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

進入1960年代後期,不鏽鋼飯碗的普及程度,幾乎成了韓國餐館的必備器皿。當時的糧食供給仍處於不穩定的情況,政府正在尋求降低白米需求量的配套措施,於是此時官員們注意到餐館的不鏽鋼飯碗,便把它當作統一米飯量的道具。

1973年1月,總統任命的首爾市長提出了標準選單,並選定模範大眾食堂,積極推動把飯裝在碗中,而非裝進石鍋享用。當時首爾市推動的不鏽鋼飯碗尺寸為直徑11。5公分、高7。5公分,然而徹底遵行的業者卻少之又少。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因此中央政府從1974年12月4日起頒佈行政命令,禁止餐館販售石鍋飯,規定只能將白飯裝在不鏽鋼飯碗中。但這道行政命令最大的重點在於規定餐館只能販售7分度的白米,對於提供的飯量仍未嚴格執行禁令。

之後在1976年6月29日,首爾市向餐飲協會下達規令,從7月13日起,業者有義務將飯裝在不鏽鋼飯碗中販售。不鏽鋼飯碗的規格是內側直徑10。5公分、高6公分,飯量應該裝至碗的4/5。其中還列出罰則,如果首爾市的餐飲業者違反規定,違規一次就停業一個月,違規兩次則吊銷營業執照。

在這之後,保健社會部(以下稱保社部)提出行政措施辦法,宣佈由1981年1月開始,將首爾市制定的不鏽鋼飯碗規格擴大至全國。保社部向大韓飲食業中央會提出〈食糧節約與生活改善方案〉行政命令,除了西式及中式餐館之外,所有餐飲業者需要使用規定尺寸的飯碗販售米飯,且菜餚份量也必須減半。此後韓國的韓式餐館便漸漸使用內徑10。5公分、高6公分的不鏽鋼飯碗,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現代。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最近大部分的韓式餐館,仍然有在使用當年保社部建議的不鏽鋼飯碗,然而二千年之後,由於專家們提倡少吃碳水化合物「白飯」,才能成功減重,飯碗的尺寸也變得更小了。

從2012年開始,出現內徑9。5公分、高5。5公分的不鏽鋼飯碗,並傳至韓國各地的韓式餐館。不過,主打飯料理的餐館仍喜歡使用先前的規格,而湯飯店比較愛用後來較小的不鏽鋼飯碗;因為湯飯店的客人會把飯倒進湯裡拌著吃,就算飯碗的尺寸較小,也不太介意。

從餐飲業者的角度來看,使用標準尺寸的不鏽鋼飯碗有許多好處,不但能減少米飯份量,節省成本,而且先把飯煮好、裝進飯碗內,在客人一起湧進時也能快速出餐。隨著標準尺寸的不鏽鋼飯碗逐漸普及,1981年名為「碗飯保溫桶」的產品取得專利上市。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營業用的碗飯保溫箱之販售,不鏽鋼飯碗的蓋子形狀也變為平坦。前面曾說明周缽的蓋子向上突起的原因,就是為了不要讓飯太快乾掉,所以剛開始餐飲業者使用的不鏽鋼飯碗,碗蓋也大多是向上突起,但使用保溫箱後,可以長時間存放白飯並保溫,為了一次放入大量碗飯,因此改變了碗蓋的形狀。

不鏽鋼飯碗比其他器皿更長久地鎮守在餐館的原因,除了本身很耐用之外,從經營的角度來看,更是因為它「很有效率」的關係。大韓民國的職場或學校的午餐時間,大多是從中午十二點到下午一點,所以客人們會一口氣大量湧入餐館。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

編輯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考慮到這種情況,餐廳一早便會把飯煮好,裝在不鏽鋼飯碗中、放進保溫箱存放,等客人們光臨就能立刻上桌。就算客人比預期還少,也不會有問題,白飯照樣可以放在保溫箱裡。不過對錯過用餐時間,或者很晚才吃午餐或晚餐的客人來說,這時不鏽鋼飯碗裡的飯吃起來可是又乾又硬。

美食評論家黃橋益如此描述這種狀態的白飯:「飯粒表面乾涸,裡頭變成年糕般硬韌。嚴重的話,飯的顏色會變黃,甚至產生味道。最近有很多餐廳會在飯里加黑米和香米,雖然不知道他們的意圖,但我猜想也許是為了掩蓋米的品質或飯煮得太久的問題。」只是一味追求效率和CP值,最後只能換得韓國餐館米飯的美味程度每況愈下的評價。

餐桌上的韓國人,為什麼白飯要裝在不鏽鋼碗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