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網際網路人才競爭新趨勢:重質又重效,人才時代迴歸

九月正逢開學季,“金九銀十”正是校招的黃金時段。

今年,多家網際網路企業提前到7、8月就已在高校進行秋招,招聘排位賽你追我趕,競爭激烈。“拉票式”招人的同時,網際網路企業雙管齊下,重金內部培養,挽留人才。

顯而易見,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和技術紅利難再現,行業內卷加劇,而新的創新方向遍尋不見。

本文將探尋網際網路公司當前對人才高度飢渴的深層次原因,緊跟網際網路發展新趨勢,展現行業流行動態,勾勒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全景圖。

青睞校招覓人才

現階段,對於網際網路大廠們來說,最緊缺的不是資金而是人才。

馮小剛電影《手機》裡曾有過一句經典臺詞:“21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人才!”這部拍攝於2003年的電影揭示了一個事實,人才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受重視,這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漸趨成熟的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轉化為了人才之間的競爭。

面向2022年應屆畢業生,騰訊開放了7000餘份offer,較去年offer數量增加四成以上;位元組跳動和百度均提供超8000份offer;京東宣佈開放150種崗位;阿里計劃開放113種崗位等等。

不過,offer名額的增加並非意味著企業崗位整體需求的增加,更多的是由社招轉為校招。

以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為例,往年,阿里偏愛社招。據瞭解,每年有3000多名應屆畢業生應聘阿里,但阿里巴巴集團CEO馬雲表示,“跟人事部門打了招呼,每年只招兩百多人,不允許招太多的人”。

今年的阿里一如反常,明顯偏好應屆生。一位阿里中層表示,“這跟業務有關,早期阿里做B2B起家,基本上都是ToB的業務為主。現在阿里新業務越來越多,阿里想招攬更多的年輕使用者,也需要年輕人衝到一線。”

崗位型別也在發生變化,有關產品類和技術類崗位的需求明顯增加。

騰訊今年為校招生提供74類崗位,包括技術、產品、設計、市場及職能類,所屬企業發展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等多個職能部門。

位元組跳動向校招生開放研發、產品、運營、遊戲策劃等8大類崗位。其中,研發類崗位需求超4000個,產品類崗位需求是去年的兩倍。

阿里今年首次嚮應屆生開放45種技術性崗位,包括量子計算科學家等尖端技術類。

為贏得品牌及人心,網際網路大廠更是下了血本招賢納士。

在OfferShow應屆生薪資查詢平臺上發現,以研發這一個崗位為例,相比2020年本科校招,2021年的本科校招薪資中,位元組跳動月薪平均漲4k至薪資24K*15,百度月薪微漲1k至18K*16。

儘管今年網際網路大廠校招的薪資水平普遍抬高,不過與社招相比,企業校招的價效比也更高,開放招聘名額以及崗位類別的變化,都體現著校招更能為企業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雷軍表示,希望未來十年,新入職員工中將出現獨當一面的業務總經理、研發主管,和各個關鍵崗位的主心骨,甚至可能出現30歲的集團高管。

不遺餘力留人才

對比其他行業,網際網路行業存在兩大特點:待遇高,跳槽率也高。豐厚的薪資水平似乎並未能挽留“打工人”,網際網路企業普遍呈現員工流動性較強的特徵。

天下網商關於TMT行業員工司齡的資料調查顯示,國內企業員工跳槽頻率平均不超過5年,而網際網路行業員工的平均司齡不足3年;2019年,國內平均企業員工主動離職率為7。1%,而網際網路行業同期員工主動離職率最高,為13。3%,接近平均值的兩倍。

網際網路人才競爭新趨勢:重質又重效,人才時代迴歸

圖表來源:天下網商

為了留住人才,網際網路公司不遺餘力做好員工保障:取消大小周、股票期權獎勵、租房補貼、年終獎等等,更有甚者一擲千金。

今年7月14日,騰訊根據股份獎勵計劃向不少於3300位獎勵人士授予合共240。32萬股獎勵股份。按當日收盤價556。50港元計算,市值約為13。37億港元,人均將分得價值40。53萬港元的股份,約合34萬元人民幣。

不僅騰訊,小米更是快人一步丟擲了股權激勵計劃。

2021年7月初,小米集團宣佈向集團3904名員工,總計授予7023萬股的股票。該項獎勵售出日的股份收盤價為26。2港元,股票合計價值為18。4億港元,平均每人為47萬港元,獎勵將分五年解鎖。7月5日,小米再發公告,贈予每位金山同學600股股票,總計約480萬股。

這種直接採取利潤分享的模式,有助於提高員工忠誠度,同時也助力吸納更多人才。

除了大手筆股權激勵,更有網際網路大廠明晃晃直接加薪。

京東此前釋出漲薪通知,宣佈自今年7月1日開始,用兩年時間,將員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漲至16薪。

統計顯示,自2018年以來,4年間,網際網路行業平均薪資漲幅高達22%,增速跑贏通脹。

可以說,國內幾家網際網路巨頭主動或被動地參與了行業改革,正引領著行業的變革新方向,網際網路產業發展即將變天。

行業陷入人才內卷

對於企業來說,高薪,福利都是網際網路大廠們體現出重視人才的足夠誠意。對於新員工或應屆畢業生來說,能夠進入理想的企業意味著職場起點較高,薪水也較為豐厚滿意,但這同樣意味著要面臨更大的競爭和工作壓力。

