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彭富春:藝術創作的整體性

與人的一般的創造過程不同,藝術創造的心理過程具有特別性。它不是邏輯思維,而是形象思維,是非概念、非邏輯和非理性的。這也是人們一般所說的審美心理,是一種以感覺為載體的想象和情感的活動。

彭富春:藝術創作的整體性

■ 文| 彭富春

我們說,並不存在一個脫離了藝術創作的藝術家,而存在的只是在藝術創作中的藝術家,他在創作過程中獲得了自身的規定。但藝術創作過程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謎一般的事實。這在於藝術創作雖然將自身保存於藝術品之中,但它自身卻是整個藝術現象結構中已經消失了的環節。人們面對的是藝術品,而不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

藝術創作過程雖然也能被少數人所經驗到,但更多的是藝術家在談論創作經驗的時候對於自身創作過程的揭示。即使這樣,藝術創作過程對於藝術家而言也不是完全自明的,由此,藝術家自己也不知道藝術創作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人們將這種神秘性歸結為迷狂、陶醉、無意識等。藝術創作過程一方面顯現自身,另一方面遮蔽自身。它少數是可見的,更多的是不可見的。那麼藝術的創作之謎究竟如何被理解呢?

讓我們從藝術創作過程可見的事實出發。它最直觀的現象為藝術家為藝術品賦形的過程。文學藝術家用文字在寫作,不管他是用傳統的筆和紙在手寫,還是藉助現代的電腦在打字;美術家將線條和色彩塗抹在畫布上,或者在工作室裡嘗試一些實驗性的非架上藝術類型的製作;音樂家不是在紙上作曲,就是在用樂器演奏;還有各種表演藝術家在唱歌和跳舞等,如此等等。這種藝術創造的活動就是一種現實的活動,正如農民種地和工人操作機器一樣,都是身心力量的付出。當然,我們也可以指出藝術創造活動與一般現實活動相區分的獨特性之所在。藝術創造過程至少不是體力勞動,而是腦力勞動,而且不是簡單的,而是複雜的。

於是,藝術創造過程一般被理解為的不是現實的過程,而是心理的過程。但一般的科學研究也與心理過程相關,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都是大腦的思考。與人的一般的創造過程不同,藝術創造的心理過程具有特別性。它不是邏輯思維,而是形象思維,是非概念、非邏輯和非理性的。這也是人們一般所說的審美心理,是一種以感覺為載體的想象和情感的活動。

但藝術創作既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心理過程,也不是一個單純的現實過程,而是一個心理和現實統一的過程。在這樣的意義上,它既不是片面的內在化過程,也不是片面的外在化過程,而是既內在化又外在化的過程。

作為如此,藝術創作過程具有一種整體性。但任何一個整體都是由開端、中間和完成所構成的。我們將對藝術創作過程的幾個重要環節作更具體的分析。

彭富春:藝術創作的整體性

本文作者系武漢大學哲學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選自《美學原理》,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