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內容型產品避免同質化,高質量內容更新的10個技巧

網際網路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消除訊息的不對稱,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爆炸所帶來的反而是越來越多的資訊噪點,人們篩選資訊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帶來的好處是有利於培養和提升網民們的資訊篩選能力。然而,另一個增強資訊噪點的因素在於內容的同質化,這既增加了網民篩選資訊的複雜度,也削弱了內容原創者的積極性,同時還浪費了大量網路和社會資源。

我們都知道在做SEO的過程中,任何一個搜尋引擎總是喜歡更新頻率相對較高的網站,如果你長期輸出大量的原創且相對優質的內容,那麼網站總是會不斷的積累搜尋引擎的信任度。

但對於任何一個行業相關的知識點總是有限的,在一個無限期的條件下,如果你試圖保持較高的輸出頻率,並且確保每個頁面內容闡述問題角度不同,實際上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與不斷持續的運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但從SEO主題相關性的角度,實際上,任何一個SEO專家,我們都認為,很難做到不出現同質化內容,因此,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搜尋引擎排名的相關問題。

一、什麼是同質化內容?

簡單理解:所謂的同質化內容,我們主要是指頁面核心關鍵詞是相同的內容,雖然你的頁面Title和頁面主體內容不同,但是你的頁面經過中文分詞以及相關性結構統計之後,仍然可能出現主題相同的情況。

從目前來看,很多新老網站出現不收錄的情況,有一部分因素可能是存在這個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思考,該如何保持頁面內容的更新。

內容型產品避免同質化,高質量內容更新的10個技巧

網路推廣

當我們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完整地瞭解一下,基於SEO而言,網頁的更新主要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頁面主體內容,比如:描述性文章。

頁面內容評論相關性資訊。

頁面中日期的迭代更新。

頁面伺服器效能的改變,訪問速度的更新。

頁面使用者忠誠度,相關訪問資料的更新。

更夠讓頁面產生一定變化的影響因素,我們都可以稱之為網站頁面的更新,比如:頁面結構的改變,但對於一般SEO從業者,我們所認知的更新,僅僅停留在頁面主體內容的更新上。

二、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資訊內容的同質化呢?

一方面,內容創業的興起讓產品同質化。自從16年內容創業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追逐,各個垂直領域內的內容型產品也頗受資本和使用者青睞,例如專注美食的一條、二更、日日煮等,專注母嬰的寶寶樹、媽媽幫、媽媽社群等,專注搞笑娛樂的內涵段子、最右、百思不得姐等。不可否認,風口的到來讓垂直領域的內容產品有了更好地契機去發展,但也催生了一批跟風和投機的產品,從而讓同一個垂直領域有更多高重疊度的產品,從而造成產品形態的同質化。

另一方面,自媒體的蓬勃發展也讓內容同質化。移動網際網路讓更多地個體變成獨立發言人,有更多表達自我的機會。然而優質的內容、原創性的內容總是少的,於是很多自媒體人爭相模仿和克隆,有的為了賺取對應平臺的補貼和使用者點選量,更是肆意嫁接、轉載和洗稿,這在版權意識淡薄、版權保護不力的現狀環境裡更是加重了同質內容在同一平臺甚至是全網的廣泛傳播。

由上可知,造成內容同質化的原因主要來自載體平臺(產品形態)和自媒體使用者(內容生產者),當內容傳播的範圍由全網縮小到一個產品社群時,同質化的內容無疑會給這個社群生態的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造成雙向損害,從而影響社群的良性迴圈發展。

那麼,一個社群型產品該如何去儘量避免或削弱社群內內容的同質化呢?

三、為此,我們在做相關同質化內容改變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建議大家參考如下方式:

1、更精準垂直的社群定位

更精準垂直的社群定位一方面是產品形態的精準定位,另一方面是目標使用者群體的精準定位。前者的精準定位有利於在明確的內容方向下進行深度挖掘,從而打造自己的護城河,讓模仿者無法快速複製;後者的精準定位有利於對目標使用者做縱向深挖,提供更專業的內容和服務,在產品鏈和使用者價值的開發中取得先機。

跟風者快速模仿出類似產品不難,但難的是如何精準定位產品形態並深耕運營。

很多內容型產品並沒有品牌意識,仍處於早期的使用者和內容原始積累階段,因此被克隆後並無反抗之力,假如對方本就擁有強大資源那被反超和取代只是早晚的事兒,這就是為何BAT對新興產品的投入從不怕晚的原因。但假如一開始便有精準的產品定位,像陌陌或者新浪微博,那就不怕微信和騰訊微博的多方絞殺,依然有一席之地可以活得很好。

2、更具特色的社群形式

這裡的更具特色不是專指特色的社群內容風格,而是更符合社群定位的品牌形象,也即在戰略層使用者需求和範圍層內容需要確定後,相應的結構層的資訊架構、框架層的資訊設計、以及表現層的視覺設計。

就像問答形式的知乎,創作形式的簡書,自媒體形式的公眾號一樣,任何一個社群都有符合自己風格的框架結構,可以從內容載體、分發和互動形式上去建立自己的特色。

載體上,文字、圖片、語音和影片的形式並不完全適用於每一類社群的,需要考慮符合社群定位的最佳表現形式,例如陪我APP的語音載體;

分發上,有的產品大V很重要,而有的產品實際上是不能讓大V過於侵佔產品資源的,就像快手APP不去巴結頭部作者一樣,這就需要結合產品定位去考慮;

