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個普通人,憑什麼自信?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楊笠曾說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梗 - “他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這本是吐槽男生的梗,可如果細細品味,卻會發現它並沒有錯。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就不能擁有自信呢?

顯然可以,這就是我們在之前文章裡寫過的每個人都有的“存在價值”,而它正是我們得以自信的最深根基。

除了用之前文章裡寫過的方法去感受自己的“存在價值”外,在今天這篇文章裡,我為大家提供四個維度的自信提升方法。

01

維度一:發展關係

自信心,源起於他人。

嬰兒來到世上的最初幾個月,無比柔弱,無法獨立生存,必須依賴他人。

透過與身邊的人建立互動關係,嬰兒會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關懷和關注,在這一過程中一點一滴地構建自信。

而構建自信的最堅實基礎是嬰兒能夠感受到親人對自己無條件的愛:自己之所以被愛,是因為自己這個人,而不是因為自己的某個行為,不是因為自己做對了事情才被人愛。

童年時期得到的愛和關注,會給予我們一生的力量。

當然,有些人的確沒能在童年的情感環境中獲得足夠的愛和關注。

但幸運的是,在一生中的任何階段我們都可以再次培養。

而這,則需要我們對自己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同時還能意識到這種缺失以及彌補這份缺失的重要性。

那麼,究竟能用哪些方式來再次培訓這種被愛的力量呢?

1、發展支援性人際關係

有時,人生導師或朋友的寥寥數語就足以讓我們樹立自信,而

一句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就足以改變人的一生。

麥當娜小時候很內向,也缺乏自信。五歲時母親因癌症去世,父親很快再婚,並和繼母又生了孩子。無論她怎麼努力,都很難在新家裡找到歸屬感。

她很小的時候便開始學習鋼琴和古典舞,但一直覺得自己沒什麼天賦,只是埋頭苦練而已。

十幾歲時,繼母把她送到底特律的一家天主教學校,她在那裡遇到了改變了她的一生的舞蹈老師克里斯托福·弗林。

在麥當娜為芭蕾舞的期末考試刻苦排練時,弗林對她說了句從未有人對她說過的話:“你很美,有天賦,還有一種令人如痴如狂的魅力。”

果然,到期末演出時,麥當娜驚豔了包括弗林在內的所有人,自此橫空出世。

遇見弗林之前,她也有過其他鋼琴和舞蹈老師,他們教會了她許多的技巧,然而卻從未有人幫她建立信心。

許多年後,麥當娜回憶道,正是這寥寥數語改變了她的人生。在此之前,她對自己完全沒有信心。但是在有了這句話後,她便有了以紐約舞者自居的信心,從而迎來了新生。

而這,就是“支援性人際關係”的作用。

看到這裡,如果你說,我沒有這樣的朋友怎麼辦?

這時,我建議你啟用第二種方式。

2、給別人自信

為什麼“給別人自信”能夠幫你增加自信呢?

因為“給予”與“獲得”往往就是一個迴圈,這就很像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你給出去的,最終會回到你的身上”。

所以,給別人自信,讓他人信賴你,而你給出去的這份力量,最終也會回到你的身上。

在給他人自信的過程中,你會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一方面,你會意識到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的地方,哪怕他看似十分平凡,並最終意識到自己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你會因為感受到對方的喜悅,從而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所以,你的這份給予在展開的過程中,最終還會回到你的身上。

很多人都覺得,只有自信,才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其實不然,不是你自信了,才能擁有好的人際關係。而是你走出去了,在與其他人的接觸中找到了良師益友,在友誼的幫助下建立了自信。

02

度二:建立小範圍的成功

有條件的自信,需要腳踏實地的能力和實實在在的成功。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

自信也是如此,只要我們在任何一個領域中擁有能力獲得成功,那它就夠成為我們撬起整個自信的支點。

這個領域不一定非要與你的工作相關,其實哪怕只是閒暇時的興趣愛好也可以。

因此,我推薦你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來培養能力,獲得成功。

畢竟,

培養能力和獲得成功的最小阻礙路徑,便是從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出發。

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在

時時刻刻的與別人比較著,同時也時時刻刻在被他人評價著的。

如果你本就對某一類事自信不足,卻還非要從這個方面培養自信,無疑就像是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在沒有任何訓練的情況下直接爬珠穆朗瑪峰,是找死。

相反,如果你能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你會

更快樂,更放鬆,而且還更容易專注,遇到困難時你會更有動力去克服。

這一切,都能大大提高你做好事情的機率。

同時,在培養興趣愛好的過程中,你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樣會讓你更容易去發展

支援性的人際關係,去給予別人自信。

在興趣愛好上點點滴滴的成就中我們感受能力的增長。直到有一天,你對自己有了足夠的信心。

不是非得先有自信才能做成事情,而是你從一件件事情的完成中建立了自信。

03

度三:不跟別人比

攀比,是摧毀自信心的毒藥。

如今,與人攀比的方式數不勝數。在社交平臺,永遠有比我們更美、更有錢、更有文化、更有人緣、生活更豐富,總之比我們過得更好的人,

至少看似如此。

但其實,總與他人比較,本身就背離了我們存在的本質。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的存在價值是絕對的,而不是在與他人比較後才產生的。

