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國慶前後,一份上市招股書引起了網友們的大波關注,曾經獨佔鰲頭的聯想爆了個大瓜。我們可以看到,聯想控股上市的首日,股價就跌破了發行價,國慶假期一過,聯想就自己匆匆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在科創板上市和公開發行存託憑證的申請,實際算來,聯想集團只是被上交所稽核了一天而已,而後聯想集團擬在科創板IPO一事正式被受理,結果是上交所決定終止聯想集團的科創板上市稽核,這恐怕是科創板最快撤回上市申請且被成功終止的公司了。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要知道,聯想在此前開始準備了半年的上市,如今僅僅一天就打了水漂,為什麼要終止,聯想方沒有明確說法,但此事掀起的風波,就已經讓退休的柳傳志陷入了輿論的漩渦,網友對此也是吐槽良多,對此網友們更是深挖出了一個訊息,那就是聯想高層動不動就上億元的年薪,這樣的高收入讓很多人都驚歎不已,一時引爆全網。聯想怎麼會走到今天的樣子,其實單就聯想集團在只審理了一天的情況下就撤回申請這件事上,已經足夠引起轟動,但聯想埋下的雷到底有多大?這可值得說道說道,還要從柳傳志在位時說起了,畢竟有些雷在柳傳志時期時就已經埋下了。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柳傳志雖然是個很成功的商人,但或許是因為生的太早,被接觸到的環境侷限住了,他沒能意識到現代科技的力量,所以他不重智慧科技發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早在1998年,柳傳志就在《計算機世界》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柳傳志提出了貿工技這一概念,他想以貿易為突破口、實現貿工技三級跳,他認為這樣的做法才是當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最佳發展策略,聽起來是不是一套一套的,還挺厲害的?但什麼是貿工技?其實就是“代工”二字,就是成為一個組裝大廠。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柳傳志在此時提出的“貿工技”就是聯想後期始終堅持的發展路線,正如聯想公佈出來的招股書所顯示的,聯想集團4116億的營業額裡面有3687億都來自於智慧裝置業務,主要是個人電腦和智慧裝置、手機業務等,雖然是智慧業務,但聯想把貿工技貫徹到了極致,聯想主要生產負責的部分多半隻有配件和組裝,這其中的科技含量不高,不具有“科創”屬性。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

