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是維新,還是權力?

首先明確一點,慈禧她並不反對革新。

為什麼這麼說呢?

慈禧如果反對革新,根本就不會有洋務運動,北洋水師、幼童留美、北洋新軍等等改革舉措,這些都是經過慈禧的點頭,方才能實施的。

當時,若沒有慈禧的點頭,別說是訓練新軍、購買軍艦,你哪怕就像是換一個衙門的名稱,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慈禧本身並不反對改革,如若光緒只是單純的進行改革,慈禧也並不會反對他。

可是,光緒的改革實在是操之過急,在沒有完全掌控實權的情況下,就大刀闊斧的想著將慈禧和守舊派趕出朝堂,並徹底地改換清朝百年來所遵循的祖制,這等做法無疑是自尋死路。須知溫水煮青蛙永遠要比開水燙青蛙來得穩妥許多,在沒有徹底掌控局面之時,慢慢將青蛙弄死,這才是正道,如若不然直接用開水,不但有可能讓青蛙跳出,甚至自己還會被熱水燙的一身泡。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是維新,還是權力?

慈禧不反對光緒,只是反對光緒利用改革去剝奪她手中的權力,去傷害到祖宗江山的根基。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來,百日維新的多數改革(不包括尊孔聖為國教、以孔子紀年)若能完美的推行下去,於國於民皆大為有利,好比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斷髮易服、鼓勵民辦企業、廢八股、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裁減冗官等等,這些改革舉措皆是利國利民之舉,若能實施下去,中國必定盛矣。

然而,這些改革舉措對於慈禧、守舊派官員來說,無疑是在剝奪他們的權力、挖大清的祖墳。

開國會、滿漢平等、斷髮易服、廢八股、裁減冗官,這樁樁件件都是慈禧和守舊派官員所不能容忍的舉措。在他們看來,什麼滿漢平等,什麼斷髮易服,這就是在掘大清的墳墓,大清何以為大清?滿人統治的大清才叫大清,要是滿漢平等,要是斷髮易服,這大清還是滿人能做主的大清嗎?這不就是要讓大清亡嗎?

大清若亡,他們的權勢、財富也會瞬間消失一空,你說就是這樣的改革,他們能同意嗎?

慈禧和這些守舊派可不是什麼大公無私之人,更不是為國為民之人,他們都是一群利義主義者,只在乎自己眼前的那點蠅頭小利,從來不會為長遠考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以自己是否能得到利益為前提,若是傷害到他們的利益,哪怕只是一點點,他們也是萬萬不會做的。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是維新,還是權力?

以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為首的“洋務運動”,它為何能夠成功推行?歸根結底在於洋務運動的改革都只是一些浮於表面的改革,並未試圖去根治清朝諸如官員臃腫、貪汙盛行、軍隊戰鬥力低下等核心問題,無論是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訓練新式海陸軍也好,還是選送留學生出國也罷,其核心思想並非是為了強大中國,而是為了給清朝打一針強心劑,讓它多活幾年而已。

簡單的說,洋務運動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保護慈禧這些既得利者的利益而服務,並非是為了中國自強而服務。

這也是為什麼慈禧不反對洋務運動推行的原因,因為洋務運動是在維護她和大清的統治,並非是為了剝奪她和大清對天下的統治,所以她這才支援洋務運動。

光緒推行百日維新的初衷絕對是好的,其所有的改革舉措都直擊現在清朝所面臨的種種問題,諸如官員的無能與腐敗、腐朽的政治體系、戰鬥力低下的軍隊、落後的文化教育等等,他所實施的所有改革都是為解決這些問題而存在的,極具可實施性。

固然光緒的改革實質上也是在為了維護大清的統治,但相對於洋務運動,光緒的改革卻也同時在拯救中國。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是維新,還是權力?

然而,光緒雖有自強的原意,卻無治國的能力,他有雍正為國為民的心思,卻無雍正運籌帷幄的能力,他滿腹經綸,可卻只知紙上談兵。這樣的光緒,註定不適合當皇帝,更不適合當一個想要推行新政的皇帝。

要想推行新政,首要做的就是做一個實權皇帝,要真的住手底下的官員,光緒顯然做不到,他要做的到,袁世凱就不會背棄他,改投慈禧。

其次就是要會用人,雍正推行新政時所任用的李衛、田文鏡等,他們都是實幹派,都是久經官場的老油條,而光緒卻用的都是一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書呆子,根本不懂官場那些彎彎道道,更不知道如何理政,讓一群書呆子去推行新政,這就等於是在自尋死路。

最後就是要會籠絡人,雍正推行新政永遠都是打一批人,拉一批人,聽話就升,不聽話就貶。可是光緒卻是一棒子打死,除了維新派那些人,其他一概不用,不管你聽不聽話,都不會用你,當時光緒連自己的師傅翁同龢都不用,反而還因為翁同龢勸他改革要慎重,將他直接棄用。要知道,翁同龢可是江浙派的領袖,棄用他,就等於是棄用江浙派,將他們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光緒皇帝實行百日維新,真正觸怒慈禧太后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是維新,還是權力?

光緒推行的百日維新,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縱然百日維新的改革舉措都很好,可誰叫它碰到的是一個不會當皇帝的皇帝,而且還是沒有完全掌控實權的皇帝呢

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歷史故事,可以關注公眾號:“澳古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