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光伏戰爭啟示錄(上)

光伏戰爭啟示錄(上)

作者|韋一嘯

編輯|覆紅雪

虎哥天天擼財報,但是今天不想擼。今天聊點啥呢?聊打仗,光伏行業的戰爭。

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下,光伏產業最近越來越火了。對於這個行業,這些年我們聽得最多的訊息有兩個,一個是擴產,另一個還是擴產。

我們翻一翻光伏上市公司的公告就會發現,這裡面,不管是大哥還是小弟,一言不合就是投資幾十億,沒得個幾十億,估計都不好意思發公告。

這一個個咋咋呼呼的,都挺豪橫,動不動幾十億、百把億,跟咱炫富呢?不是的,因為這個行業,又開始打仗了。

為啥是“又”呢?因為這個行業打仗打了十多年了,首富都“打死”好幾茬了,在沒有出現有話事權的寡頭之前,這個仗,還要打下去。

所以這一個個動不動就投資幾十億,動不動就跟上游供應商簽訂幾十億的長單合同,很多其實是迫不得已,在戰爭來臨之際,除了擴軍備戰,你別無選擇。

有道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一、戰隊集結

接下來,介紹戰場上集結的主要戰隊。

第一戰隊——隆基軍團

這家公司憑藉兇狠地押注單晶矽和金剛線切割技術,在多晶和單晶的技術路線之爭中大獲全勝,從地方割據勢力崛起為帶甲百萬的大諸侯。目前的光伏行業裡,隆基是實力最強、財力最厚的大佬,武林盟主的不二人選。

隆基憑藉在光伏矽片領域的優勢進行單點突破,目前在產業鏈上佈局很深,從矽棒、矽片到電池、元件再到下游的光伏電站,都有涉及,也就是說,在主產業鏈上,除了最上游的矽料,它基本在每個環節都有佈局。

第二戰隊——晶澳軍團

晶澳是光伏行業中征戰多年的老將了。這家公司最初的技術功底來自於晶隆半導體和日本松宮半導體的合資企業,它也是做單晶矽片起家的,05年晶澳成立後開始大舉進攻太陽能電池,10年電池產量做到世界第一,其後繼續向下遊挺進,做單晶元件,16年到20年元件出貨量都位居前三甲。

這家公司經歷了十多年的征戰能屹立不倒,其實力不容小覷。從產業鏈佈局來看,它跟隆基類似,除了矽料,它從矽片到元件都有深度佈局,也是典型的“一體化”打法。

第三戰隊——通威軍團

通威這家公司比較有意思,它是做水產養殖和飼料起家的,06年開始玩光伏,也是資深玩家。

從產業鏈佈局來看,它的火力點主要在上游的矽料以及下游的電池和元件,核心競爭力是矽料,它沒有涉及矽片環節。不過,通威在去年年底宣佈,要砸50億在四川樂山投資15GW單晶拉棒切方專案。如果這個專案建成,它將打通從矽料到元件的全產業鏈,這在行業內是獨一份,牛逼很大,看點很足。

第四戰隊——中環軍團

中環是唯一能跟隆基分庭抗禮的矽片大佬,這家公司的火力布控主要在矽片環節。它的戰略非常鮮明,堅持專業化,專注單晶技術路線,與產業鏈上的小夥伴協同發展。

這家公司是典型的“專業化”打法,期望在光伏領域的核心環節——矽片上,取得領先的技術優勢,以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壁壘。比如它主推的210矽片,戰略目的就是希望在技術層面上能超越隆基等競爭對手。

第五戰隊——天合軍團

天合軍團,中環的好基友,其火力佈置主要在下游的電池、元件環節,其元件出貨量長期位居全球前三。這家公司也是比較典型“專業化”打法,兵力主要集中在下游環節,期望在細分市場建立起技術優勢,以贏得市場。

這種公司對行業內的新技術比較敏感,比如當中環力推“210”矽片時,天合的響應是最積極的,它也是目前在“210”元件中發力最猛的企業。

第六戰隊——上機軍團

上機數控是矽片領域的後起之秀,這家公司本來是做光伏裝置的,近兩年進軍矽片,特別是在210矽片上大展身手,生意好到爆,公司隔三差五發個鉅額訂單合同,股價也是一飛沖天,它是隆基、中環之外矽片領域最主要的玩家之一,儼然已成行業新星。

第七戰隊——東方日升

東方日升也算是行業後起之秀,從產業鏈佈局來看,火力主要集中在下游電池、元件環節,出貨量位居全球前十。

這家公司走的也是專業化路線,特別是在異質結電池領域押上重注,以期取得技術領先優勢,實現彎道超車。

其他的主要玩家還有晶科能源、阿特斯,這哥倆都在美國上市,這裡不細說了。A股上市的還有正泰電器,它元件出貨量排名前十,在下游的光伏電站運營和工程承包領域也做得比較大。協鑫整合在元件領域、愛旭股份在電池領域,京運通在矽片領域,都是頗為重要的玩家。

另外如裝置、玻璃、其他輔料等供應商,這裡就不一一羅列。

二、戰場特點

光伏這個行業,目前呈現出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是產品嚴重同質化;二是產能嚴重過剩。

先說產品同質化。光伏的主產業鏈,從矽料到元件,無論是專業化企業還是一體化企業,沒有誰可以傲嬌地告訴大家:我的產品是最先進的、最牛逼的,我的產品明顯領先競爭對手,我的技術最牛。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差異化較小,即使是行業龍頭,也難以獲取品牌溢價。

而它的下游客戶——光伏電站運營商,對價格極其敏感,因為光伏元件的價格直接決定了它的投資成本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在大家的元件沒有明顯技術差異的情況下,價格成為其採購的第一要素,品牌沒那麼重要。

這個特徵就決定了,成本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成本取決於多個因素,除了自身管理水平外,更重要的,一是你在產業鏈上的佈局,二是生產規模。

也就是說,一體化公司比專業化公司更有成本優勢,體量大的公司有明顯的規模效應。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兩年光伏企業在瘋狂擴產,據不完全統計,隆基、通威、晶澳、天合等13家頭部企業2020年共宣佈了40個擴產專案,總投資超過2100億元,投資預算在200億以上的專案就有三個,百億級的有9個。

根據Solarwit治雨統計,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一年新增的元件產線高達500條,新增產能超過200GW!而全球一年的需求,也不過是170GW左右,也就是說,一年的產能擴張就超越了全球需求!

產能過剩之嚴重,可見一斑。

產能過剩的行業格局下,必然是血雨腥風的價格戰。

所以我們看到,去年下半年開始,多家光伏企業紛紛簽訂矽料長單、矽片長單、玻璃長單,瘋狂鎖定上游原材料,這一切,都是在為行業大戰準備彈藥。

那麼,在這一場已經來臨的行業大戰中,哪些企業勝出的機率更大?明知產能過剩,為什麼它們還要瘋狂擴產?專業化公司和一體化公司各自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在哪裡?為什麼會形成以隆基、晶澳為代表的“182聯盟”和以中環、天合為代表的“210聯盟”?兩大陣營競爭的本質是什麼?

這些問題,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