處理器及晶片、記憶體及儲存器等

部件更是全部從外面採購的,單就2020-2021財年的原材料採購金額就達到了驚人的2153億元,這樣龐大的採購金額,就足以說明聯想到底是買了多少零件回來,而把部件買回來組裝,能有多少技術含量?可以說聯想電腦從一定意義上就是一臺組裝電腦。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所以其實這說白了柳傳志打造出的聯想也就是隻是大型的代工廠而已,這樣東拼西湊的聯想,就連科研投入都少得可憐,這幾年的研發投入佔比其實只有3%左右,要知道,科創板企業基本上都是超過了10%,有些的研發投入甚至達到了30%+。而且由於聯想依賴組裝生產的原因,淨利率低、價格不便宜的情況也漸漸暴露出來,單看2020年聯想集團淨利潤,就低至84。6億元,淨利率僅為2%,或許大家對於這個數字沒有太大的概念,但我們可以來看看華為多年來的淨利率,高達9。5%左右,那麼聯想的價值與科技板的公司比起來,低得多又有什麼好奇怪的呢?正如當前我們已經看到的結局,聯想集團並沒有創新,只是一家電腦組裝公司而已,沒有資格登陸科創板,所以上市科技版僅一天就被終止,畢竟聯想的科技價值擺在那了。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不過聯想的科創基因也是很純正的,作為一家脫胎於中科院計算機所的公司,那可以說是要技術有技術,要人才有人才,但卻被柳傳志糟蹋的一塌糊塗。一開始的聯想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潛力的公司,柳傳志手底下人才濟濟,一大堆工程師和教授就不說了,甚至還拉到了倪光南倪老加盟,這可是當時有頭有臉的科技大牛。可誰能想到,因為所謂的貿工技、技工貿之爭,通俗的說就是倪老爺子認為該投錢發力搞研發,而柳傳志則覺得該擴大規模多賺錢,兩人意見不合,聯想走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是科技強廠?還是代工大廠?但畢竟是商戰,埋首案牘的倪院士還真落了柳傳志的下風,柳傳志作為傳統的商人,不僅懂得在商海搏殺中翻雲覆雨,門生故舊更是遍及全國,即使倪老爺子釋出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檄文,也還是迎來了一個令人惋惜的結果。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1995年,聯想集團董事會召集公司200名幹部開大會,宣佈免去倪光南在聯想的一切職務,柳傳志雷厲風行地逐出了一個頂尖的創造人才,不過倪老到底是科技界響噹噹的人物,聽說倪老被聯想打壓後,聯想的不少研發人才也紛紛出走,不禁讓人欽佩這些做科研的人才,他們或許都是有自己的一份清高傲骨的。面對這一狀況,當年的聯想卻不慌不忙,甚至樂見其成,還徹底拋去了科研的包袱、整個公司轉向了看起來更賺錢的“貿工技”之路,與此同時,聯想繼柳傳志之後,又出現了一個人物,再次將聯想的“代工大廠”名號打得更加響亮了。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他就是當年微機部的領軍人物楊元慶,楊元慶作為柳傳志的得意門生,思維方式和柳傳志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一拍即合,柳傳志力挺楊元慶上位,同時還培養了不少這方面的人才交給楊元慶,楊元慶當然順理成章地接過了柳傳志手中的權杖,華麗成為董事局主席,出任集團CEO,走上了人生巔峰。不可否認,楊元慶很優秀,輕而易舉地一手支撐起了聯想最舉足輕重的PC業務,還貸款購入7。97億股聯想集團股票、成為集團最大單一自然人股東,楊元慶花了數年的時間、精力接手聯想,而且同時接手了柳傳志的理念,這也註定了聯想不會有大搞特搞的創新,被一個思想侷限住了。所以後來的聯想,吃力不討好的電信業務砍了、自主研發的專案更是一個不留,最後更是把代工廠發揚成全球代工廠,讓聯想成為了不少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眼中的傳統制造業,沒有太多科技含量,多年來一直止步於組裝領域,是 “ 組裝廠 ”,這讓人覺得非常可惜,如今的聯想離最開始的科技初心是越來越遠了。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聯想面臨的還遠不只是科技技術的問題,在

這次事件中,我們還看到很多了觸目驚心的資料,比如聯想高懸的負債率和

高層

過億

的高薪資。近三年來,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6。3%、87。4%、90。5%,聯想作為一個想要上市科技版的企業,資產負債率卻堪比房地產企業,之前暴雷的恆大還不到85%,這是要鬧哪樣呢。反觀聯想高層薪資,

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在過去三年的年薪分別為1.031億、1.715億、1.772億,

今年的薪酬也達到了1。68億元,還有聯想27名高管的薪資達到了9。33億元,平均每個人每年的年薪超過了3000萬元,比如非執行董事朱立南的6198萬、執行董事寧旻5464萬、CEO李蓬4681萬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這些資料擺在明面上,所有人都能看到,就已經讓我們震驚了一把,但怎麼說網友的力量是強大的呢?要知道天下沒有不通風的牆,仍

有網友為我們

扒出了一些背後的訊息,即使77歲的柳傳志已經退休,但他在聯想集團和聯想控股的年薪綜合加起來卻高達上億。

高薪酬和高負債讓外界對聯想的研發投入產生質疑,加之市場上對聯想“科技含量”的爭議一直都在,

這樣的企業之後是否會暴雷所有人在心裡都捏了一把汗,甚至有人認為聯想放棄科創板就是技術實力不夠給力。

引爆聯想上市新“危機”,從柳傳志到楊元慶,這些事情從來沒變過

聯想從原來有望成為創新科技強企業的行業新星,如今走到上市科技版僅一天就撤銷的組裝大廠,其實並不是無跡可尋的。從一開始柳傳志一意孤行重貿工技,放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轉而一頭栽進組裝代工的大坑,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後來更是又將意見不合之人全部逐出,整了個乾乾淨淨,只留下了自己人,從柳傳志到楊元慶,一個公司只有一個思想,始終秉承著一脈相承的做法,沒有創新,沒有進步,人還會長個子呢,這麼大個企業哪能沒有成長呢?就算聯想當年選擇這麼做,一時沒有什麼影響,還有所收益,但這樣的代工生產註定是沒有宏大未來前景的,時間一長,存在的問題就會跟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如今的聯想大家有目共睹,至於聯想未來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具體發展之後如何,就讓我們一起尚且看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