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多家央媒發聲“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

人民日報8月17日發表《人民日報: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指出,“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給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這背後,既有盤根錯節的資本和利益鏈條,也有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根治畸形“飯圈”文化,需要多措並舉、標本兼治,既切除病灶,也剷除病根。接下來,繼續加強監管,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形成長效機制,讓越出底線者付出代價,讓非法逐利者受到懲罰,才能凝聚合力、久久為功,更好維護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人民日報文章稱,粉絲文化理應健康向上。激發粉絲群體的正向價值,需要粉絲自律、文明追星、理智應援,也離不開明星更好地發揮表率和引導作用。治理“飯圈”亂象,各方要形成合力,共同營造文明有序健康的網上精神家園。

多家央媒發聲“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

8月24日,光明日報發表題為《青少年圈子亂象該“歇”了》文章稱,近來,“飯圈”亂象引發社會關注,然而,未成年人網路不良社交行為和不良文化問題不僅僅侷限在“飯圈”。隨著飯圈、繪圈、遊戲圈等一系列青少年亞文化圈子不斷湧現,有部分青少年過度沉迷於追星、網聊、遊戲等,一些虛擬空間中的亂象蔓延至線下,甚至影響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作為網路空間的主要治理主體,新媒體平臺需要改進和完善監管技術,抵制錯誤社會思潮、語言暴力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的觀念和表達,助力青少年群體健康的網路文化建設。專家表示,有必要構建政府相關部門、新媒體平臺企業、青少年社會組織、學校、家庭、青少年個體和社會各界協同共建機制。

央視網兩度發文表態。8月23日央視網發表題為《過度內卷!被透支的粉絲經濟該治一治了》文章指出,明星、資本和平臺各取所需,各有所獲,明星名氣大了,資本市場估值高了,平臺流量升了,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唯獨粉絲成了“冤大頭”。這種流量至上的玩法獲利高、見效快,但實際上只是資本在搞流量的“大水漫灌”,催生的只是泡沫,製造的是虛假繁榮。而且,當同質化明星的流量被瓜分完畢,無法透過異質化內容和作品帶來粉絲增量,粉絲間的“內卷”現象就必然產生,匪夷所思的“倒牛奶”式亂象就難以避免。

文章稱,這種“流量漫灌”效應的後果,就是從一個打榜到下一個打榜,不斷上演“龐氏騙局”,用大量的造假流量把故事講下去,不僅無法創造真正的商業和社會價值,還終將毀滅自我價值。這些年來,粉絲文化中無底線追星、過度消費、為了流量拉踩引戰甚至人肉、網暴等惡性行為接二連三,給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

多家央媒發聲“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

另一篇針對粉絲經濟的文章《央視網評|驅邪扶正,打造清朗飯圈文化》則指出,對於當前“飯圈”文化,是時候驅邪扶正、清汙去垢了。從無序走向規範,不僅是治理當前“飯圈”亂象的必要舉措,也是“飯圈”生存發展的應有之義。

該文章強調,追星並非不可,但不能越出法律道德界限。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虛擬社會也有規範秩序,不能無成本、無負擔地肆意妄為屋如果因為追星而失了心智、亂了行為,只會害人害己。

多家央媒發聲“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

8月11日,新華網發表《新華熱評:還“飯圈”一片清朗》指出,現在的“飯圈”在平臺和商業資本的運營和裹挾下片面追求“流量為王”,一些組織群體為了自身利益誘導青少年無底線追星,導致這些青少年在網上互撕謾罵、拉踩引戰、刷量控評、不當消費,造成了不良網路文化和社會現象,也誤導和侵蝕了青少年的三觀。

該文表示,還“飯圈”一片清朗,需要聚焦問題精準打擊。還“飯圈”一片清朗,需要壓實平臺的主體責任。還“飯圈”一片清朗,還需多方共治形成合力。

多家央媒發聲“飯圈”亂象表現形式多樣

8月4日,中新網發表“中新微評”指出,《官方出手整治飯圈亂象!畸形粉絲經濟該退燒了》短評稱,畸形的粉絲經濟該退燒了!是時候把名目繁多的應援打榜行為理清了。平臺和節目規則簡單點,別讓它成圈錢工具。追星方式簡單點,別以熱愛之名捆綁消費。是時候把本末倒置的飯圈邏輯糾正過來了。

追星不是盲目吹捧,拋卻底線,偶像的未來需要自己努力,而不是靠粉絲花錢堆砌。野蠻生長的偶像產業亟待規範,“流量至上”的風氣有待轉變,娛樂行業需要回歸常識,這還需要多方共同參與。

中國青年網8月23日發表的文章《拯救被“流量”裹挾的價值觀》點出“‘唯哥哥論’荒謬現象的背後是流量經濟在野蠻生長之下暴露多項弊端的真實寫照,粉絲大軍很長時間把握著明星相關話題的極大話語權,即便劣跡藝人屢次暴露醜聞依然有粉絲撞了南牆不回頭,病態的價值觀在一些青少年中大行其道。”不破不立,國家出手“破”的是這些亂象的生存土壤,而整個網路空間清朗、陽光、健康的生態則需我們共同建立。

國家層面已經出手,一場飯圈亂象的整治大幕才剛剛開始。今年6月15日,中央網信辦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打擊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粉絲造謠攻擊、侵犯隱私等行為。

官方介紹,針對網上不良粉絲文化等問題,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督促網站平臺規範和引導粉絲群體理性追星。

專項整治主要圍繞明星榜單、熱門話題、粉絲社群、互動評論等環節,深入清理涉粉絲群體違法違規和不良資訊。目前,已累計清理負面有害資訊15萬餘條,處置違規賬號4000餘個,關閉問題群組1300餘個。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針對個別網路綜藝節目片面追逐商業利益、過度娛樂化炒作、傳播畸形偶像文化等突出問題,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項排查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