乎正在美式敘事的洗腦下面臨掉入逆全球化陷阱的風險。

在部分歐洲政客視角下,一些產品只要不是自產自銷或是來自西方盟友就有問題,歐洲深度參與其中的產業鏈供應鏈也正在被泛安全化的敘事汙染。一是地緣政治局勢變化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俄烏衝突爆發後,歐洲一些輿論將中歐緊密的經貿關係與歐俄能源關係相提並論,聲稱歐洲應從俄烏衝突中吸取教訓,要未雨綢繆地防範“可能的斷供事件”重演。二是將價值觀差異與“經濟威脅”畫上等號。歐洲許多輿論炒作“防範中國過度依賴”的底層邏輯,就是中國的政治和社會體制與歐洲不同,所以依靠中國的供應就有風險。三是“萬物皆安全風險”。無論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收購歐洲的製造業或科技企業,無論晶片還是清潔能源再到稀有礦產,抑或歐洲企業擴大在華生產投資和經營,經由歐洲一些“意識形態”二極體過濾傳導後,即便是顯而易見的深化合作、互利共贏之舉,也能被用“中國影響力在某某領域擴大產生安全威脅”的話術套用一番,而非理性評估雙方的實際需求和互利合作前景。

事實上,這些將經濟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泛意識形態化的敘事和政策事件,甚至“逢相互依賴必反”的思維,可能會使歐洲從經濟全球化一直以來的有力支持者,不自覺間變為築牆挖溝的逆全球化力量。在數十年來的經濟全球化程序中,各國都透過不斷擴大開放,推動市場、技術、人才等資源的自由流動獲取最大邊際效益,產業和科技領域也在經濟結構與稟賦互補帶動下形成融會貫通的格局。

無論以何種心態推動“降低依賴”和經濟“地緣政治化”,都意味著國家以強制干預、構建單邊規則以及打造產業和科技上拉幫結派的排他性聯盟,割裂正常的經貿與科技往來,使全球市場和產業的格局中重新建起無形鐵幕,國際貿易、投資、人員往來勢必因此出現萎縮,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都將面臨市場收窄、創新衰退、額外成本增加等不利情況。這對經濟高度依賴國際市場和生產資源、深度融入全球化程序的緊密經貿聯絡的歐盟而言,恐怕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經濟再遭衝擊的潛在風險。與此同時,歐盟一直自詡自由貿易和全球化旗手,屆時這個形象恐怕也將受到越來越多質疑,在歐盟謀求與更多所謂“志同道合夥伴”合作的背景下,若其自身經濟活力、市場吸引力因“逆全球化”言行而削弱,也將降低其他經濟體與歐盟加深經貿聯絡的意願。

另外,歐洲部分國家和政客期待的“安全港灣”美國,正在以販賣“安全恐慌”為由試圖進一步掌控包括歐洲國家在內的產業命脈,以將其變成以美國為核心的產業科技體系中的零件和附庸。無論“晶片法案”中以“供應鏈合作為名”強迫他國將半導體產業命脈遷到美國,還是《通脹削減法案》中以大規模補貼挖他國清潔能源、電動汽車等綠色行業牆腳,抑或使用能源成本和公共補貼雙槓杆促進本國“吸血式再工業化”,這些“產業合作”都是以“與盟友共同謀安全”為名,行掏空夥伴產業基礎之實。回顧二戰以來歐美之間的產業和貿易爭端,無不是就爭奪全球頂尖產業高地進行的利益博弈,而美國亦往往是以揮舞關稅大棒、威脅削減安全合作而攫取更多利益。如果歐洲此輪接受美國“泛安全化”話術,透過自殘方式削弱互利共贏的中歐經貿關係,那麼其未來的產業安全、市場依託和競爭力支撐又在哪裡?甘當美式“經濟科技小圈子”裡的齒輪和螺絲,又將增強還是削弱歐洲的經濟安全和自主權呢?

值得欣慰的是,歐洲一些國家或決策者已經加強反思,試圖以更務實、更平衡的方式處理經濟安全與所謂相互依賴之間的關係。荷蘭光刻機企業阿斯麥最近表示,該公司將拒絕配合美國對中國晶片製造技術和裝置的封殺令。另據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近期表示,歐盟將與美國的高階晶片出口禁令“拉開差距”。前不久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領龐大商業代表團訪華,亦是歐洲發出繼續深化中歐經貿互利關係的有力訊號。我們相信歐盟將從自身利益、全球責任和時代發展潮流出發作出理性務實選擇。(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