每個人都有唯一性,就像天上的月亮,我們可以比較某一方面的成就,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星星的光芒都無法與夜空中的月亮相比。

所以,如果你要透徹理解個體的獨特性,就得懂得與“比較”保持距離。

從本質上說,只有相似的事物才能比較,獨特事物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所以對兩個人進行比較是毫無意義的。

尼采將人分為兩個大類:

一類人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比較。

他們的存在是缺乏活力的,甘願成為主流道德或社會準則的奴隸。他們渴望循規蹈矩,渴望知道誰最合乎社會的規矩。

另一類人從不屑於攀比別人,他們只跟自己比較。

他們敢於真正地活著,敢於追求獨特,並表達自己最強烈的慾望。

第二類人,透過與自身的關係來定義自己的成功。

他們會與昨天、一週前、一個月前、一年前的自己比較:我是否有所進益?我現在距離獨屬於自己的那顆星星是更近還是更遠了?我現在距離真實的自我是否更進一步?

這才是他們真正在意的問題。

對這類人而言,哪怕微乎其微的進步也足以讓他們多一點自信。

你應該成為第二類人,而不是第一類 -

在持續不斷的比較中,最終迷失自己的方向,也迷失了你自己。

成為第二類人並不容易,它需要你清楚的知道自己渴望著什麼,身在何處,以及路在何方。

如果你清晰的知道這些,你就不會與別人比較,也不會覺得和別人存在競爭,因為別人的渴望與你不同,出發點與你不同,目的地也與你不同。

如果你對自己足夠了解,知道自己內心渴望的是做好適合自己的事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也許報酬不算豐厚,但足夠保證生活質量,又怎會去羨慕所謂的有錢人呢?

同樣,如果你渴望的是深入發展與愛人的親密關係,又怎會去嫉妒身邊某位處處留情的朋友呢?

相反,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誰,不明白自己真正渴求的是什麼,你就很容易會陷入與別人的比較中,並在無限擴大的競爭中迷失方向,最終被羨慕和嫉妒消耗殆盡,失去自信。

當然,人還是會情不自禁地與他人比較,對於人類這樣的社會動物來說,這種習性是無法完全避免的。

但是,一旦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這種情不自禁的比較就不會給你帶來痛苦,不會真正干擾到你,更不會影響自信。

不自信,起源於你不斷在與他人比較,起源於無論獲得多少,你都始終覺得不夠。

但是,你卻忘記了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時,本就是一無所有的,在漫長歲月中所得的一切,其實都是幸運。

我有一位學員,Ta時常因為自己的學歷低而感到自卑。

有一天Ta跟我說Ta想開了,我問Ta發生了什麼轉變?

Ta說:“我曾經在初中時認為,讀書沒用,也不喜歡讀書,只喜歡遊戲,我覺得念箇中專,就完全可以了。”

本來我只會是一箇中專畢業,早早進廠,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人。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改變了,我想要念大學。有幸最後也上了一個本科,雖然是一個沒名氣的本科。

當回想過去的自己時,我覺得我沒有自卑的理由,沒有因為學歷低而自卑的理由。能上本科已經是對原來的我的一個超越和蛻變。

我達到了一個原本我不會達到的高度,我為什麼要為之自卑呢?我自信還來不及,我感謝曾經的自己還來不及。”

一路走

來,所得的一切早已能讓我們富足,這便是你可以自信的基礎,意識到人生不是失去,不是我本可以,而是我本一無所有,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其實你走的每一步都是獲得,都是得到。

04

維度

四: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

自信跟價值息息相關。

果你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那你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如果你接受的價值取向是成功學的,那麼當你收入不高,買不起房,沒有結婚生子時,你就會不自信。

如果你接受的價值取向是外貌協會的,那麼當你自己個子不高,腿不夠直,臉不夠白,贅肉太多的時候,你就會不自信。

如果你接受的價值是儒家的價值取向,那麼當你作出違背儒家倫理道德的時候,你就會不自信。

如果你接受的是職場固化的價值取向,那麼當你沒有成為一名不斷升職的“職場人”時,你就會很不自信。

而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價值取向不明確時,就很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

當成功學對你說你賺錢不多,非常失敗時,你自卑;

當外貌協會對你說你長得普通,身材平凡時,你自卑;

當儒家對你說你是個小人,不是君子時,你自卑;

當週圍人對你說,你不是個稱職的“職場人”時,你也自卑。

而當你明確了自己的價值取向時,即使外界說你再怎麼普通,再怎麼平凡,你也依然可以做到“普通卻自信”。

自信,不是因為你真的普通,而是因為你有自己的價值標準,不再為外界不同標準下的普通和優秀牽著鼻子走。

最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