互動形式上,則更是要結合社群定位和使用者習慣去考慮的,並不是所有社群都要採用點贊、評論、分享、打賞這些互動形式,例如快手APP獨創的雙擊666,新浪微博的站內轉載,不一樣的互動形式沒準會成為產品傳播的品牌特色呢。

3、更融洽的社群拓展

精準的產品定位中,針對內容深挖,以更專業的態度和方法來形成產品壁壘,這屬於縱向差異化;任何產品在滿足目標使用者核心需求的同時,都會衍生出一些其他功能去滿足使用者的關聯需求,畢竟唯有此才能形成完整的服務鏈以黏住使用者,這屬於橫向差異化。

以微信為例,核心需求是社交,衍生出的關聯需求是資訊獲取,甚至是基於社交的娛樂和移動服務,這種橫向拓展並不是突兀的,反而讓微信更加便捷地滿足了人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多方面需求。社群的橫向拓展往往就是基於目標使用者的潛在需求,這種潛在需求一定要和產品的核心需求有所關聯,如此才能更融洽併發揮出1+1遠大於2的效果,以此來形成橫向差異化。

4、更完善的社群監管及激勵體系

社群監管及激勵體系是為了引導內容生產者不去產出同質化內容,激勵是賞,監管不能算作罰,是一種控,前者對創作者的原創內容進行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後者是對同質內容的禁止和剽竊帳號的處理,雙向監管以儘量杜絕社群同質化內容的產生。

鼓勵原創,向廣大的自媒體作者普及版權意識,同時加大對平臺內侵犯版權問題的打擊是一個內容型社群必須要建立起的機制,這一點從微信公眾號的發展中就可以佐證,而作為新興的自媒體平臺,今日頭條更是在此基礎上要求自媒體創作內容不能是舊文或全網已有傳播的同質內容,此舉已經把監察範圍從自身平臺擴大到全網,無疑對同質化內容的打擊更有效果。

5、精細化頁面標題

頁面標題的改變在對一個網頁排名的過程中,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具有一定重新在定義網站頁面核心主題的功能,特別是如果你的整站權重有限,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核心詞+長尾詞的策略,可以酌情的精簡一個關鍵詞的選擇,比如:保留長尾詞的名稱。

6、重寫相關舊內容

毫無疑問,重新寫舊內容,是改變同質化內容的唯一途徑,如果某些頁面長期排名處於下降與停滯增長的狀態,很可能是因為頁面的內容陳舊。

我們需要進行重新更新,值得注意的是:重寫的內容,我們需要進行合理的展現,引導蜘蛛快速地重新抓取,評估內容質量。

7、微調頁面結構佈局

調整頁面佈局是一個相對具有風險的訊號,很多老網站往往因為某個時間節點,調整頁面結構,導致秒收錄的老網站而停止收錄,當你試圖在調整回原來頁面結構的時候,它又開始恢復收錄,這裡面如果要是深入的分析下去的話,我們認為:

任何一個搜尋引擎針對不同的行業網站型別,都有一個基礎識別的框架模板,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你的頁面結構,偏離主流大眾的樣式,這對於搜尋引擎識別的時候,可能會產生一定困難。

因此,有的時候我們建立個性化的模板時,也應該滿足一定的基礎性要求,為此,我們在微調頁面的時候,我們只能在現有主體框架下,嘗試完善頁面結構,提供給使用者更加增益的價值,比如:結構清晰的產品詳情頁,而不是羅列在一個內容頁面。

8、增加頁面評論內容

搜尋引擎在審查一個頁面是否更新的時候,通常是多維度的考察,比如:頁面互動性的評論,它代表這個頁面在不斷的產生話題討論,實際上對於使用者而言,也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

因此,如果你並沒有太多的經歷去增加新內容,我們認為你可以嘗試增加評論性內容,同時,還可以提高頁面的主題相關性。

10、調整相關性日期

對於任何一個網站頁面而言,有的內容主題在解決相關某個搜尋需求的時候,永遠都是統一性的結果,比如:長度單位的換算,也可能是一個常規的解決方案,比如:菜譜類的操作流程,這個時候我們實際上,透過修正相關的時間因子,也是可以達到頁面更新的效果。

但這個策略,可能存在一定作弊的嫌疑,我們在利用調整時間修改頁面相關資料的時候,儘量要保持頁面動態變化的過程,佔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側欄與底部相關性文章推薦的動態變化。

10、提高頁面載入速度

頁面載入速度是我們在做SEO最佳化過程中,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影響因子,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蜘蛛的抓取頻率,如果短期你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調整頁面相關性內容,我們認為,你可以嘗試精簡頁面的程式碼,提高伺服器效能,甚至開啟商業CDN,來快速提高頁面訪問速度,達到頁面更新的目的。

最後

乍一看以上4點似乎都在講產品應該怎麼去做才能避免產品的同質化,實則不然,社群內容的同質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產品本身的調性和機制去調節的。一個產品定位越明確,自媒體產生的內容才會更垂直化;一個產品的品牌特色越突出,自媒體產生的內容氣息才會更與之相應;一個產品的功能拓展更關聯使用者核心需求,自媒體產生的內容才會更圍繞著產品核心;一個產品的監管和激勵體系越完善,自媒體產生的內容才會更符合社群標準…

可以說,避免了產品同質化就可以儘量避免產品內內容的同質化,畢竟產品是軀幹,內容是血肉,前者決定著後者的樣子。作為內容的產生者,自媒體要想在該產品的社群規則內獲得精神和物質收益就必須按著要求來,否則別說是同質內容,即使非同質內容也需要被平臺摒棄。因為唯有這樣,產品才能避免內容同質化、形態同質化,才能形成自己的產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