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垂直社群也許是個偽命題

突然有一個關於知乎,B站,小紅書的想法,

這幾年所說的,垂直社群,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前兩年有一個說法,社群要做垂直,越垂直,使用者群體越集中,商業化越容易。

比如汽車之家,使用者群都是買車的或即將買車的,人群非常集中,那廣告就很容易賣,轉化率也會非常高,各種車企都樂意投。

再比如母嬰社群,使用者群和商家也非常集中,所以圍繞社群的母嬰電商故事也順暢。

垂直社群也許是個偽命題

類似的還有懂球帝、虎撲等運動社群。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個邏輯似乎是沒有問題的。大家也都認可這點,社群就要做垂直,細分人群,提升轉化率。很多創業公司也都認可這個邏輯,做的產品和社群都是走的垂直化路線。

但現在回頭看,這個邏輯似乎出現了問題。

垂直社群,固然在轉化率上更高,但也註定了甲方來源會非常集中。短期看沒感覺,但時間一旦拉長,這可能會是一個問題。新使用者增長一旦停滯,老使用者都買過你的產品了,那轉化率依然會下跌。

簡單來說,垂直社群的初期商業化好做,但天花板很快就會出現。

另一個問題是,大眾對於垂直社群的認可,本質還是對你垂直社群內容和原始積累的氛圍的認可。

但這兩年的情況是,各大平臺都開始重視垂直深度內容挖掘,直接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垂直社群內容作者的流失。

知乎,B站,小紅書這些泛化社群,前幾年都有的一個問題是,商業化問題。

有內容有流量,但是不好商業化。大家覺得你這個社群話題這麼多、使用者群這麼廣泛,轉化率不會高啊。

最典型的是知乎,作為問答社群,知乎上的優質內容被搬運到全網,成就了很多爆款內容,但知乎自己的商業化,卻一直被外界“質疑”。前幾天,曾經挖知乎答主的悟空問答”成了歷史“,但想起當時的輿論,知乎被”黑“的挺慘的。

但是,但是,這個慘是前期慘。

後面走出了舒適區,內容泛化,使用者體量攀上來後,一旦突破了某個臨界線,就會發現一個現象。

大平臺上的垂直領域的大V,在大平臺有更高量級的體量和流量,自己又長期深耕某個領域,往往可以壓倒垂類小平臺的作者。

比如,典型案例,知乎的“藍大仙人”,就專攻智慧電視領域的專業博主,近兩千篇回答文章都是專注智慧電視測評選購的。內容對於全網都有輻射,他的一篇測評攻略可以帶貨5000多萬元。

垂直社群也許是個偽命題

其實,智慧電視領域本身是有行業專業社群的,但是賽道小使用者群少,甲方選擇狹隘商業化弱,結果很可能就是大平臺上的垂類博主靠著高人氣高流量快速商業化後進一步加強內容深耕,最後壓過你垂直社群。

垂直社群也許是個偽命題

這個臨界線,我認為,應該是一億和十萬。

當平臺月活躍使用者突破一億,當你垂直作者粉絲數達到十萬級後,大平臺上的垂直領域作者,應該就達到了順利商業化的臨界線,之後可能在內容上就會壓過單純的垂直社群。

注意,是要兩者皆滿足才行。

只有前者不行,缺乏大量KOL帶動的內容,沒有足夠的內容土壤,商業化路徑就只剩硬廣這一條,社群很容易被商業化資訊淹沒。懂球帝虎撲等垂類社群,我認為就是這個問題。

只有後者,也不行,平臺體量不夠,大眾關注度不夠,甲方數量少,即便有個別KOL達到十萬級體量了,商業化也未必能行。知乎前兩年就卡在這裡。

簡單來說,以前的編輯部時代,垂直社群靠著小編們的知識和經驗,深耕某個領域,是可以在某個專業領域做出獨特優勢來的。

但現在的UGC時代,內容全是平臺上使用者提供,那麼垂直社群的內容作者,是跑不過大平臺上的垂直作者的,作者們意識到這點後也很快會向大平臺聚集。這兩年越來越多懂球帝虎撲上的作者進入知乎微博開啟短影片號,都是這個現象的體現。

其實,直播電商,某種意義上就是這個現象的極致,大直播賽道上的賣貨主播,比小電商平臺還要賺。

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的社群,是絕對不能再做垂直小眾的,一定是要往泛化,大眾化路線去的。各位內容創造者,應該也要提前認識到這點。

所以,很多人吐槽B站不二次元了,知乎不專業認真了,我從來都不認可,平臺要發展要商業化,必須走出小眾圈層進入大眾話題領域。

最後,我們再聊聊知乎這個平臺商業與社群氛圍的平衡。

成立十年,知乎成為國內獨一無二的內容社群,是因為有一批極具辨識度的專屬詞彙,“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這句話早已耳熟能詳;知乎有一個備受認同的《良性討論公約》,參與者”眾裁“維護社群氛圍;知乎有一群頗具包容心態和理性思辨的使用者。

我們說,一個成功的網際網路社群,離不開三要素:社群環境、內容與激勵機制。而內容社群商業化的關鍵點就在於——商業化是要在知識和內容基礎上的價值延伸,而不能單純靠著流量賣廣告位。而你的內容和知識要能商業化,你必須得強化社群認可度和專業度。

因此,對於純流量熱點,知乎不必過分追逐。資料顯示知乎內容平均流通時長是8個月,問題的平均流通時間是18個月。優質的內容會在流通時間內被反覆啟用,且增幅逐年劇增。知乎內容的長尾效應,對於商業化來說是一件長遠利好的事。

知乎真正要在意的,是密度高的資訊,讓專業度帶動信任。“資訊密度高”是知乎內容的顯著特點,也讓知乎的內容更專業可信賴。專業且擁有開放態度的年輕人正在成長為網際網路的主力使用者,相比於迷信權威,他們對身邊的社交圈層反而有著更高的“水平信任度”。簡單來說,未來大家信大V不信平臺的特點應該還會進一步強化。

最後,對於知乎整體平臺,社群與商業內容先天有一個優勝劣汰——商業內容與社群使用者內容是自然競爭關係。基於問題的內容,使用者的贊同是判定內容的標準。你的商業內容香不香,使用者買不買單,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手投票。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簡單來說就是,知乎的商業問答下,經常有其他答主跑來踢場子,這對於廣告商來說,其實無形中做了一定的要求。前期看似是事多,但長跑來看,其實無意間起到了篩選作用。

知乎的使用者是挑剔的,在知乎上投放廣告,自然不會是一片贊同,讓所有人都說好,但正是基於以上的三個因素,我們至少沒有對知乎的商業內容失去信任。

內容平臺和商業化天然衝突,前者是為使用者提供價值,後者是從使用者身上索取價值。因此,如何破解商業化的同時,努力控制內容不被商業侵蝕,這也是接下來幾大內容社群集體要面對的問題。也應該是各路內容創造者們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