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湯一介專欄 |“情景合一”的思想內涵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天人合一”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思想,由此派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千年以來被很多思想家詮釋,三智書院創院院長、永遠名譽院長湯一介先生也曾多次發表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三智書院微信公眾平臺開設“湯一介專欄”,與朋友們分享湯一介先生對“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論述。今天,小編和您分享湯一介先生對“情景合一”思想內涵的論述。

論儒家哲學中的真善美問題

“情景合一”是一個美學問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何謂“境界”,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為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無境界。”所以,“境界”一詞,除“景物”外,實當亦兼指“情意”。

葉嘉瑩在《迦陵論詞叢稿》中有段對王國維“境界說”的解釋頗有見地,她說:“境界之產生,全賴吾人感受之作用;境界之存在,全賴吾人感受之所及。因此,外在世界在未經吾人感受之功能予以再現時,並不得稱之為境界。從此一結論看來,可見靜安先生所標舉之境界說,與滄浪之興趣說及阮亭之神韻說,原來也是有著相通之處的。”

湯一介專欄 |“情景合一”的思想內涵

布顏圖在《畫學心法問答》中對“境界”的解釋也如靜安先生,他說:“山水不出筆墨情景,情景者,境界也。”所以王國維說:“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可見王國維認為一切詩詞等文藝創作以“情景合一”為上品。但這一“情景合一”的美學觀點,並非創始於王國維。

中國文學藝術理論真正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學問、成為較有系統的理論體系,大體上說應該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已有“情景合一”的思想,這點在鍾嶸的《詩品序》中反映得較為清楚,他說:“夫四言文約意廣,取效《風》、《騷》,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辭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會於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邪?故詩有三義焉:一曰興,二曰比,三曰賦。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於物,賦也。宏斯三義,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這種認為“至文”、“神品”當“窮情寫物”的思想,即“情景合一”。

湯一介專欄 |“情景合一”的思想內涵

到明朝,有前後七子多言“情景合一”,如後七子之謝榛《四溟詩話》中說:“作詩本乎情景,孤不自成,兩不相背”;又說:“詩乃模寫情景之具,情融乎內而深且長,景耀乎外而遠且大。”而與謝榛不同派別的公安派袁中道似乎也以“情景合一”立論,如他在《牡丹史序》中說:“天地間之景,與慧人才士之情,歷千百年來,互竭其心力之所至,以呈工角巧意,其餘無蘊矣。”

明清之際大戲曲家李漁亦謂:“文貴高潔,詩尚清真,況於詞乎?作詞之料,不過情景二字。非對眼前寫景,即據心上說情,說得情出,寫得景明,即是好詞。”而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得更明白:“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生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情景一合,自得妙語”。所謂“情景一合,自得妙語”,也許正是中國傳統文藝理論一個基本命題。因此,對“美”的看法也應當由此命題上去尋求。

湯一介專欄 |“情景合一”的思想內涵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有一種傾向,“美”和“善”往往是聯絡在一起的,“充實之謂美”是指得到了一種高尚享受的精神境界。孔子聽《武》,說它“盡美而未盡善”;而《韶》則是“盡善盡美”。“盡善盡美”的音樂才是最高的、最理想的音樂。最高、最理想的音樂如此,其他藝術當然也是一樣。“盡善盡美”的藝術即要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並使之從中得到最高的美的享受;而創作藝術作品的人必須是“有境界”的,他的藝術作品必須是“情景合一”的。

——文章節選自《湯一介哲學精華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