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憧憬婚姻,單身者也能獲得幸福人生

如今在很多國家,未婚人口都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根據預測,美國四分之一的新生兒未來將終身不結婚。中國的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單人家庭的比例在1990年僅佔4。9%,但2010年時已攀升至14。5%。歐洲幾個大城市的單人家庭比例已經超過半數,而瑞典、挪威、丹麥和德國等國的家庭形態中,約四成是單人家庭。成年人晚婚、離婚更為盛行,而在大眾眼裡,婚姻的重要性也不如從前。

即使飽受偏見和反對,全球各地的單身現象仍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單身現象已如此普遍,值得我們正視與思考。

本月,中信出版集團推出了《單身社會》(Happy Singlehood: The Rising Acceptance and Celebration of Solo Living)一書的中文版。作者伊利亞金·奇斯列夫(Elyakim Kislev)是以色列籍,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他是希伯來大學公共政策和政府學院的教員,專攻少數民族、社會政策和單身研究。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憧憬婚姻,單身者也能獲得幸福人生

《單身社會》書封

單身人士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幸福

本書研究了現代人單身現象的多個方面,分析接受甚至享受單身的案例。社會對單身人士的負面印象已深入人心,單身人士往往會自責沒有結婚。而作者在書中詳細解釋了,選擇把負面刻板印象內化,還是選擇不在意這些看法,是決定單身人士快樂與否的關鍵。

“我們明明渴望成雙成對,最終卻是以單身方式生活。我們還沒能夠辨清出於自身真正的感受和迫於社會壓力之間的差異。”奇斯列夫如此寫道,“這個矛盾是因為,還是有不少人不敢接受單身。他們懼怕單身,看不到這種生活形態的好處。”因而,《單身社會》一書著重講述了接受和享受一人生活背後的心理動機。

單身人士如何克服對孤獨終老的恐懼?單身人士如何面對歧視?相較於有伴侶的人,社交活動對單身人士的幸福感有何影響?後物質時代的價值觀如何幫助單身人士擁抱生活?在提升生活滿意度的方面,自願單身人士、因故單身人士、離婚人士、喪偶人士、同居伴侶以及已婚人士等有何不同?以及,面對單身人士數量的增長,政策制定者要如何應變以保證他們的福利?

這些問題對單身相關的學術研究而言相當新穎,因為先前學術界往往對此避而不談,只是單純估算和觀察單身現象,以及討論結婚率及出生率下滑、離婚率增長的現象。與此同時,大眾媒體和心理健康產業主要只討論瞭如何排解孤獨感,但未以完整的研究為佐證。因此,本書將現有的文獻延展到提出敘述性的問題之外,探討單身人士在面臨社會歧視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幸福。

本書還針對日益增加的單身人口,分析了他們的特定需求並列出建議,包含創新的起居安排、社群和社會互動,從而為幸福單身鋪設道路。“或許不久之後,社會將更加重視影響單身人士幸福與安全感的問題,並開始著手尋求滿足這一族群需求的方法。”作者如此寫道。

他說:“我們的責任是,讓孩子們成長在一個能夠包容他們婚姻狀況的社會。社會已經進步了這麼多,能夠接受多元族群。我們就只差這一步,而我們也一定能夠再多跨出這一步。”

單身節的狂歡活動起源於中國

這本頗具人文關懷的社會學書籍,也採用了嚴謹的社會學學術研究方法。它所述的發現及觀點,是對現存文獻的仔細評估,以及進行新的定量和定性調查後的結果。

在定量方面,作者使用了先進的統計模型,分析來自30多個國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資料庫,以確切的實證資料來回答單身也可以幸福的問題。在定性資料方面,作者與其研究團隊在美國及數個歐洲國家訪談了142名單身人士,包括男性和女性、年輕人和老年人、同性戀和異性戀、城市居民和小鎮居民。這些人社會經濟地位各異,族裔背景也很多元。受訪者的平均年齡是43。9歲,其中年紀最大的是78歲,年紀最小的是30歲。此外,女性受訪者佔總數的56%,而受訪物件自我報告的收入水平為4。7分(滿分10分,最低分1分)。作者解釋說,之所以只選取30歲以上的樣本,是因為30歲以上超過平均初婚年齡,這些單身人士已經經歷過一般人所認定的社會壓力,因此面臨不結婚的後果。相較之下,年紀較輕者可能還在適應狀態,而完全不用考慮婚姻問題。

