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選擇?

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每天一個觀點和話題,今天我們聊一下“最差的選擇”。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選擇?

點選載入圖片

為什麼總是選擇最差的那個選項

只要有多個選項,我們就容易跳入選擇悖論

只要面對多個看似差不多的選項,我們往往會選擇那個“被事後證明是最差的”選項。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

都會遇到這種悖論:希望選擇最好的,結果選擇最差的

例如有個機會你可以選擇加薪或者升職,只能選擇其中一個。

例如你在跳槽的時候可以選擇進大公司做普通員工,或者進小公司做小主管。

例如公司有兩個單身的姑娘,一個脾氣不太好但是家境很好,一個脾氣好、人漂亮但是家境很一般,你會選擇哪一個?

現實中,我們總是會碰到這種兩難的場景,而且最後根據“傳統”的方法來選擇,在一段時間後,結果會證明我們當初的選擇不是做好的。

三個原因:靜態思維的加減、機會成本的錯覺、傳統力量的風險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這個裡面有什麼魔法嗎?

這是因為我們對選項和選擇一直以“身在此山中”的視角來觀察、分析和判斷。

1、靜態思維的加減

在面臨選擇時,如果

僅僅從當前選項中的條件進行分析,那就是靜態思維,即只看眼下,不看未來。

例如在公司裡面你有一個去外地做主管的機會,但是家裡壓力又大,這個時候,你就面臨著兩個選項:

(1)去外地做主管:你將走上領導崗位,進入一個更高層級的圈子,收入也會大增。

(2)留下來做普通員工:可以照顧到家人,尤其是孩子還小,還生了二胎,並且老人也上了歲數,身體大不如前。

如果從靜態思維的角度來看:

(1)

去外地做主管,是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你看到的是眼前的、具體的金額,而不是未來的機會和家庭的風險。

(2)

留在本地,是保持了穩定

:即你看到的是當前的工作與生活繼續保持平衡和慣性,而不是未來更多的資金支出的風險,也沒有看到留在本地的人脈可以機會發揮作用的機會。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選擇?

點選載入圖片

靜態思維:只看到眼下的好處與限制

每一個選項都是一扇門,當我們盯著門的形狀、顏色判斷門後有什麼時,其實往往就是瞎蒙。我們需要開啟門縫看看裡面風景,透過動態思維推演未來的可能性。

前面那兩個姑娘的場景,你可以嘗試著根據現有資訊分析未來的可能性,例如:

(1)脾氣不好家境好的姑娘:結婚之後,你可能要忍受她的各種習慣、照顧好她的生活與情緒。

(2)人好漂亮家境差的姑娘:這個姑娘會與你同甘共苦,但是她家可能需要你經常支援各方面的開支,尤其是那個不成器的弟弟。

全面分析你可以接受哪一種未來之後,你可能會有更“不後悔”的判斷和選擇。

事實上,很多人會選擇第三個選項,即被這兩個姑娘的情況和未來的可能場景嚇怕了,選擇了放棄。

那麼在這個場景中,真正“不後悔”的選擇是什麼?選擇你喜歡的同時也是喜歡你的那個姑娘,你們兩個一起面對未來。

一旦你做出這個選擇,你就跳出了靜態思維的桎梏,不再受限於簡單的比較和分析。

對比一下:

(1)靜態思維:對眼前看到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比對,使用加加減減的方式來判斷這個選項是否有價值。

(2)動態思維:根據現狀推演未來的可能性,根據自己可以接受的程度進行選擇。

2、機會成本的錯覺

我們之所以會在選擇之後後悔,感覺當初選錯了,是因為我們產生了“機會成本的錯覺”。

什麼是“機會成本的錯覺”,就是無論我們選擇哪一個選項,都會在落實這個選項時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只不過這些問題和挑戰各有不同而已。

例如我們選擇了A選項之後發現由此產生的問題和煩心事很多,這個時候內心就會覺得“如果當時選擇了B,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從而將B選項打上了美好的光環

,於是就後悔了。

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B,同樣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覺得A選擇才是最好的選項。這就是人性啊,總是善於後悔。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選擇?

點選載入圖片

錯覺:沒選的那個才是最好的

本文第一句中提及的“總是選擇被事後證明是最差的那個選項”

,這裡的“最差選項”其實是我們的主觀評價,

因為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執行能力,每個選項都可能是最好的,也可能是最差的。

前面那個“到外地做主管”的選擇場景中,我的兩個同事一個選擇了去外地做主管,一個選擇了留在本地,最後發展得都非常好。

但是,最搞笑的是,他們依然覺得要是選擇另一個選項,可能會更好。

這就是典型的機會成本的錯覺,總是覺得沒被選擇的那個選項才是最好的。

3、傳統力量的風險

事實上,很多人在眾多選項中做出選擇時,依據的不是自己的理性分析,而是別人的評價和意見,這些意見可能代表著最穩妥的傳統價值,

這也意味著這是一個最平庸、最綜合的意見

這些平庸的意見和建議,往往就會

讓我們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產生強烈的後悔與不甘。

例如你在畢業之後選擇工作時,最傳統的意見就是兩個:要麼工資高,要麼穩定性好。

最後你可能選擇了收入低但是穩定性好的某個國企崗位,未來可能會面對很多的失意:其他同學收入是自己的十倍;別人買房了;別人公司上市了;別人孩子請了名師做家教了等。

可能有人會說:“難道我就不能選擇工資高、穩定性好的工作嗎?”

可能你沒有機會選擇這樣的工作,因為這樣的工作是極度稀缺的,早就被別人搶光了,不會望眼欲穿地等著你。

如果未來不後悔,那麼就要想一想最中庸、最傳統的意見是否合理,從你個人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隨大流”的角度出發。

總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最差的選擇?

1、靜態思維的簡單加減:

我們往往靜態地分析現有的條件就匆忙做出選擇,而不是展望未來的可能性,所以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2、機會成本的錯覺

:這是一個主觀的時候評價,因為我們無論選擇哪一個選項,都會遇到問題和困難,這個時候,那個沒被選擇的選項就被我們刻意地美化了。

3、風險最小的傳統力量:

我們往往依據最傳統的價值觀做出選擇,結果選擇了最平庸、風險最小同時也是收益最小的那個選項。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做出最優選擇、避開最差選擇,就將上面的三個坑都避開。

思維大於選擇,選擇大於努力,努力大於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