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網癮少年”病根在於父母警醒了誰?

今年9月1日,原本準備升高三的陳斌(化名)不得不推遲入學,他被母親第5次送進了專門的封閉式醫療機構進行戒網癮治療,戒斷時間從1個月到5個月不等。由於網癮,過去幾年來,陳斌的中學生涯變得斷斷續續,當網癮“上頭”時,如果母親不讓他上網,他甚至會對母親拳腳相向,母親也因此多次報警;長期玩遊戲用眼過度,陳斌的神色略顯呆滯,說話似乎也慢一拍,記者問他一個問題,他有時要思考好幾秒才能作出回答……(10月8日《廣州日報》)

有資料顯示,“網癮少年”數量高達2404萬,這麼多“網癮少年”背後是一個個難以祥和的家庭,以及操碎了心卻一事無成的父母。少年是如何成為“網癮少年”的?一個普通的孩子,一個上進心強的孩子,又是如何變成了“網癮少年”?這讓我們深思。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成為“網癮少年”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為了逃避父母“控制”,把網遊當“麻醉劑”;有的是以遊戲“報復”冷漠,希望父母對其好點。成為“網癮少年”是相當不幸的,但這種不幸早就埋下了禍根。最大的禍根則在於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最長的老師,孩子成為“網癮少年”就是與父母有關,要麼是父母不在家,缺乏陪伴;要麼是父母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缺愛;要麼是父母對孩子不公平,將孩子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其他孩子就覺得不公平……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愛,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轉而向網路遊戲尋找愛,他們玩起網路遊戲,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時間長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網癮少年”。本該在學校裡快樂上學的孩子,卻因為網癮而中斷學業,網癮同酒癮、煙癮一樣,會讓人產生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網路成癮與物質成癮的機制有些類似,所以要戒掉網癮,其難度並不比戒掉煙癮和酒癮小。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網癮”扼殺於萌芽狀態。

幾乎每一個“網癮少年”都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比如家中父母不和睦,或者父母忙著工作沒空照顧孩子,手機就成了孩子打發空虛時光的工具,久而久之,成癮難戒。

誠然,避免“網癮少年”出現,需要家庭、學校、遊戲平臺共同努力。即便國家出臺了關於未成年人玩網路遊戲時間的限制性規定,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青少年上網成癮的問題。遊戲沒有原罪,但放任不管,或是缺乏有力措施監管,遊戲則極有可能嚴重影響到孩子,從而讓孩子變成“網癮少年”。“網癮少年”病根在於父母。為了防範孩子成為“網癮少年”,作父母的一定要警醒。其一,要保持家庭和睦。夫妻之間即便是吵架也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最大程度上給孩子安全感;其二,陪伴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而不是將孩子託付給“電子保姆”;其三,尊重孩子。學會和孩子溝通。孩子存在什麼問題,或是看法和父母不一致,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孩子,而不是用棍棒“鎮壓”孩子;其四,要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孩子使用手機玩遊戲,在時間上必須要作出限制,並且有相應的監督措施。

有網癮不是孩子的錯,孩子也是受害者。“網癮少年”病根在於父母,做父母要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避免孩子成為“網癮少年”。(王軍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