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歷史上的今天】被譽為“作家們的作家”“20世紀世界文壇奇觀”的卡爾維諾,逝世於義大利佩斯卡拉

歷史上的今天1985年9月19日,被譽為“作家們的作家”“20世紀世界文壇奇觀”的卡爾維諾,逝世於義大利佩斯卡拉,終年62歲。

卡爾維諾的生命在創作生涯的黃金期戛然而止,不免令人十分痛心,然而,他所留下的作品已足夠填滿人們的“想象”。

沒有卡爾維諾,現代文學要沉悶許多。

20世紀,意識流小說與現實沉重文學基本上佔據了人們的視野。意識流作品對一些人來說可能太費勁,是“一種折磨”;而“幾百年來,文學一直在一個沉重的、佈滿傷痕的土地上喘著粗氣。”

卡爾維諾與之不同。在其數十年短暫人生中,他一直在不斷嘗試超越與探索創新,“永遠不會踏入同一條河流,永遠不會寫相同或相似的東西”。

◎ “輕逸”

“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被王小波稱為“輕逸的典範”。20世紀眾多災難使人們的沉重感不斷加強,用卡爾維諾的話說就是整個世界都被美杜莎的目光“石化”了。卡爾維諾因此認為,作家的職責就是當人們在沉重的現實社會中感到無法承受時,能夠在文學中尋得一絲安慰。

◎ “想象力”

《看不見的城市》是卡爾維諾最負盛名之作,被認為是卡爾維諾想象力的極致呈現。

“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這些不斷湧流的記憶的潮水,並且隨之膨脹著。……然而,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街巷的角度、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壁雷的天線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記都是抓撓、鋸銼、刻鑿、猛擊留下的痕跡。”

李敬澤因此驚歎,“卡爾維諾的奇特之處就在於他能從一個針孔走進去,開啟一個很大的世界,並在裡面再搭建一個精巧的宇宙”,“閱讀每一章,腦海裡都會有畫面感。”

◎ “結構大師”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是卡爾維諾“控制文字”與“編織結構”完美體現。讀者形容這是一本“裝訂錯誤之書”,卡爾維諾用小說搭起迷宮,一層面紗後又一層面紗,一個故事中又一個故事。王小波說,“卡爾維諾探索了小說藝術的無限種可能性。”

……

殘雪說,卡爾維諾的作品是繼卡夫卡之後,最偉大的作品。

梁文道說,我一直在準備講他(卡爾維諾),可是一直沒準備好。

莫言說,卡爾維諾讓我腦洞大開。寫小說可以寫得這麼自由,把我們過去認為不可能寫得東西都寫進去了。

著名文學大師艾柯說,卡爾維諾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擺放在伏爾泰和萊布尼茲之間。

可以說,在今天的文學界,卡爾維諾幾乎是一名讀者閱讀品質和學識見解的象徵。智慧上的深邃、技巧上的不凡,他都做到了。

凡是閱讀過卡爾維諾作品的人,無論是普通讀者,還是諾獎級的文學大家,無不為他的想象力和智力折服。原來文字可以這樣去“百科”世界,這樣“攫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