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彭富春:藝術作為審美教育

藝術是一種批判,故它對於世界的關係一方面是解構性的,另一方面是建構性的。在這樣的意義上,藝術不僅解釋世界,而且還改變世界。

彭富春:藝術作為審美教育

■ 文| 彭富春

如果我們說藝術對於生活世界的功能主要是審美的功能的話,那麼它是如何發生作用的呢?審美一般被理解為超功利,因此是超現實的。當藝術和生活世界構成審美關係的時候,藝術所懷有的態度就會誤解為一種靜觀和玩賞性的,甚至還會歪曲為一種所謂詩意的、浪漫的但空洞的幻想,如同白日的夢想一樣。但藝術作為審美的本性絕非如此。藝術是一種批判,故它對於世界的關係一方面是解構性的,另一方面是建構性的。在這樣的意義上,藝術不僅解釋世界,而且還改變世界。當然,藝術改變世界既不是作用於整個世界本身,也不是藉助於自然或者是技術的力量。藝術所試圖改變的不是其他什麼東西,而是人本身。因此,藝術對於生活世界的審美作用便表現為藝術對於人的審美教育作用。

教育自古到今在人的生活世界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人們一般把教育分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學校教育是教育主要實施的場所,而它自身又包括了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如此等等。在現代教育的理念、制度和實踐中,教育越來越演變為一種技術訓練和職業培訓,也就是一種適應現代技術體系的人力資源的開發。但教育就其本性而言卻具有比這更豐富和深刻的意義。無論是在漢語還是在西語中,教育一詞的本意都與兒童的培養相關。

教育就是讓兒童去學習,從自然狀態轉變到文明或者文化狀態,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規定了教育的本性是作為人自身的教育。它具有如下的特性:啟蒙、培養、完成。所謂啟蒙的本義是照亮黑暗,從而開發矇昧,使野蠻的自然生命活動朝向自主自覺自由的文明狀態發展。所謂的培養是指讓人茁壯成長,使之不受傷害,而保持自身的本性。所謂的完成是指人格的塑造,也就是成為一個獲得完美人性的人。在這樣的意義上,教育就不是技術教育,而是人性教育。

審美教育作為美的教育,是一種特別的教育。廣義的審美教育是運用自然、社會與精神中一切美的形態對於人的陶冶,而達到人的身心的美化。但狹義的美育主要是透過藝術手段對人們進行美的教育。

美育的歷史如同藝術的歷史一樣,同人類文明的歷史一樣悠久。原始社會的巫術不僅是人與鬼神的溝通與對話,而且也是人自身身體和心靈一種廣義的審美教育。中國周代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則將美育納入了關於人性塑造的教育體制之中。至於中國漫長曆史中的教育主要是人文教育,它除了經學的內容之外,還包括了諸子百家和詩詞歌賦,這都兼有美育的功能。但對於一個讀書人,也就是受過教育的人來說,還必須精通琴棋書畫。這卻是專門的審美教育。與中國美育的歷史不同,古希臘的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繆斯教育和體育。前者是綜合性的文學藝術的學習,後者是身體的健美和動作的優美的訓練。

中世紀雖然是宗教的時代,但仍然利用宗教藝術,如建築、雕塑、繪畫和音樂等對人進行審美教育。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主張培養全面的完人,故教育的科目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體育等,其中音樂與圖畫對兒童教育特別受到重視。十八世紀的法國的盧梭主張自然教育,反對理性的強制。他注重感覺在教育中的作用,其中尤其是觸覺、視覺和聽覺等。而十八世紀德國的席勒的美育思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認為一個人從自然的人到達道德的人必須成為審美的人。審美是感性和理性的對立和衝突的解決,是人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和解放。

彭富春:藝術作為審美教育

本文作者系武漢大學哲學教授,著有系列學術專著“國學五書”(《論國學》、《論老子》、《論孔子》、《論慧能》、《論儒道禪》,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與發行)。本文選自《美學原理》,標題為編者所加。