人力資源貌似供需兩旺,但從企業層面來看,其背後的邏輯是,行業內卷程度正不斷加深。

資本邦分析認為,網際網路人力資源內卷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方面:

(1)從行業背景來看,網際網路進入存量時代,滲透率和普及率目前均處於高位。據《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資料,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國網民數量10。1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達到71。6%。艾瑞諮詢資料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網際網路使用者數或超過11億,滲透率將高達78。5%。

拋開未成年人和老齡人口,很明顯,可開墾的新使用者已經不多了。

(2)僧多肉少,行業賽道上仍然有大量競爭者在湧入。要知道,過去很多年,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幾乎全是在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模仿,這就導致網際網路出現壁壘低,產品和服務模式的同質化嚴重一系列問題,後進生源源不斷湧入,致使行業步入紅海競爭,幾乎滑向了零和博弈的怪圈。

而要把握網際網路行業未來,就需要不斷修煉內功,重金招納優秀人才,增強技術水平,網路技術的競爭正日益白熱化。

(3)從個人追求來看,在物資不匱乏的時代,當代人更追求精神財富。他們要高薪、要期權,要生活享受有質量,但不想要996,也想擺脫“內卷”;他們跳槽的頻率愈發頻繁,也不再有上一輩人追求穩定,一份工作吃到老的想法。而一旦供方減少,供需關係平衡被打破,需求方即企業只能透過高溢價酬薪,提高福利待遇來招攬新人,補充新鮮血液。

人才競爭大廠靠何突圍?

在理解到“爭奪人才”以及“硬核科技”的重要性後,網際網路大廠動作頻頻,試圖多個維度實現突圍,進行反內卷,網際網路行業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

首先,取消“大小周”,向加班文化說“不”。

據瞭解,今年以來,通行於網際網路公司的“大小周”被陸續取消,涉及的企業包括位元組跳動、快手、BOSS直聘、騰訊光子工作室等。同時,加班文化不可持續,“996”亦不復存在。

取消“大小周”和“996”既是遵守國內勞動法律法規的表現,也是企業自主打破藩籬,突破行業內卷的新嘗試。

根據大廠們的說法,是希望員工能以最舒服的姿態投入工作。換句話說,這些大廠知道透過延長工作時間的額外產出非常有限,提質增效,提高個人產出才是上策。

不過,在取消996的同時也聽到了不同的聲音,質疑取消加班等同於變相降薪,如位元組跳動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反對取消“大小周”,反映出對加班費“真香”的態度。

值得一提的是,大廠需要的是優秀並且可靠的人才,於企業而言,這始終屬於稀缺的戰略資源。

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高階人才更在意的是“尊重和自我價值”等高層次需求。有鑑於此,大廠們為留住人才,紛紛為自己的員工“謀福利”,取消加班。

其次,如今的網際網路競爭告別了拼人數,拼加班的階段,已經進入重質、重效的人才競爭新時代。

以美團為例,今年開啟了“BetterU”校招生三年成長計劃。該計劃透過入職集訓融入,基本功練習,導師輔導,學習平臺的應用等,幫助校招生逐步成長為自學能力強、基本功紮實、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專業骨幹人才。

美團內部人士同時表示,“過去大部分企業都沒有進入領導力驅動和創新驅動階段,也沒有真正的搞好基本功,導致我們招了很多人,來了之後長時間不能適應,勝任率也不高”。

最後,技術創新為上,從根本上解決效率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

歸根結底,人才的培養體現了大廠們對技術創新的迫切需求。網際網路巨頭之所以能夠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大廠中的領頭羊,與其對技術的不斷研發與升級密不可分。而技術創新在反內捲過程中起著越來越關鍵性的作用。

阿里巴巴、百度在網際網路新技術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方面投入力度非常大;位元組跳動憑藉著個性化推薦演算法獨領風騷;騰訊則投資了很多擁有不凡技術儲備的企業。

除此之外,業務型巨頭包括京東、美團等也加大在技術方面的投入,走在技術前沿。京東早於2016年成立了X事業部,專注智慧物流相關技術的研發,如今,構建起了以無人倉、無人機和無人車為三大支柱的智慧物流體系;美團的重點依舊是做好創新,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們帶著積累下來的資金紅利和技術紅利,不斷投資新佈局,或進一步導致行業內“馬太效應”的加劇,一方面,對高階技術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待遇、成長空間方面比中小企業有明顯優勢;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巨頭資金充沛,可以承受技術創新所帶來的高昂成本。種種跡象表明,留給網際網路中小企業的發展機遇正逐漸減少。

後記

在這個人口紅利、下沉市場紅利、時長紅利陸續消失的時代,不僅是傳統行業面臨挑戰,網際網路企業也步入平穩迭代的週期,如若止步不前,同樣會被時代大浪淘沙,被歷史遺棄。

要想突破行業內卷的怪圈,網際網路企業必須走創新之路,推出高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但產業需升級,人才一直稀缺,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如何引進人才並留住人才,讓員工獲得滿足感才是當前最大的問題。

顯然,大廠們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如此才集體陷入人才焦慮。不過,這也意味著人才時代再度迴歸,優秀的人才會更受尊敬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