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元朝張養浩在1329年,被任命賑濟陝西饑民,親眼目睹了老百姓受苦受難的場景後,做出了這首元曲。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自古以來,我國各地都是多災多難,每年都會出現災禍,像乾旱、洪水這些自然災害難以躲避,人禍就更慘了,如果出生在朝代的中後期,暴政、暴民都來了,皇帝不作為還好,但若是個昏君,那遭難的就是百姓,所以百姓餓肚子是常有的事情,古代的老百姓常常會餓得吃樹根和草皮,但他們就算再餓,為什麼不捕魚呢?

撈捕魚蝦的工具並不難做,真沒有東西吃的話,魚蝦應該也能夠撈點出來,在秦漢時期的韓信窮困潦倒,需要靠別人救濟過活,別人不願意救濟他之後,他也能夠想到用一根棍子釣魚,不過韓信所在的年代,他那個地方並沒有鬧饑荒,而鬧饑荒大多數都是因為乾旱,沒有水源,水源消失,魚蝦自然也活不下去,早就被曬乾了,散發臭味,如果有人強忍著燻臭味吃下魚很有可能染病,最後還是一死。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如果幹旱的話,鬧饑荒的地區也得有河流,水源還不能受汙染,所以想要捕魚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遇到的是水災,河裡雖然有魚,但因為淹死了很多人,水源極大可能被汙染,吃了水裡的魚後,就會感染瘟疫,如果造成瘟疫的話,那死的人就更多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生產魚鱉的,這裡也發生過饑荒,那就是蝗災,蝗災比旱災和洪災更可怕,對於古時候的人來說,洪災還可以跑到高處避免死在洪水中,旱災可以遷移,但是洪災是成片成片的經過每一個村子,每經過一片地方,寸草不留,當時楚國遇到洪災後,就沒有糧食可以吃了,但好在有水源,有魚蝦,而且水源沒有被汙染,但是所有人都把魚吃了,人又多,很快就把魚吃完了,最後還是餓死。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可見古時候的百姓活下去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陶淵明才會寫下《桃花源記》,美好得不真實,讓無數人為之嚮往,但現實裡更多的是在鬧饑荒的時候,人為了活下去,餓得什麼都能吃,有很多人一定聽過老一輩說他們也捱餓過,餓得狠了,沒東西吃,啃樹皮,還會吃一種叫“觀音土”的東西,像現在的網路語窮的只能“吃土”了,但古時候的吃是真的吃。

在1942年,就有人用觀音土和野菜一起吃,觀音土和野菜用水揉成一團,蒸熟後就吃,這還算好,有野菜一起啃,雖然苦澀,更慘的是野菜沒了,草也沒了,只能吃觀音土,蒸軟之後,就吃進肚子裡,明明觀音土吃了會在肚子裡變得硬邦邦的,為什麼還要吃呢?就是因為不吃觀音土的話,根本就沒有東西可以吃,不吃就會餓死。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但吃了觀音土,會達到肚子飽的效果,但是土在肚子裡硬邦邦的,堵著腸胃,上廁所都拉不出來,最後梗死,可見當時饑荒的人有多苦了,袁隆平就有在《上級“便函”保護了我和雜交水稻》寫:1960年,全國鬧大饑荒,我親眼見過有人餓倒在路邊、田坎上,有的是吃‘觀音土’不消化撐死了。

真正的災難是什麼都沒得吃,吃土是死,不吃土也是死,人類為了活著在掙扎中展現人性的殘忍,一般全民大饑荒的災難時,多數都在朝代末期,可以經常在史書上發現饑荒,緊隨著饑荒的便是“人相食”。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在《史記》、《新唐書》、《明史》中都有記載,應該說這種事情在各個朝代都有發生,在史記中僅僅是短短几個字,但如果看完全部史書,那可真真是讓人感到惡寒,宛如“吃人史”一般,這並不是說人類就那麼的殘忍,像野獸一般同類相殘,這都是因為餓的,也只是想要活著。

在每個朝代的末期,百姓都是最受苦的,有強盜,有饑荒,因為死的人太多,又會發生瘟疫,在明末崇禎時期,明史上每年都有記載“人相食”的情況,1634年,太原大飢,人相食,1636年,山西大飢,人相食,1637年,浙江鬧饑荒,父子、夫婦、兄弟相食。

古代鬧饑荒,為何災民寧願吃樹根也不下水捕魚?原因讓人深思

這都是血淋淋的歷史,可見當時各地都在鬧饑荒,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而明末時期,不僅僅饑荒這一個災難,還有氣候大幅度下降,多地區寒冷的溫度,導致全國爆發的瘟疫,死了數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