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離職後要刪除領導微信嗎”:不經過濾的人脈,不是好人脈

最近,“離職後要刪除領導微信嗎”的話題,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評論下面,有網友這樣吐槽:

“前任老闆喜歡半夜兩點發資訊,你回他就能和他聊到三點,後面我直接不回了。”

職場人每日的空閒時間,全都奉獻給了過往的“前人脈”,而且這些所謂的“前人脈”,還不一定會幫到現階段的你,甚至可能影響到你當下的發展。

“離職後要刪除領導微信嗎”:不經過濾的人脈,不是好人脈

過濾人脈,已然成為當下職場人必須要學習的一項技能。

1

為什麼我勸你

經常過濾人脈?

1、職場存在“150定律”,社交成本決定人脈上限

一個人能力和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其難以維持超過150位的社交關係。

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它由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2009年提出。

他提到,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上限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而可以精確交往深入交往的人數僅為20人左右。

頻繁的聯絡和互動會導致社交成本的增加,會最終決定你的人脈上限。

倘若你的“前人脈”不經過濾,逐步累積,最後超出你的可承受範圍,你就已經應接不暇了,更別提深度合作了。

學會過濾在職業生涯中的“前人脈”至關重要。它會降低你的社交成本,節省時間和精力,方便未來結交興趣相投的人才和朋友。

2、形成縱深型社交網路,更利於職業規劃

前段時間,聽說網際網路公司的前同事李源又升職了。她很喜歡結交“新朋友”,和她共事的那段時間裡,隔壁公司的人路過她都要打個招呼聊兩句。

她認為自己有很多朋友,走到哪裡都不怕,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一次李源因為工作的紕漏,需要一個精通財務的人來幫助她進行修改。

但是因為任務量不小,而且問一圈下來,她“朋友”的職業五花八門,卻偏偏沒有會財務的。

李源這才意識到,多、雜、亂的社交網路,並不會對工作有多大的幫助。細緻、縱深、精煉的朋友圈,才更有利於職業發展。

有時候看似人脈資源廣闊,但是卻都難以深入交流,只是表面關係。這樣的交往聯絡,對職場人的職業發展起不到實質性的作用。

3、留意“弱聯絡”人脈,實現更高效率的交流

著名社會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Mark Granovetter曾經在70年代專門研究了在波士頓近郊居住的專業人士、技術人員和經理人員是怎麼找到工作的,並把研究結果寫成了他在哈佛大學的博士論文。

Granovetter找到了282人,然後從中隨機選取100人做面對面的訪問。這100人中,有54人是透過個人關係找到的工作。

在這些靠關係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經常能見到他們的幫忙者,頻率約為每週至少見兩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關係人僅僅偶然能見到,頻率約為每週見不到兩次,但每年至少能見一次。另有27。8%的幫忙者則一年也見不到一次。

Granovetter得出結論,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經常見面的“強聯絡”,而是“弱聯絡”。

“弱聯絡”的真正意義是把不同社交圈子連線起來,從圈外給你提供有用的資訊。“弱聯絡”的朋友並非越多越好,過多的朋友反而會增添不必要的“噪音”。

和不同行業的幾個知心朋友互相交流心得、溝通訊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達到互補,實現更高效率的交流。

當我們考慮合夥創業、找人合作、瞭解相關資訊的時候,“弱聯絡”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2

經常過濾的人脈

才最健康無害

1、學會人際關係分層,割斷麻煩的根源

某微博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她說自己離職後,前領導總是隔三差五地找到她幫忙,自己又礙於他是前領導的身份,每次都不懂得拒絕,便只好幫忙。

但是漸漸地,她發現前領導只是把她當成工作的輸出工具,卻沒有任何私下的人際關係來往,於是便果斷和前領導表達清楚當前狀況,並刪除了領導的微信,割斷了麻煩的根源。

人際關係可以分為四層,依次為點、線、面、體。職場上,我們需要辨別不同同事、領導的性格是否可以深度接觸,然後將其劃分入不同的人際關係領域,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麻煩,也方便工作的進展。

2、以“公平交換”為原則,資源對等更投機

很多人在進行人際交往時,很多時候會傾向於“利他”或者是“利己”,總是難以找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離職後要刪除領導微信嗎”:不經過濾的人脈,不是好人脈

但是事實證明,只有關係對等、勢均力敵,才能實現長久的互相合作。人際關係,本質上是一種利益和感情的交換。有來有往的“公平交換”,才是健康、積極、可持續的。

職場人要學會勇敢拒絕他人的不合理要求,以“公平交換”為原則,互相交換資源、資訊。

比如,你要求助同事幫助尋求其他公司的資訊,作為回報,你也可以分享對其重要的資源。在這種雙贏的合作中,彼此的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密切。

3、從“索取者”過渡到“吸引者”,強強聯合前景更廣闊

作家李小墨說過,能力是1,人脈是0,沒有這個1,後面再多的0都沒有意義。

知識是無止境的,人的精力卻是有限的。我們不能長時間做“索取者”,只會被動地索取知識或資源。

相反,我們要成為其他人的“吸引者”,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硬實力,讓資源和人脈主動向自己靠攏。

其次,從“索取者”過渡到“吸引者”的過程中,自己的人脈和資源也會提升一個檔次。

職場人可以在自我的價值躍遷中結交更加優秀的朋友和人才,實現強強聯合,這樣雙方的職業前景必將更為廣闊。

才華和能力相互的吸引才能達成最深度的合作,而不對等的需求很難持續長久。職場上,求人未必可恥,孤獨未必光榮。

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上持續尋求助推之力,還是要不斷過濾人脈,提升自我的價值。

“離職後要刪除領導微信嗎”:不經過濾的人脈,不是好人脈

希望職場人能果斷拋棄麻煩,健康發展,擁抱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