此外,作者還以系統化方式分析了涉及單身議題的資料,涵蓋400多篇部落格文章、300多份報紙雜誌文章,以及數千條評論和臉書帖文。

為了便於此研究討論,作者把單身人士定義為離婚、喪偶或從未結過婚的人,並通篇將這三類單身人士分開討論。

對於我們來說,本書值得一讀之處在於它不僅將單身作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來探討,對於中國社會也做出了很多具體的分析,能夠讓我們能更加清晰地瞭解自身的處境,以及與世界其他國家做出全面的比較。

比如說,這本書能讓中國讀者發現,當我們已經習慣於在“雙11”上網搶購優惠商品時,可能沒有想到的是,作為光棍節的“雙11”,起源於中國,卻已經擁有了國際影響力。根據《單身社會》一書,這一節日最早開始於1993年,南京各大學的單身人士會在這一天與單身朋友狂歡,後來逐漸演變成世界最大的線上購物活動,也成為現代中國社會的文化標記。有鑑於美國的單身比例更高,單身節的活動居然起始於中國,令人意外。但美國也很快加入了這股潮流。美國的全國單身節首次出現於2013年1月11日。美國單身節的發起人凱倫·裡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美國發起單身節最初的靈感是來自中國的光棍節。

而中國的光棍節也不是憑空出現的,中國的家庭平均人口數歷經陡降,自1947年每個家庭5。4人降至2005年的3。1人,社會形態也從農業社會轉變為現代都市社會。事實上,2014年中國有超過6000萬家庭登記為獨居戶,而1982年時則只有1700萬單人家庭,而同時期中國人口增長率只有40%。

遭遇歧視和汙名化的單身者,應得到更多尊重

關於人們為何不再憧憬婚姻,婚姻地位為何發生如此的改變,作者討論了八大原因,分別為人口變化,女性社會角色的改變,在離婚興盛的年代迴避風險,經濟因素,宗教變遷、大眾文化、媒體以及社群網路的發展,都市化以及國際移民。

基於此作者提問:婚姻能否緩解孤獨終老的狀態?他認為,找個人結婚成家,看似是排解孤獨的完美解決方法。然而許多人沒有正視孤獨感的根本原因,成家後才發現孤獨是一個獨立的問題——解決方法有賴於自我認知的扭轉,而不在於已婚或未婚。

自然,單身人士需要面臨很多社會壓力與歧視,這是不可忽視的。在世界各地,文化和社會態度都會深深影響個人對感情和婚姻的選擇。如今,單身仍會常常引發社會和個人的負面觀感,尤其是單身女性,面臨的處境更加惡劣。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探討了單身人士所承受的汙名化及社會壓力,以及在職場、稅收、法規方面受到的歧視。人們往往將種族、族裔和性取向視為遭受歧視的起因,但作者指出,未婚時常也是被開除或不被僱用的理由;即使能順利被僱用,相比已婚者,單身者更容易遭到施壓,被迫放下自己的事情來擔負更多的工作,甚至會獲得更低的薪水。很多國家在立法上也會優待已婚人士,比如會將夫妻和子女都納入政府保險、社會救助計劃等,而這些福利單身人士無法享有;已婚人士還有機會用帶薪假來照顧配偶,而單身人士卻沒有被賦予同樣的假期來照顧他們最親的人。儘管很多國家有法規禁止婚姻歧視,但相關法規絕非各處都適用,而且就算有法規也不代表就會落實。

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探討了單身歧視對單身人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感的打擊,還提供了一些使用策略來幫助單身人士克服社會壓力和歧視,鼓勵人們承認歧視、正確認識自我、保持樂觀並勇於主動對抗歧視。

作者強調,本書並沒有反對婚姻制度,其討論的重點在於單身這件事會佔據我們生活中越來越大的部分,並且也會成為未來生活的一部分。他指出,婚姻的結束,比我們想象中發生得更多,那些因婚姻破碎或配偶死亡而結束關係的人,在還沒準備好面對單身生活的狀況下,就要承受幸福感的急遽下降;而也有一些人一開始就不想結婚,所以他們自願選擇維持單身,我們都需要學習如何擁抱單身,不管我們對婚姻制度的看法是怎樣,這都是一個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

然而,許多力量仍抗拒這麼做。婚姻中許多理所當然的好處驅使許多人投入婚姻,有時甚至違反他們的意願,在有些地方這樣的推演甚至會變成一場悲劇。而試著催促或強迫人們進入婚姻,卻不會讓幸福婚姻的比率上升。因此不合理的推力應該被好好反思,它們是社會規範的產物,而這些規範正在排斥社會中日益增長的新勢力。這也加大了政府、當地機關和政策制定者去考慮該如何確保單身人口權益的必要性。單身人士不再是被忽視的少數,而是儘管多元卻仍需要關注的多數。作者呼籲,國家、城市和社會制度需要創造一個對單身者更友善的環境,他們理應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