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開曼和百慕大們”的末日?G7聯合出手,避稅天堂迎沉重一擊

文 | 宋美璐 編輯 | 厚沙

2005年的一天,英屬維爾京群島的財政部長訪華,並邀請時任商務部研究員的梅新育一起在王府井全聚德吃飯。

席間,梅新育注意到了一個細節,這幾位黑面板的客人,他們的筷子用得非常熟練,“甚至可以很熟練地夾起花生米”。

“當時我就想,他們跟中國人打了多少交道,才能把筷子練得那麼熟練。”

筷子用得好是有原因的。據梅新育統計,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英屬維爾京群島在中國外資來源中位列第二,開曼群島、薩摩亞分別位列第七位和第九位。

而這些地方,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避稅天堂。

實際上,避稅天堂並不只是這些遠在天涯海角的島國,愛爾蘭、荷蘭……這些處於歐洲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同樣成為跨國企業,尤其是蘋果、谷歌、亞馬遜這些科技巨頭們避稅環節的重要一環。

只不過,在近日G7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之後,這些避稅天堂賴以生存的基礎迎來了沉重一擊。

01、蘋果和愛爾蘭的秘密

2013年5月的一天,一向遠離華盛頓政治圈的庫克走進了國會山——他要和參議會調查員面對面進行一場有關避稅的聽證會。

而在參加聽證會之前,蘋果公司實際上已經因為避稅的問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美國參議院釋出了一份長達40頁的備忘錄指出,從2009年到2012年,蘋果利用美國對海外企業在稅收方面的漏洞,規避了應對440億美元海外收入徵稅的稅務支出。

“蘋果公司有1020億美元的現金,但是他們卻為了避免交稅而不願意回美國。而且,他們還在美國發行了170億美元的債券”。

愛爾蘭,是蘋果避稅的秘密所在。

為了避稅,蘋果在愛爾蘭設立了兩家子公司——“蘋果國際銷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後文簡稱:ASI),以及蘋果國際運營公司(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後文簡稱:AOI)。

而在2009到2012年的4年時間裡,ASI的740億美元銷售額幾乎沒有繳納任何稅款。而2011年該公司220億美元的利潤也只繳納了1000萬美元稅款,相當於享受0。05%稅率。

另一家AOI公司的利潤為300億美元,佔到蘋果全球淨利潤的30%,卻沒有向美國或愛爾蘭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提交過所得稅申報表,該公司也沒有實體店,甚至沒有招募過任何員工。

聽證會上,暴躁易怒的密歇根州參議員卡爾·萊文在一項調查中說,包括蘋果在內的全美30家最大跨國公司有超過1600億美元的總利潤“在過去三年裡根本沒繳過聯邦所得稅。”

“一分都沒有。”

“開曼和百慕大們”的末日?G7聯合出手,避稅天堂迎沉重一擊

對於這一指控,庫克的迴應也很乾脆:“蘋果不欠美國政府任何稅。”

“一美元都不欠。”

庫克接著解釋說,“在美國,蘋果為自己的收入繳納了30。5%的稅。我們在美國之外確實享受了較低的稅率,不過,那隻適用於我們在美國之外銷售的產品。”

庫克還在聽證會上大談蘋果對於美國的貢獻——2012年蘋果向美國財政部繳稅60億美元,這一數字意味著,去年美國政府企業的稅收每40美元中,就有1美元是蘋果公司交納的。

不過,庫克的軟硬兼施並沒有平息人們的質疑。

維拉諾瓦大學法學院的哈維教授說,自己聽到庫克說蘋果沒有使用避稅伎倆,“差點兒就從椅子上摔了下來。”

不僅在美國國內遭受到了口誅筆伐,在歐盟,蘋果同樣面臨了曠日持久的“逃稅”指控訴訟。2016 年,歐盟委員會做出裁決,蘋果需要向愛爾蘭補繳 130 億歐元的稅,因為該公司獲得了據稱非法的低稅收優惠。

雖然在2020年 7 月,歐盟法院做出了有利於蘋果的裁決,但此後歐盟表示仍會提出上訴。

02、G7的大動作

玩轉避稅伎倆的並非僅有蘋果一家。蘋果愛爾蘭避稅僅為眾多大型企業跨國避稅的一個縮影,在歐洲的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為亞馬遜、星巴克等大型國際公司提供稅收優惠,吸引跨國企業。

