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人工智慧在教育應用

與此同時,與機器人相關的賽事越來具有認可度。美國很多學校的通用申請表上都會要求註明申請人是否參加過FIRST專案。在中國,也已有大學把“參加FRC並獲得獎項”作為其中一項加分項。專委會還計劃承接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領域的科技評價、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領域的人才評價等政府轉移職能,格物斯坦認為:相關科技規劃與教育規劃的諮詢論證、科技專案評估、技術標準制定、科技成果評審、技術鑑定等,以及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職業技能鑑定、執業資格認證、工程教育認證等。

人工智慧在教育應用

我們在給大概從四五歲的孩子一直到小學階段的孩子一直在設計跨領域綜合性的音訊課程,不管是主題式學習,還是按照一個整體大的模組學習,都可以讓他們打破學科壁壘,進行跨界打通學科邊界的學習,有科學、人文、藝術、哲思多個板塊的知識內容,我親自給孩子們寫課程,讓他們從故事裡面既學習到文學,又學習到科學,並且讓他們瞭解到人類整個文明的發展史,這樣讓孩子對世界的古今中外有一個綜合認知,他們先建立起認知框架和基礎。就好像你已經有了大廈,未來再進入高等學校就像是房間裡面可以裝修,如果小的時候沒有把整個心胸和眼界開啟,沒有建立起這樣一個綜合性的知識框架,他以後再學習東西就是很零星的碎片化,我們想在孩子小的時候從四五歲到小學階段就能夠奠定一個非常好的通識教育的基礎。

當變革不斷加速,不確定性因素越來越多,未來學生的心理、精神的發展,一定會成為這個社會所面臨的一個突出挑戰。”陳鋒說,這就需要我們去探索,在數字時代需要建立什麼樣的文化共識,從而發展新的教育理念,讓更多的人能夠在數字時代獲得平衡發展。“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政府、學者、企業界等共同攜手,才能一起面對未來。”

人工智慧在教育應用

在此背景之下,人們愈發深刻地取得共識,人類所獨有的創造力、同理心、想象力和情感是人工智慧所無法取代的。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指出,“創新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人機協作能力等將成為人的必備能力。”在林毅夫看來,每個年輕人應該都有讀算寫的能力、掌握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變動的能力。北京師範大學實驗中學校長李曉輝也強調,創新是唯一出路。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教育要關注這些變化趨勢,迴應新要求,明確未來人才培養目標。

站在新起點,本次試點要對準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作,做到“四助推”“四提升”。一是以人工智慧助推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能力;二是以人工智慧助推教師培養和培訓改革,提升教師教育質量;三是以人工智慧助推教育精準扶貧,提升教育扶貧實效;四是以人工智慧助推教師管理最佳化,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

人工智慧在教育應用

綜上所述,“強大的人工智慧興起,將是人類從未有過的最好或最壞的事。我們要竭盡所能,確保它的未來有利於人類和人類的環境。”龔克表示,避免出現不受控的人工智慧,需要透過廣泛的跨學科、跨行業、跨國界的對話,建立起關於人工智慧基本共識,然後將這些共識轉化成政策、法規、規定、準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