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藏文科普 | 極端天氣下,海洋生物又該何去何從?

撰文 / 徐勇 李新正(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本文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藏文科普 | 極端天氣下,海洋生物又該何去何從?

藏文科普 | 極端天氣下,海洋生物又該何去何從?

忙著搬家的魚群

雖然人類喜歡溫暖的氣候,但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卻使許多海洋生物面臨生存困境。因為,表層海水溫度上升會使海洋生物的分佈發生變化,導致原來分佈在熱帶至溫帶海洋的一些物種( 暖水種) 向寒溫帶、寒帶遷移擴布,而寒溫帶、寒帶物種( 冷水種) 的分佈範圍被壓縮。由於海水變暖,格陵蘭島附近海域許多魚類的分佈和數量都發生了變化,出現了黑線鱈、單鰭鱈等一些新來的物種;綠青鱈、大西洋鮭等原來在這一海域稀有的一些物種變得常見了;毛鱗魚、格陵蘭鱈等一些北極的魚類的分佈區則向北移動,更加靠近北極。大西洋西北部中型浮游動物冷水種的分佈範圍在縮小,而暖水種分佈範圍向北移動了1000千米。

東海浮游動物熱帶種和亞熱帶種數量在增加,而暖溫種和冷溫種數量在下降,這都是近年來隨著海水變暖出現的海洋生物新的分佈格局。

失去顏色的珊瑚礁

藏文科普 | 極端天氣下,海洋生物又該何去何從?

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的珊瑚礁白化現象

溫度上升還導致北半球珊瑚分佈北移,表層海水溫度升高引起珊瑚白化現象,這是世界範圍內珊瑚礁衰退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家知道,珊瑚顏色主要來源於與之共生的單

細胞藻類——蟲黃藻。一旦海水溫度上升到25℃,蟲黃藻就會大量逃逸,離開共生的珊瑚體,而當水溫上升到30℃時,蟲黃藻就會大量死亡。蟲黃藻死亡或脫離珊瑚體後,珊瑚的鈣質骨骼就顯露出來,形成珊瑚的白化現象,也造成珊瑚失去主要食物來源而大面積死亡。

浮游生物的新徵程

藏文科普 | 極端天氣下,海洋生物又該何去何從?

海洋中形態各異的浮游生物

表層海水溫度上升對於生活史中存在浮游幼體的海洋動物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一方面,因為溫度升高超出了這些浮游幼體適宜生活的溫度範圍,大大降低了存活率;另一方面,這些浮游幼體的主要食物是單細胞藻類,而單細胞藻類在溫度超過25℃就生長繁殖緩慢或者死亡,這些海洋動物的浮游幼體就會被餓死。因為溫度變化能夠驅動浮游動物繁殖高峰的變化,浮游食物網也可能會被破壞,造成生態系統失去平衡而逐漸崩潰。

在科幻電影《後天》中,北冰洋的冰川全部融化,大量淡水湧入北大西洋,淡水層漂浮在海水層之上,形成鹽度躍層,海水的垂向流動受阻,阻礙了墨西哥灣暖流北進,而北美和西北歐氣溫大幅降低,導致嚴寒、龍捲風、海嘯的發生。電影雖然是虛構的,但也讓人們認識到氣候異常的危害。在未來,對於全球氣候變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研究需要加強,增加模擬實驗和模型分析,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尋找應對策略,做好應急準備,不要讓災難電影的情節在現實上演。

藏文科普專區更多內容

在“知識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話題建立專區

感興趣的小夥伴

也可以移步關注哦

《知識就是力量(漢藏文)》簡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為提高藏族群眾科學素質服務,特別是向廣大藏族青少年播種科學種子,啟迪科學智慧,點燃科學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