據聯合國資料,跨國公司轉移利潤導致各國每年損失的稅收高達5000億美元至6000億美元。

這些科技巨頭們採用的避稅手法五花八門,比如經典的“雙層愛爾蘭漢堡”、“荷蘭三明治”等。但這些手法無一例外,都是建立在愛爾蘭低稅率的基礎之上的。

目前,愛爾蘭的稅率為12。5%,這個數字遠低於G7國家的原稅率,根據美國稅收基金會的資料,法國(32%)、德國(29。9%)、義大利(27。8%)、日本(29。7%)、英國(19%)和美國(25。7%)。

另外,愛爾蘭寬鬆的稅收法治環境也讓其成為避稅天堂。

據瞭解,按愛爾蘭的稅法規定,只有當一家公司的管理權和控制權處於本國時才算作是稅務居民。而按美國稅法來看,只要在美國註冊的就應當繳稅。因此,只要蘋果將子公司在愛爾蘭註冊,在美國運營,這樣就可以避免納稅。

得益於愛爾蘭寬鬆的稅收法治環境,科技巨頭們可以將愛爾蘭本就偏低的12。5%的稅率透過避稅手段做到更低。

據美國參議會調查組表示,蘋果在愛爾蘭繳納的稅率僅有2%,遠低於其它企業所繳納的12。5%的稅率。蘋果2012年在愛爾蘭創造了260億美元的營收,佔總營收的65%,但僱傭員工卻僅佔總員工數的4%。

大型企業跨國避稅的問題已經成為歐盟和美國共同的迫切關注——為了避免這部分財政損失,雙方也一直在聯合各國推動相關政策。

如今,問題終於迎來了一個階段性的結果——2021年6月5日,在倫敦舉行會談的七國集團(G7)達成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即要求各國向跨國公司徵收最低15%的公司稅率,以此打擊避稅。

為何美國會主動推進企業最低稅率計劃?一個現實的原因是,透過企業最低稅率計劃,推進美國企業迴流本土,從而為本國建設提供更多的稅收,為拜登大規模基建計劃的順利實施籌資鋪平道路。

今年4月初,拜登提出2。3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但美國兩黨因這項計劃投入金額太大存在分歧,目前該基建方案金額由最初的2。3萬億美元降至1。7萬億美元,再降到9280億美元,但雙方還沒有真正談妥。

03、全球徵收最低企業稅仍然前路漫漫

毫無疑問,G7提出的此項措施將對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大型盈利公司有較大影響。

儘管如此,協議之後,多個科技公司仍表示支援支援這一稅收改革方案。

亞馬遜發言人表示:“多邊解決方案將有助於穩定國際稅收體系。七國集團達成的協議標誌著在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我們相信,由經合組織牽頭的、建立多邊解決方案的程序,將有助於為國際稅收體系帶來穩定。”

Facebook全球事務副總裁Nick Clegg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希望國際稅收改革程序取得成功,我們認識到這可能意味著Facebook要繳納更多的稅,而且是在不同的地方繳稅。”

谷歌發言人卡斯特涅達(Jose Castaneda)在一份宣告中說,該公司支援更新國際稅收規則。他稱:“我們希望各國繼續合作,以確保儘快敲定一個平衡和持久的協議。”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這個協議只限於G7和歐盟。未來是否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進來,仍然存在變數。

外界關注焦點落在今年7月在威尼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預料屆時會討論這一稅制問題。

中國、俄羅斯、巴西以及其他國家會否跟隨,將會決定有關稅制的成效。

國際仲裁員及商事專家陶景洲亦對鳳凰網財經《財知道》欄目表示,“雖然G7這個協議是劃時代的,如果真正得到實施,可以在跨國公司稅收政策方面取消國家之間的惡性競爭。不過,這種措施僅僅在簽署國適用,G7會對其它國家施壓,要求他們也採取同樣的稅收政策。這種措施的真正實施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稅收徵管在西方國家都需要國會的批准。”

04、避稅天堂的末日?

