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寂寞可品《逍遙遊》,閒來誦讀《南華經》。

有人說莊子像是天邊的一片閒雲,無拘無束的漂泊在天地之間,也有人說莊子像是生長在山巔的一株野松,於世間沒有任何牽絆。因為他的精神境界,已經擺脫了世俗中所有的掛礙,哪怕是生死都已經看的十分淡然。

也正因如此,後人才會將其稱為道家學派中繼老子之後的另一位集大成者,雖然說不上前無古人,但也可以稱之為後無來者。

“莊子在哲學思想上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觀點,使道家真正成為一個學派,他自己也成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這一段言簡意賅的描述,就是世人對於莊子最大的肯定和稱讚。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莊子的哲學思想雖然繼承了老子的觀點,但實際上卻並沒沿著老子的路線去發展,而是在那一條原本存在的道路旁邊,又踏出了一條新的路徑。

所以說莊子完全可以稱得上是道家學說的另外一位拓路者,既與老子有相似之處,但同時也存在著根本上的區別。如果說老子注重的是客觀的天道理念,那麼莊子無疑更加傾向於個人的精神層次。

《莊子》這部書的核心內容究竟是什麼?

要想了解先秦時期的莊子,那麼最好的途徑無疑就是他留下的這一部著作,據史料記載此書最開始有52篇,但是流傳至今的卻只有33篇,其餘作品均遺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不過雖然有所遺憾,但是人們依然可以從如今現存的這些文獻當中,去感受莊子想要傳遞給世人的思想。

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莊子的思想是非常零散的,每一篇都在講述著不同的內容,強調著不一樣的宗旨,所涉及到的領域也是五花八門。從神話傳說到寓言故事,再到自己的親身經歷,其中的內容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政治,甚至是個人的幻想,要想從中理出一條明確的主線,實在有些困難。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但事實上,莊子的思想真的很凌亂嗎?其實並非如此,在這些雜亂的篇章之中,一直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那就是解脫和超脫。這是一條能夠貫穿莊子所有學說的主線,也體現著他對人生的最高追求。

這就好比在現實中,人們往往有著多重身份,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在不同人的面前,以不一樣的身份存在。但是歸根結底,這些身份其實都歸屬於同一個人,是用同一種人格在支撐。

所以解讀莊子的思想亦是如此,無論他在探討什麼領域的話題,其主流思想是不會改變的,不管是講真實的故事,還是說虛無的神話,只要能夠把握住核心思想,所有的凌亂細節都可以得到梳理。

比如《逍遙遊》這一篇講的是不同精神層次之間的差距,《齊物論》闡述的是萬物平等統一的概念,《應帝王》是用相對論的手法體現政治環境的變化等等。可是在這些學說論點之中,卻都無一例外地貫穿著一種對於超脫的嚮往,想要超脫有形達到無形,想要超脫人為達到無為。

其實看過這部書的人應該都有一種體會,莊子經常強調一個觀點,知道的太多,反而不如無知。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解讀,不是知者不如無知,而正是因為知道的太多,反倒達到了無知的境界。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在這裡可以打一個簡單的比方,兩個小孩子為了爭奪一件玩具動小心思,耍小心機,都想將這件玩具拿在自己手裡。但是他們的種種行為在一個大人看來,是不是非常的幼稚和滑稽?兩個孩子說來說去,爭來爭去,其實都是為了一個玩具,而且他們的那些小心思和小心機在大人的面前,其實完全等若不存在,有和沒有根本沒什麼區別。

這就是莊子和普通人之間的區別,以他的精神境界看待世人,就如同大人看待孩子一樣,所以世間的任何計謀與智慧,在他看來就跟沒有一樣。而這種超脫世俗,超然在上的精神境界,就是《莊子》一書的核心思想。

無論是熙熙攘攘的世人,還是當時手握重權,稱霸天下的各路諸侯,在莊子的這種境介面前,他們引以為豪的智慧都顯得是那麼渺小。

然而莊子之所以能打到這種地步,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繼承了老子的道家學說,在思想上達到了一個讓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如果完全把莊子看成老子的複製版,顯然也是不對的。因為他並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前行,而是在對方開拓出的道路旁邊,又走出來了另外一條蹊徑。

