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惡意欺凌他人者記入檔案,這個可以有

近年來,青少年欺凌事件仍時有發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眼下,教育部開展的防範中小學生欺凌專項治理行動也正在進行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建議,應完善青少年欺凌相關懲罰約束機制,對惡意欺凌他人的青少年採取嚴厲懲戒措施並進入個人檔案。

惡意欺凌他人者記入檔案,這個可以有

對這個建議,我舉雙手贊成。有個段子是: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是誰?是孩子自己。治理校園欺凌,方法和路徑有很多,可以加強校園管理,用制度化的手段加以防範。可以用春風化雨般的教育、勸導,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尊重他人的道理。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源頭做起,這個源頭,就是孩子。

2020年最高檢釋出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披露,自2017年納入統計範圍以來,檢察機關批准逮捕、起訴欺凌和暴力犯罪均下降趨勢。2017年到2019年批准逮捕人數分別為4157人、2785人、1667人,同比下降33%、40。14%,提起公訴人數分別為5926人、4590人、2914人。

校園欺凌現象已經有所好轉,但涉及到的僅僅是達到犯罪級別的案例,而大多數校園欺凌現象並沒有收入其中。即使如此,公佈的資料也已經觸目驚心。要知道,每一個數據背後,都可能是一個孩子的終生遺憾甚至痛苦。

關於校園欺凌的危害性,已經不需要再過多描述。知乎有一個帖子,專門討論校園欺凌,留言者上萬。很多人都寫下了自己在尚未成年時,遭受到的校園欺凌。每一條留言,都充滿了無力感和無助感。有的人內心強大,成年後不再糾結於此,而有的人則一輩子都無法擺脫校園欺凌造成的陰影。

可怕的是,即使校園欺凌是如此的惡劣,但依然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玩鬧,不必上綱上線,孩子嘛,又不懂事,能有什麼壞心思?這是一個嚴重的誤區。事實上,正因為孩子不明事理,不知道做壞事的後果,所以孩子一旦壞起來,比成年人更沒有底線,更令人髮指。

相信很多人還記得,去年發生的一起校園欺凌案中,一名7歲的小女孩,被男同學強行往眼睛裡塞進了數十張紙片。無法想象,這麼多的紙片究竟是怎麼塞進去的,小女孩又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幹出這種事,我們甚至都不能用“熊孩子”來形容。然而當事學校的王校長說:他們就是鬧著玩的,沒有惡意。不管孩子是不是鬧著玩的,但可以肯定,說出這話的校長絕對是不稱職的。

校園欺凌不是“鬧著玩”,因為那些欺凌的孩子可能終生都無法彌合創傷。未成年人需要被保護,但不是所有的惡都應該被寬容。如果法律無法制裁校園欺凌,那麼不妨退而求其次,用相對柔性的方式,對校園欺凌進行必要的懲戒。將惡意欺凌他人者的劣跡記入個人檔案,影響其今後的升學、工作,我就認為是一個可操作的好辦法。

熊孩子背後,通常都有一對熊父母。校園欺凌現象的本質,是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孩子生 下來只是一張白紙,上面寫什麼取決於生長的環境。我不相信正直、善良、負責任的父母,會教出欺凌他人的孩子。所以,“惡意欺凌他人者記入檔案”這個建議的本質,不是針對孩子,而是在敲打和警醒家長。當校園欺凌需要付出代價,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時候,我希望那些曾經放縱自己孩子的家長能從麻木中醒來。

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