G7提出的此項措施對於傳統的避稅天堂來說,無異於沉重一擊。

德國財政部長肖爾茨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這對稅收公正和團結來說是非常好的訊息,對全世界的避稅天堂來說是壞訊息。”

避稅天堂即避稅港,是指那些指的是稅率很低、甚至是完全免徵稅款的國家或地區,但可能只有個別稅種較低,適用於特定分類的個人或商業機構。因此有很多大型跨國企業會選擇在此註冊公司,從而躲避高額稅費。

而避稅天堂國家通常是一個小島,人口數量少,經濟基礎薄弱,因此透過稅收優惠可以透過這些跨國公司繁榮當地經濟,像安道爾、摩納哥、海峽群島、馬恩島等歐洲小國或地區,以及開曼群島、百慕大、巴哈馬、荷屬安的列斯、英屬維爾京群島等加勒比地區都屬避稅天堂。

以愛爾蘭12。5%的稅率為例,一旦強制收稅15%,就意味著,愛爾蘭要向企業母國補足這2。5%的稅率,這將讓愛爾蘭等避稅天堂國家失去吸引力。

陶景洲對鳳凰網財經《財知道》欄目表示,“接下來西方國家會對這些避稅天堂國家進一步施壓,來促進它們的透明化,或許避稅天堂的存在本身都會有比較大的衝擊。”

至於避稅天堂未來的發展,陶景洲表示,還要看這些國家的政策變化以及西方國家未來對於這些避稅國家是否會設定不同的稅收障礙。

事實上,聯合國經合組織已經根據G7和G20的建議和要求,通過了一系列的國際多邊條約,早已經開始打壓避稅天堂的國際生存空間。BEPS(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15項國際行動計劃,正在逐步推進和展開。

當然,避稅天堂消失並非一日之功,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避稅天堂能夠提供的服務並非只有“避稅”一項,其所擁有的隱匿財產、家族信託、寬鬆監管等優勢,仍將吸引全球各地的資本不斷地趨之若鶩。

05、對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何影響?

至於此舉對中國企業有何影響,財稅專家嶽旭琴告訴鳳凰網財經《財知道》欄目,最低企業稅對中國企業的影響十分有限,第一,中國的內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已經是一致的了,對於外資,從統一的企業所得稅法上並沒有專門規定的優惠稅率。第二,中國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5%,大部分優惠稅率也和此次G7達成的最低稅率持平,為15%。

但對於某些企業比如積體電路和軟體企業在政策規定的優惠期內,有免稅和減半的優惠,實際稅率就低於15%。因此如果G7國家強制自己國家的跨國企業在全球任何國家或地區都執行15%的最低稅率,低於這個稅率就要給母國補交差額的話,那將會影響中國對於高科技跨國企業的吸引力。

但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利用避稅天堂避稅,其實也影響中國的稅收收入。因此,在嶽旭琴看來,綜合考慮中國響應G7的最低企業稅率的協議,是利大於弊的。

除此之外,中國還存在一些在外投資的跨國企業,像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公司註冊地都是在開曼群島。

至於G7政策對於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影響,中銀研究的曹鴻宇在研報中表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會帶來新的合規義務。中國企業“走出去”廣泛採用離岸架構,根據各地稅收優惠特色在不同的國際稅收窪地設定中間實體(如在香港設定區域銷售中心、在新加坡設定財資中心等),從而進行海外投資、上市或全球價值鏈佈局。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規則實施後,可能會要求位於低稅率地區的中間實體繳納額外的稅款。各國為跨國公司提供的稅收優惠可能被中和,影響跨國公司的全球資源配置。考慮到未來兩大支柱大機率會共同落地生效,按照當前美國的提議,個別中國大型企業將成為適用物件,相應地這些企業原本向國內的繳稅可能會轉移至其他稅收管轄區,對國內稅收和企業稅負成本會產生一定影響。

參考資料:

《開曼謊言——中國企業離岸秘史》,中國經濟週刊,南焱,王永福,2011。08

《蘋果在美被控避稅數百億 庫克自稱納稅大戶》,每日經濟新聞,2013。05

《蘋果公司為何能用“雙層愛爾蘭”避稅?》,“Amy姐的跨境金融圈”微信公眾號

《蘋果避稅300億美元真相:庫克背後的愛爾蘭女人》,21世紀經濟報道,2013。05

《美國會就避稅質詢蘋果 庫克迴應不欠政府一分錢》,第一財經日報,2013。05

《中銀研究:“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倡議的影響、挑戰及建議》,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