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湖裡:敞開“懷抱” ,服務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

隨著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及平臺企業在我國的不斷興起和發展,新業態新就業青年群體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新社會階層的組成部分,更是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新業態新就業主要指依靠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和網際網路經濟等新經濟發展機遇孕育出的、不同於傳統僱傭模式的就業形態,大多采取非固定工時、無固定勞動場所及無穩定僱傭關係的靈活就業、零工就業等模式。

據悉,廈門市已有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網路主播等各類新就業群體約7。8萬人。湖裡區依託產業優勢,吸引了大批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目前他們已經成為助力城市發展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

今年以來,湖裡區多部門紛紛推出關心關愛“政策包”,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工傷保險、醫療救治、法律援助等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幫助該群體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湖裡團區委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調研,形成《湖裡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發展體系調研報告》。調研組透過線上平臺向湖裡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放問卷,組織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代表開展座談,實地走訪綠牌新天地園區等形式,深入瞭解湖裡區企業發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職業發展體系。

該調研報告圍繞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就業情況現狀、抵禦風險能力、群體支援系統和職業前景預期做出分析,對建立健全湖裡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職業發展體系提出如下建議:

1、完善健全樞紐組織,統籌多方資訊資源。在建立健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職業發展體系上,需要樞紐組織發揮作用,政府、企業或平臺、企業共同致力,加大宣傳力度,統籌多方資訊,並以組織為依託發揮樞紐作用,確保需求與資源對接的及時性、有效性和全面性。

2、加強職業提升培訓,建立多元支援體系。需要聯動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力量共同著力,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進行職業規劃,促進其發展意識的提升,完善最佳化職業培訓環境,豐富勞動者自我提升的路徑和方式,建立多元支援體系。

3、全面關注身心健康,創新多重保障體系。建議根據職業特徵與職業發展趨勢,創新創立異地共享的社會保障機制,破除區域壁壘,構建不同層級社會保險繳納機制,提升群體就業風險防範意識,織密新業態的新型社會保障安全網。綜合經濟、社會、心理、身體層面的需要,順應職業變化趨勢,創新適合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的多重保障體系。

4、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打造新興城市名片。建議錨定職業特性,充分調動能力,打造新興青年在這座城市的專屬名片,改變群體對自己的負面認知,去除部分大眾對其的固化標籤。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透過表彰、採訪、推送等方式,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城市融入與歸屬,以點帶面,提升政治覺悟,塑造新興青年群體的良好形象。

5、促進社會治理參與,增強新人身份認同。促進其參與社會治理,在增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身份認同和城市歸屬感的同時,也提升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創新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推進城市發展與治理現代化,打造真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6、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最佳化新型職業法律。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還需要不斷調研,結合職業發展與變化,瞭解細化政策與法律訴求,並連結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資源,為這類群體建言獻策,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最佳化適應靈活就業群體職業發展的勞動法律法規。還需要將普法、知法、懂法、用法真正落實到這類群體中,透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預防干預機制,在糾紛激化前及時化解矛盾,切實改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現狀。

報告強調,下一步工作要著重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組織建設,暢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反饋路徑,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教育環境,幫扶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困難人群,最佳化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社會參與,強化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政策支援,敞開“懷抱”創新政策,用心服務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

釋出於: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