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二戰蘇軍BT系列輕坦:等待T-34量產的“螳臂”

蘇德戰爭的爆發,讓蘇軍有點無所適從。在等待T-34中型坦克量產的緊張時刻,是蘇軍數以萬計輕型坦克如螳臂當車一般犧牲自己,拖延德軍的進攻時間。在這些擋車的螳臂中,除了T26坦克以外,就是BT系列輕型坦克了。

二戰蘇軍BT系列輕坦:等待T-34量產的“螳臂”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輕型坦克概念最為流行的時候。輕坦的造價較低,可以輕鬆形成數量優勢,再加上輕坦的高機動性,可以讓其迅速實現戰場機動。為此當時各國都在研發各種輕型坦克,蘇軍的輕型坦克品種更多。

1929年,蘇軍從美利堅引進了兩輛“克里斯蒂”輕型坦克,這款坦克的最大亮點,是採用了類似現代汽車的承重系統,大型彈簧承載的車輪,可以直接讓坦克變身為輪式裝甲車。這也成為了BT系列坦克的顯著特徵。從BT-1型到BT-7M,八款BT坦克組成了一個浩大的坦克家族。一開始的BT-1甚至沒有裝備炮塔,從BT-2開始,才有了37毫米口徑的火炮。

二戰蘇軍BT系列輕坦:等待T-34量產的“螳臂”

蘇軍尤為喜歡BT系列坦克無需履帶就能行駛的特點,東歐平原交通條件糟糕,而BT輕坦卻可以在泥濘的道路上如飛馳的駿馬一般。BT-3和BT-4坦克,則是在BT-2坦克基礎上的一些改進,一直到BT-5才接近成型。1933年,BT-5開始量產服役,它的火炮口徑提升到了45毫米,護甲厚度提升,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2公里。

BT-5的產量超過了1800輛,是30年代蘇軍的主力坦克之一。後來的BT-7也頗受蘇軍重視,它的產量超過了5000輛。在蘇德戰爭前期,抵禦德軍裝甲軍團的主力就是這些小脆皮們。

二戰蘇軍BT系列輕坦:等待T-34量產的“螳臂”

BT系列坦克在前線奮戰,在經受了巨大的損失之後,總算是撐到了T-34坦克量產的1942年。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