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5G訊息先別忙著想“吃肉”

在“2021年中國國際資訊通訊展覽會”期間有運營商相關人士透露,5G訊息預計在10月下旬或者11月初開始試商用,這一訊息隨即就被湮沒在眾多的行業新聞中。

這與2020年4月三大運營商聯合釋出《5G訊息白皮書》時的情形大相徑庭,彼時,5G訊息被認為是5G“殺手級”應用,被寄予了幹掉APP、挑戰微信、助力運營商奪回主動權的厚望。但誰承想,一年半過去了,5G訊息卻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地不肯見人,到現在也沒個具體的應用落地。

為什麼5G訊息會“難產”?

從客觀角度講,運營商進行5G訊息平臺建設需要時間,監管政策也不明確;從主觀角度講,包括運營商和終端廠商,在5G訊息發展上還是信心不足,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大家都沒想清楚,誰來為5G訊息買單?這個問題不解決,誰做誰心虛。

目前我國的5G網路建設已成規模,基站數過百萬,使用者數過4億,5G+工業網際網路落地應用專案達1600多個,可以說,5G在to B行業中的發展速度令人驚歎。但反觀5G在to C上的表現,就有點欠火候,被寄予厚望的5G訊息也是一拖再拖,到如今也只是個試商用。

5G訊息能不能再快點兒?

工信部資訊通訊發展司一級巡視員陳家春在“2021年中國國際資訊通訊展覽會”的一個論壇上,呼籲三大基礎運營商適時啟動5G訊息試商用。看來,工信部是希望運營商在5G訊息上能再快點兒。

當前,我國5G已進入規模化應用的關鍵階段,5G to C需要有突破性的發展,5G訊息應該有所作為。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釋出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並於7月底在東莞組織召開了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大力推進5G to B行業的落地應用。目前,各地在推動5G行業應用發展上非常高效,截至9月底,全國新簽約5G專案約190個,簽約總金額超12億元,覆蓋製造、港口、電力、醫療、文旅等多個領域。5G to B市場發展得這麼快,5G to C也要加緊追趕的腳步。

當然,推進5G應用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從試點示範到規模推廣再到大規模應用,需要“政、產、學、研、用”多方攜手,共同努力,5G訊息也不例外。但兩相比較,5G訊息發展得有些慢,已經不能滿足5G規模化應用的發展要求。所以,

5G訊息發展要提速。

從當前情況看,5G訊息發展面臨兩大瓶頸問題:

一是終端;二是商業模式。

這兩大難題不解決,5G訊息提速就是個空話。如何打消終端廠商觀望遲疑的態度,關鍵還是在運營商。5G訊息千萬不要陷入“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怪圈中。現在5G訊息商業模式不清晰、收入前景不明確,才是終端廠商躑躅不前的原因。所以,歸結起來,這兩大瓶頸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就是5G訊息如何賺錢,如何分錢。現在各方都將重點放在瞭如何分錢上,反而忽略主要問題。這就好比一個故事裡所講:兄弟二人去打獵,看到天上飛著的大雁,就為如何吃雁肉爭論不休,一個說燉著吃好,一個說烤著吃好,結果二人爭執不下。此時旁人提醒兄弟倆,別爭了,大雁都飛走了。

現在5G訊息發展也如這“兄弟爭雁”。業界一直爭論5G訊息誰來買單,其實都是站在自家的角度談問題。當年簡訊業務橫空出世時,運營商並不看好,認為不是一個好業務,但其後來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判斷,簡訊業務成了2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5G訊息被封為5G“殺手級”應用,其實是通訊圈自封的,並沒有得到市場的檢驗。是不是“殺手級”應用,應該拿到市場上讓使用者去判斷。如今5G訊息難產,一是運營商、服務提供商、終端廠商“雁”沒打下來就想著怎麼“吃肉”;二是因為“吃肉”的問題沒想清楚,運營商信心不足,所以遲遲不推出5G訊息服務。

因此,5G訊息先別忙著想怎麼“吃肉”,而是先推出來,讓使用者去選擇,讓市場去檢驗。

好的應用,必然會受到使用者的歡迎,也就不愁“吃肉”。不然,想得再多,也如同爭雁的兄弟倆人,最後終是一場空。

END

作者:劉啟誠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製: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