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網路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警惕“共享螢幕”新型詐騙手段

網路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警惕“共享螢幕”新型詐騙手段

網路詐騙手段層出不窮 ,警惕“共享螢幕”新型詐騙手段

網路欺詐手段層出不窮。這不是犯罪分子不再透過要求手機驗證碼進行詐騙,而是共享螢幕記錄資訊以私下轉移受害者的錢財。

案例1:最近,剛畢業兩年的小韓接到了自稱是“金融客戶服務”的電話,要求她取消校園貸款。如果不登出,將會影響她的信用資訊。另一方向小韓傳送了許多電子郵件,其中的螢幕截圖抬頭顯示為所謂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而小韓則相信。然後另一方說,為了方便小韓儘快取消校園貸款的指導,她要求她下載一個可以“螢幕共享”的應用程式。

隨後,對方要求小韓點選APP中的共享螢幕功能以不斷誘使其在各種貸款平臺上進行貸款。兩個多小時內,小韓共轉賬15次,詐騙金額超過16萬之後,小韓表示騙子精通心理學並掌握了欺詐過程的每個步驟的速度和節奏非常快,這讓人感到緊張並且根本無法思考。

據稱,在這種欺詐中,騙子經常假裝是“公共檢查和法律”或登出校園貸款的銀行工作人員,平臺客戶服務人員等,誘使受害者使用某個軟體中的“共享螢幕”。

針對這種最新的典型電信網路欺詐型別,提醒市民注意預防措施。

案例2山東淄博的李女士遇到了類似的欺詐行為。詐騙者假裝是快遞物流公司的客戶服務公司,並誘使受害者下載網路會議軟體以線上購物快遞快遞損失給使用者賠償為由,開啟網路會議軟體中的“共享螢幕”。單擊詐騙者提供的連結後,提示您需要驗證支付寶賬戶資訊,然後手機收到了轉賬驗證碼。在沒有太多想法的情況下,李女士發現自己的賬戶被轉移了13500元。

此時,李女士認為付款過程比較複雜,沒有多想,但隨後的操作使她開始懷疑。

短時間後,李女士收到一條簡訊,發現她的銀行卡的13500元錢已被轉走,意識到自己被騙並迅速報警。

利用“螢幕共享”進行詐騙是最近出現的新手段。使用者手機上的任何操作都可以看到,包括輸入密碼和解鎖等過程。

在李女士被騙的情況下,犯罪分子誘使李女士拍照留念銀行卡號,透露了她的銀行卡號碼並登入網上銀行轉賬操作,並將李女士的手機電話轉移到他們控制的數字上,以接收實時李女士簡訊驗證碼。

騙子將受害人賬戶中的錢轉走後,不會收手。

關於陌生的電話,網路安全工程師提醒:請記住不要單擊相關連結或下載所謂的軟體。更不用說直接加入網路會議進行“遠端控制”操作了。與當前廣泛使用的“共享螢幕”功能的網路會議應用相比,記者發現一些社交平臺也可以提供“共享屏”功能。但是,當用戶使用手機簡訊和付款等介面時,社交平臺將透過技術手段進行封鎖。網際網路法律學者指出,在提供新服務時,網路平臺應加強對使用者的隱私保護,並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技術手段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