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類社會,本質是資本聚集模式的進化

人類社會,本質是資本聚集模式的進化

“What we know is a drop, what we don’t know is an ocean.”

– Isaac Newton

最近看到一條訊息:印有圖靈頭像的英國50英鎊紙幣已經開始流通。這是英國第二張印有數學家頭像的紙幣。此前一英鎊紙幣上印有牛頓的像。

人類社會的發展,有一個特徵,就是資本的聚集是一種“加劇”趨勢。從原始社會到農業社會,再到工業社會、資訊社會、以及未來的信任社會(即去中心化技術主導的演算法信任社會),這種趨勢本身就是資本聚集模式的進化。

原始社會的物質資訊相對農業社會,肯定是分散的,農業社會相對於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相對於資訊社會,同樣如此。而工業社會的關鍵,誕生了純粹抽象資本的聚集——股票交易。股票不用現實的實物物資和資訊,但可以替代實物物資和資訊,透過股票的發行聚集能量和資訊,聚集資本,這是一個飛躍。

什麼是資本主義?只有出現聚集抽象的資本的時代,這種才能叫資本主義時代。

聚集抽象資本,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飛躍。

我認為只有出現這種發行股票模式來聚集資本的情況下,才是資本主義誕生的時候。因為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有聚集資本的情況,比如青銅時代的“井田制”相對於以往就是一種新的資本聚集,但那不能說是資本主義。同樣,明代出現工廠也不能說是資本主義萌芽,只能說工業萌芽。

社會的分工越來越細,不同的專案具有不同的聚集資本的能力,意味著這些專案具體“前瞻性”、“探索性”,而今天區塊鏈的演算法信任,讓這種聚集資本實現了不再需要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經驗意義上的信任”,可以讓資本聚集的效率極大超越原來的模式。

區塊鏈,從人類社會發展進化的角度來說,是資本聚集在效率上的極大飛躍。人類社會的進化,本質上說就是資本聚集模式的進化。

這幾天幾大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上市,除了他們的業務給大眾帶來實際便利外,對更多的人其實是“不關我事”的。這就是與區塊鏈的不同,而且區塊鏈專案有一塊很大的佔比是純社群驅動發展的,創始人專案方並不預留,所有參與者共同見證發展壯大,如果這樣的專案與實體結合,不就是驅動人類社會的大進步嗎?當然,其實純原生功能,也就是現實世界原本沒有的需求,相當於為世界創造了新的價值,這是有利於人類向前的。當然現在區塊鏈還是在早期,所謂春天來了,蒼蠅蚊子也來了,很正常,但大環境還是春天來了,是向好的趨勢的發展。

相對於雙腳走路的網際網路,如賣菜賣奶茶,區塊鏈現在處於“純粹的抽象”階段,區塊鏈是讓研究者創始人者站在了產業鏈最頂端,因為道理很清晰,發行幣,第一個挖的或者買的,一定是創始人,只有他收割別人,別人不會收割他。比如比特幣,只有中本聰是最大的巨鯨,因為專案最初出來的時候,也只有中本聰自己挖,別人不會相信他的比特幣真的值錢,區塊鏈所有專案這是必然的。

其實也可以說所有生命進化的趨勢,就是能量/資訊聚集的趨勢,從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從簡單的物種到複雜的物種,所有個體、群體本身就是能量/資訊的聚集,當然這種聚集並非簡單的疊加,而是進化出不同功能來“吸收”、“利用”聚集的能量和資訊。

如果比特幣在中國被完全關閉會怎樣?A16Z合夥人Katie Haun說:這方面最好的類比是中國的防火牆和網際網路。今年海外風險投資在區塊鏈領域投資規模都是非常大,還有種子輪就達2000萬美金的,相比國內風險投資就都啞火了,當然主要還是政策法律上沒有明確有幣區塊鏈的問題,資本不大手筆支援,國內區塊鏈基本上只能做一下無關痛癢的事情,根本不能在最前沿方向扎的深做的實,或許這將會是以後未來N年又一種卡脖子領域。

在公鏈和公鏈應用上,中國估計後面是必然落後了,因為資本上的投入遠遠小於海外,加上國內市場上的不允許,都是邊緣匿名專案,很難進入主流列陣。唯一後續可能能夠形成繁榮的,那現在就應該加速聯盟鏈的立法,便於落地推廣。

在全面封堵比特幣挖礦、禁止交易所的同時,我國也有可能後續開始加速推廣聯盟鏈,如BSN、螞蟻鏈,不僅在國內,而且向海外推廣。如果對其立法,也可以加速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以立法的形式給聯盟鏈上的應用合法化,或者沙盒監管。聯盟鏈上的應用繁榮,也會帶動實體企業,帶動數字人民幣的普及。

最近看到某博導挑戰相對論的課題竟然進入了科技獎選項中,難道這就是博士生導師嗎?不說他內容上怎樣,基本的認知,真正有意義的新理論,應該是“相容”了舊理論,因為科學本身就是區域性意義上的,舊的已經經過實驗和觀測檢測過的理論在區域性意義上當然是對的,而不是錯的。

廣義相對論已經從天文學上的觀測實驗得到了證明,狹義更是,說明相對論至少也是區域性意義上已經得到檢驗的。從方法論上說,有意義的新理論,不是“反對”舊的理論,而是包容了舊的理論,如牛頓理論與相對論之間的關係那樣,舊的理論是新理論的某種“區域性效應”。如果新提出來的理論,純粹是反舊理論,而沒有建立更宏大框架,即使新理論自圓其說、邏輯自洽,也頂多是一個普通新的“科學理論”,我一直認為一種觀測現象(包含資料),可以建立起無數種理論,並且都可以做到預測和證偽。更關鍵的是能否建立更宏大框架,包含舊理論,又能預測新的可觀測現象等待實驗去檢驗。

在最前沿領域,成功的關鍵在於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對成年後有所成就的領域產生強烈的興趣,這種興趣驅動一個人持續不停的思索和探索。如果正好處於世界的科學中心,就比較容易進入相應的學習研究的環境中,很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人沒這種環境。本質上說,現代科學家和遠古的巫師是同一類人。他們用新的意識(轉折節點往往其實就是符號系統的進化)去指導群體,只不過是意識本身在進化。

本文僅作為探索貓筆記類隨筆散文,非通常大多數人所理解的科普類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不要購買任何數字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