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文章來源:通訊網工小兵

5G承載需求包括哪些?

5G承載需求包括如下幾部分內容:

前傳部分:主要是對光纖、無源波分的需求;

BBU上聯承載網裝置的埠:主要影響承載網裝置配置埠型別、數量。

承載網內鏈路需求;

承載網——核心網鏈路需求。

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前傳部分、BBU上聯承載網接入裝置這兩部分的需求: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2

承載網角度看5G基本概念

作為承載網專業,評估測算5G需求的時候,總是離不開無線的幾個基本概念的。

下圖非常好,把5G無線的概念解釋的非常清晰: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幾個基本概念:

小區:是為使用者提供無線通訊業務的一片區域,是5G網路的基本組成單位;S111就是3個小區的意思;

扇區:是指一片天線覆蓋區;

扇區裝置:是一個扇區使用的一組天線;

射頻裝置:是指RRU/AAU等裝置,5G宏站一般天線和AAU是合設的;

基帶裝置:是一組基帶處理單元(BBU)的集合,用於完成小區基帶資料處理。

物理實體上的一臺BBU裝置,是多個基帶處理單元。

在電信、聯通共建的場景下,還需瞭解“多載波小區”的概念: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多載波小區:指在同一扇區上建立多個頻段不重疊的小區,達到不增加射頻處理單元即可提升系統容量的目的。

3

5G承載需求

3.1

從一臺5GBBU物理裝置談起

目前常見的5G BBU裝置主要有兩類:

盒式BBU裝置:又叫“大BBU”,大部分宏站使用的裝置,有多個槽位可以插基帶處理單元;

室外型BBU裝置:一般用在室外抱杆、掛牆使用;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以常用的華為5G BBU裝置(5900)為例,看一下盒式BBU裝置。

BBU裝置共有8個業務槽位;

2個槽位可以插主控板,跟承載網連線的介面,就在主控板上;

6個槽位可以插基帶處理板,連線AAU的前傳eCPRI介面在此板。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此裝置最大可以插6塊基帶板,配置的基帶板的數量、主控板的處理能力共同決定了回傳介面型別、數量等需求。

先看一下主控板,支援兩類主控板卡:

UMPTe主控板:支援2*10GE光傳輸介面;

UMPTg主控板:支援2*25GE光傳輸介面。

再看一下基帶板,支援3類基帶板卡:

UBBPfw1:支援3個25G eCPRI介面;

UBBPg2a:支援6個25G eCPRI介面;

UBBPg3:支援6個25G eCPRI介面;

裝置基本情況介紹完了,基本上都是從承載的角度做的介紹。

3.2

5G前傳需求

從上一小節的裝置情況介紹看,5G前傳需求估算方法:

5G前傳採用eCPRI介面,可以25G,也可以採用10G速率;

介面數量取決於AAU射頻單元支援的頻譜頻寬。如下圖: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可見,對於5G站點,每100M頻譜需配置1個25GE介面:

電信、聯通3。5G頻段各有100M頻率,如果獨立建設AAU前傳需1*25G介面,如合建,前傳需2*25G介面;

移動2。6G頻段有160M頻率,如先用100M,前傳1*25G介面,如160M全用,也需2*25G介面。

目前hw的AAU單裝置也是支援2*25G介面的,如下圖為常見的AAU形態: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3.3

5G回傳需求

從3。1節介紹的BBU裝置形態看,測算BBU上聯介面需求,考慮3個因素:

單臺BBU配置的基帶板數量;

單塊基帶板的業務處理能力;

頻寬的理論估算值

對於電聯共建,計算方法上可以採用2峰n-2均值的計算方式,全組合計算如下: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一臺BBU裝置還需考慮裝置冗餘、插其他制式基帶板等因素,預留2個槽位。

因此可按照2-4個槽位用作NR基帶板考慮:

1個10GE介面無法滿足需求;

可以採用2*10GE,基本滿足需求;

採用1*25GE介面,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對於移動,採用160M頻譜,可參考上表計算。

小 結

前傳、回傳介面需求是5G需求分析的第一步,也直接影響5G承載網投資最大的兩部分:接入層裝置、接入層光纜。

文中方法可用來測算不同BBU配置情況;

從分析看,5G前傳的需求不受共建共享的影響,用無源波分解決是比較優的方式;

回傳介面初期可選擇2*10GE,後期選擇1*25是比較優的。

一文了解,5G 承載網需求!

5G時代的承載網

作者:萬芬 餘蕾 況璟 等 編著

書號:978-7-115-50643-6

定價:¥128。00元

(點選書封優惠購買)

推薦理由

本書由通訊設計單位的一線資深專家聯合編寫,對運營商的網路現狀、面臨的問題,以及5G時代的承載網該如何規劃進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闡述。這本書是他們豐富工作經驗的智慧結晶,相信他們的研究和總結會給廣大讀者帶來深刻的思考和啟迪。當然,5G的規模建設和應用尚需時日,書中對5G承載技術的分析和判斷還需要實踐檢驗,但是本書至少能夠成為讀者全面瞭解和研究5G承載技術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