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中國近代的新式學堂不僅培養了一大批驚才絕豔的人才,造就了許多百年名校,同時也為思想啟蒙提供了有利的環境,更是近現代史上革命運動的搖籃。只是在晚清乃至民國時期,這些新式學堂也同它的學生們一樣,被殘酷的生存環境所限,遭受著重重考驗。生存還是毀滅最終都回歸到一個問題——經費。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要求將各個地方的書院改為新式學堂,同時逐級設立蒙養學堂(相當於幼兒園)、小學堂、中學堂。按照規定,學堂的經費來源主要是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1。地方政府向本地產業、商人徵收的捐稅或直接攤派的辦學費用;2。地方宗族自主投入的經費;3。學堂繼承自原書院的產業;4。向私人進行募捐;5。向學生收取的學費。

然而從當時現實的角度分析,這些經費來源都有著很大的隱患從而給學堂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就拿政府的捐稅和攤派來說,這原本應該是學堂經費的主要來源,但經過連年戰爭賠款的攤派,政府在民間信用大不如前,百姓身上的羊毛也已經沒剩多少了,稅款收不上來,學堂的經費自然岌岌可危。江蘇的無錫竣實學堂、三等公學和東林學堂都曾遭遇經費危機。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竣實學堂是無錫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由光緒二十年特科舉人楊模於1898年集資創辦。楊模曾先後擔任李鴻章、張之洞的幕僚,助辦自強學堂。竣實學堂成立後,楊模擔任總理(校長)。同年八月,裘廷梁、俞復、吳稚暉等舉人依照日本的辦學體制,在崇安寺的西方殿創辦三等公學堂。東林學堂的前身是東林書院,1902年更名為東林學堂。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上述三所學堂均為高等中小學堂,他們的經費多源於鄉紳的集資,另外也包括學生繳納的費用。因為鄉紳籌集的金額有限,學堂經費常常捉襟見肘。清末新政推行以後,地方督撫命令地方官員與當地鄉紳、商賈合力籌辦學校。於是,籌辦學堂的鄉紳以楊模為代表,與管理府廟米捐的米商趙虁、張錦釗商議,想要從府城隍廟米捐中抽取二釐用作學堂經費。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米商原本要繳納的米捐是每石十釐,一年大約是900至1000元不等,楊模所求不過十之一二。但新式學堂經費的籌集本身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的過程,以楊模為首的鄉紳想要透過籌辦學堂經費染指府廟米捐,未必沒有進一步佔據米捐、擴大其在地方的勢力的打算。

而米商自然不願意損害自身的既得利益,又擔心鄉紳得寸進尺,一步步坐大,因此一直拖拖拉拉就是不答應。他們先是藉口廟捐有限,不足以充當學堂經費,後來直接說要自己辦學堂,不參與楊模等人興辦的學堂。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楊模見商議不成,就把用廟捐充當學費的提議上呈給了江淮巡撫,想要藉助政府權力施壓。誰料該提議被巡撫一再擱置,並沒有被批准。米商聽說了這件事後,認為巡撫並不贊同建立新式學堂,自以為得到了巡撫的支援就沒再搭理楊模,也不再提自立學堂的事,以至於後來引發了更大的停業風潮,導致學校被砸毀。

夾縫中求存:新式學堂在晚清的艱苦歲月

雖然外面的世界因為戰爭被西方思潮衝擊的七零八落,但傳統的夷夏之辨和道統思想在鄉村範圍內仍舊根深蒂固,近代思潮對這片土地的滲透非常緩慢。所以,新式學堂即便在大城市建設得轟轟烈烈,但在無錫和金匱一帶尚屬新生事物,民眾大多保持著一種懷疑、警惕的態度。再加上利益的糾葛,新式學堂在鄉里之間就更不遭人待見了。沒錢辦不下去,很多學堂沒過幾年就在鄉間銷聲匿跡了,生存的艱難由此可見一斑。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