莊子終其一生,都在開拓著屬於自己的道路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莊子和老子的不同,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首先他們所生活的時代不盡相同,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而莊子是戰國初期的後輩,兩者之間相差的時間,雖然不是太長,但是各方面環境已然有了顯著的改變,尤其是思想界的變化最為明顯。

因為老子所處的時代,屬於諸子百家的啟蒙時期,當時思想界的各類學說遠沒有如此龐雜,就像是一片等待開拓的新天地。但是到了莊子的時代,各家學說都已經逐漸趨向成熟,甚至擁有了完整的體系。比如莊子一開始師從裘氏學儒,後來才改學道家學說。

那麼也就是說,在莊子的心中,不僅有道家學派這一種概念,而是很有可能融合了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在內,所以他對人生的定位和追求,也必然與老子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也顯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老子曾經當過周王室的圖書管理員,因此他所能接觸到的各類文獻,可謂浩瀚如海,甚至可以說掌握著天下間最優厚的文化資源。

無論是上古時期的種種秘聞,還是各方面的具體學術知識,亦或是在世間難得一見的絕世孤本,總之老子所能瞭解到的東西,絕對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但是與其相比起來,莊子的起點顯然沒有這麼豐厚,他只是一個沒落的小國貴族,雖說還能夠結交一些文學界和思想界的名流,可是顯然不足以和老子的層次相互媲美。因為老子所涉獵的範圍實在過於廣泛,所以才養成了以天地自然,甚至是整個宇宙為背景的宏大格局,這一點古往今來沒有一人能夠超越。

不過莊子雖然捅不破這一層已經無法逾越天花板,但卻依然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那就是對個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他在這方面比老子走得更遠,也更加細緻入微(至少從雙方留下的文字記錄來看,的確如此)。

因為莊子無論在闡述任何觀點的時候,總是不喜歡把背景鋪設的太過宏大,而且往往是採用雙方對話的形式體現,如此一來,也就使人格化得到了具象體現。譬如濠梁之辯、鴟得腐鼠、莊周夢蝶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在講述他個人在精神層次的深入體會,而不是像老子那樣以宏觀概念講述客觀道理。

如果說老子在思想界塑造了一個完美的世界形態,那麼莊子則是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獨有的個人魅力,若把老子的道比作一片無邊無際的蒼穹,那麼莊子的道,則更像是一片漂泊不定,無拘無束的浮雲。蒼茫天宇覆蓋著人間一切,一朵浮雲卻飄然於半空之中,遠離世俗紛擾。

莊子:道家學說的另一位拓路者,但卻沒有完全踩著老子的腳印

老子的道客觀公正包羅永珍,沒有出世和入世的概念,因為一切都在大道之中。而莊子的道卻飄然無蹤,不存在出世和入世的影響,因為他就像是一隻蝴蝶遊,走在現實和虛幻之間。

可以說莊子以自己的影響力,樹立起了道家學說的另外一面旗幟,在繼承了老子思想的同時,又開闢出來了另外一條幽徑,從而也使得道家學說被世人稱為“老莊之學”。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莊子的一生,我想可以這樣說:他一隻腳走在老子走過的道路之上,而另一隻腳卻走在追尋自己精神世界的道路上。

不一樣的時代環境,不同的人生定位和思想追求,讓莊子走出了一條和老子相似,卻有不同的道路,同時也造就了道家學說的另外一位拓路人。

結語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其實縱觀古往今來,每一個思想體系和文明體系都是這樣,需要一位又一位拓陸者和奠基者的前仆後繼,才能開創出一個完整的體系,給後人留下一條可以追尋和行走的道路。

而且隨著時代的不停改變,以及不同形式的需求,人們走出的道路也會越來越多,形成的體系也會愈發龐雜。不過最後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能夠被世人認可並且儲存下來的,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上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